信息时代
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
但这也催生了层出不穷的电信诈骗手法。
每天面对收到的各种信息
接到很多电话
我们就像“雾里看花,水里看月”
真假难辨
我们来看看发生在遂昌的这三个案例
希望大家认清各种电子诈骗手段
不要落入同一个陷阱
来来来,往下看
案例一:虚假平台投资诈骗
2023年11月9日,吴某举报自己被骗,并称:2023年10月中旬,他接到陌生人电话,要求他加入一个股票交易群,帮助他赚钱。 随后,马某被拉进了一个QQ群,在对方的要求下,他下载了名为“MosTalk”和“k2vc”的软件,然后以“投资”的名义两次转账至对方提供的指定账户。被对方诈骗,共损失18万元。
日常透露:
首先,骗子会添加大量他人的微信或QQ账号,并将其拉入预先设置的微信或QQ群。 群里的“专家”会通过推荐股票、发布虚假盈利截图来欺骗受害者的信任。 群里的其他网友也会主动与受害者聊天,吹嘘“专家”的能力。 事实上,群里所谓的客服、“专家”和网友都是骗子扮演的,有的甚至身兼数职追捕受害人。
骗子在获得受害人信任后,诱导受害人在所谓的投资理财平台上进行投资,并让受害人进行小额试投成功获利并提取现金,从而误认为受害人正在进行交易。一个真实、正式的平台。 事实上,这些投资理财平台都是骗子搭建的假平台,骗子可以在后台随意修改数据。
受害人轻信高额回报、缺乏防范意识是上当受骗的主要原因。 骗子往往会利用受害人小赚一笔、一夜暴富的投资心理,让受害人在骗局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案例二:订单欺诈、信誉欺诈
2023年11月9日18时许,叶某报警称自己因网上欺诈交易被骗2万余元。 2023年11月8日12时许,叶某被冒充快递员加为好友,后被拉入微信群进行订单诈骗。 他被引导扫描二维码下载“伊布科技”APP。 在APP中,您可以通过刷单获得返利,还可以通过“活动发布组”发布的任务进行网银转账,完成任务并获得奖励。 共进行3次转账,共计被骗27298元。
日常透露:
诈骗者会通过电话、短信和互联网发布虚假任务信息。 很多人抱着“不花钱就试试自己害怕的事情”的心态加入所谓的“任务组”。
群主在群里发布简单的任务,完成后可以获得小红包奖励。 下载APP并截图发群后,即可领取稍大的红包。
一旦下载APP,您的信息将准确移交给诈骗者。 客服会发布虚假的“诈骗订单兼职”,并以高额回报为诱饵,诱导受害人垫付资金进行诈骗,最终利用操作失误、操作超时、订单卡住等原因迫使受害人不断刷单,导致受害人陷入无底深渊。
案例三:杜绝“百万担保”诈骗
2023年11月6日20时左右,潘某接到一通陌生电话,是自称“百万保”工作人员打来的。 电话中,对方告知潘某去年已申请百万保障,免费期已满。 如果他不取消,费用将自动扣除。 随后,潘某让邻居周某帮忙接听电话,并按照对方手机上的指示进行操作。 他将潘某的银行卡转入对方指定账户,被骗19999元。
日常透露: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信息并致电受害人,谎称自己是“百万保”保险业务的客服代表,理由是受害人在购买产品时点击了“百万保”,需要取消。 、或者保单已过期需要续保等,引导他们点击“百万保障”页面。
谎称受害人订阅了“百万保障”服务,每月会被扣除数百至数千元,造成受害人恐慌。 骗子告诉受害人,可以将绑定微信和支付宝的银行卡转入存款,避免微信和支付宝扣费,并引导受害人下载录屏软件。
利用受害人下载的录屏软件,诱骗受害人将资金转入“安全账户”,或者通过“屏幕共享”盗取受害人的银行卡号、短信验证码等信息,将受害人卡内的资金转出。
这些都是真实的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案例
希望能给大家一些警示
再次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不要拿免费的东西)
(请勿相信来源不明的“客服”)
睁大你的眼睛
坚持住你的钱!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