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企业业绩预告集中发布,其中一些企业率先实现了由亏损转为盈利。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17日,A股市场已有25家房地产相关企业公布了半年度业绩预告。在这其中,保利发展、华发股份、滨江集团等10家企业成功实现盈利,而保利发展以27.35亿元的盈利额在25家企业中位列第一。值得关注的是,滨江集团因交付量提升及浙江市场的复苏,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有所上升,预计同比增长幅度在40.01%至69.98%之间。
行业内的权威人士指出,产品实力依然是房地产企业盈利的关键支撑。随着政策的助力,房地产市场逐渐升温,房地产企业必须集中精力寻找优质土地资源,开发出超出消费者期望的高品质住宅,并通过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力对比,确立自身的竞争优势,从而获得市场的广泛认可。
缩水的大哥仍是大哥
北京商报记者进行的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7月17日,在A股上市的涉房企业共有25家,其中已有10家企业实现了净利润的盈利。在这10家企业中,城建发展、渝开发、城投控股、大悦城、珠江股份、万业企业、凤凰股份等7家企业成功实现了由亏损转为盈利。另外,保利发展、华发股份在2025年上半年的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了27.35亿元和1.68亿元。
尽管保利发展公布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位居首位,暂且占据“利润之王”的宝座,然而,与自身过去相比,保利发展的半年度归母净利润已连续两年出现下降趋势。2023年上半年,保利发展的母公司净利润达到了122.22亿元,创下了近五年的最高纪录;然而,这一数字随后开始下降,到了2024年同期,净利润已经降至74.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了39.29%;到了2025年,净利润进一步下滑,同比降幅高达63.14%。
保利发展在公告中披露,在报告期内,由于房地产项目的结转规模有所减少,导致公司的营业总收入出现了下降趋势;同时,受到行业及市场波动的双重影响,结转项目的盈利能力有所降低,进而使得相关的利润指标也随之出现了下降。
除了实现盈利的房地产企业之外,还有15家房地产企业的母公司净利润呈现出亏损状态。在这15家亏损企业中,金科地产、金融街、华远地产、大龙地产以及首开股份这五家企业预计在2025年上半年,其净利润亏损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减少,减少的幅度介于0.03亿元至10.84亿元之间。
除此之外,中交地产、京能置业、华侨城A、金隅集团、金地集团、京投发展等八家房地产企业净利润亏损幅度有所扩大。而绿地控股与光明地产的净利润也从盈利状态转变为亏损。
在净利润亏损问题上,金地集团方面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公司的经营业绩出现了亏损,这主要是因为整体的投资新增规模相对较小,有些项目在销售完毕后,新项目未能迅速实现大规模供应,进而使得销售规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此外,公司还进行了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公司未来将聚焦于精准淘汰、弹性定价、需求匹配等三大关键领域,不断推动现有资源品质的提升工程,通过增强产品素质来加快淘汰速度,并且利用资产交换等多样化手段来处理库存,旨在回收资金并激活资产。
滨江集团崛起
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到,在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中,滨江集团的净利润表现格外突出,成为在10家实现盈利的房企中,唯一一家实现净利润上升的企业。
滨江集团在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预告中预测,其净利润将达到16.33亿至19.82亿元,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11.66亿元的净利润,增幅介于40.01%到69.98%之间。
滨江集团对于净利润的增长情况作出说明,指出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将有显著提升,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公司在上半年度交付的楼盘数量相较于去年同期的增加。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的副院长严跃进指出,滨江集团的业绩之所以出色,一个关键因素与浙江市场的蓬勃发展趋势紧密相连。近期,浙江市场的人口流入速度明显提升,以杭州为证,当地的土地拍卖市场一直保持活力,房价也在不断攀升。对于企业而言,杭州以及整个浙江地区的强劲发展势头,为其业绩的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滨江集团作为一家区域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在上半年浙江地区的销售业绩中始终占据领先地位,位居排行榜首位。据中指研究院提供的数据显示,该集团在浙江的销售额高达504.6亿元,销售面积则达到了146.1万平方米。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杭州这一集团的大本营,销售额更是高达396.6亿元,与排名第二的绿城中国相比,领先优势达到了138亿元。
中指研究院华东大区常务副总高院生指出,滨江集团正着力实施在优质区域深耕的策略,以杭州为根据地,集中力量发展。至2025年上半年,杭州市场的销售额已占其浙江市场总销售额的八成左右。在运营管理方面,滨江集团依靠“区域集中、高端精品”的战略,采用高效周转的方式加强成本控制,并且通过“滨江造”的良好口碑,持续强化其在本土市场的竞争优势。
经过多轮政策的优化与调整,滨江集团的核心阵地——杭州的房地产市场迅速升温。在上半年,杭州成功转让了68宗住宅用地,累计成交金额高达1160亿元,这一数字已接近2024年全年的总量1169亿元。其中,低密度用地共有31宗,且大部分位于主城区,甚至是一些热门板块的核心区域。
优质地块的稀缺性以及市场改善的需求激发了房地产企业的竞拍积极性,导致土地价格不断攀升。经过北京商报记者的整理,上半年期间,滨江集团两次以刷新杭州最高地价纪录的价格成功竞得了位于霞映锦绣附近、湖墅地区的低密度住宅用地,以及滨江区沿江水电新村的土地。
北京商报记者致电滨江集团,询问其净利润增长情况及下半年的企业发展规划。滨江集团回应表示,上半年净利润的增长主要归功于新增楼盘的交付量提升。在下半年,该企业将致力于保障项目交付和服务质量,同时继续努力实现年初设定的1000亿元的销售目标。
产品力是房企利润的保障
自2024年下半年开始,从中央到地方,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提振房地产市场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涵盖了降低首付比例、减少贷款利率、增加优质土地供应、实施《住宅项目规范》标准以及推动“好房子”的建设等多个方面。
以首都北京为参照,得益于政策的扶持,房地产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升温趋势。据《北京商报》记者的统计,到2025年上半年,北京市住宅用地出让的总额达到了1005.5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7.3%。其中,如海淀区、朝阳区等地的优质地块供应量有所增加;同时,新房的销售量达到了18563套,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3.89%;新房的销售总额更是达到了1459.9亿元,同比增长了29.7%。
合硕机构的首席分析师郭毅指出,一个区域的发展潜力是否雄厚,房企在选择优质地块进行布局时需给予充分考虑。同时,他们应充分利用上半年改善型产品在市场上的优势,创造出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产品。此外,开发商应摒弃过去难以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标准化户型,转而致力于开发定制化产品。
电建·长安华熙府的70平方米三室户型巧妙运用可折叠餐桌和转角玄关设计,成功打造出“独立餐厅”与“三面采光”的优化小户型;而中建·璞园PARK凭借3.5米的层高和度假风格的精装修,吸引了众多追求高端改善生活的客户。
郭毅指出,房企销售额的提升关键在于开发商对购房者生活需求的认知深度及满足程度的差异。若能准确捕捉需求的关键点,并推出超出消费者期望的高品质产品,与周边竞争对手形成明显的品质差距,那么项目将更容易获得市场的认可。反之,若不能做到这一点,项目可能会陷入销售不畅的困境。
谢逸枫,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提出下半年房企需关注两方面:一是集中精力满足改善型住房需求,并增强优质住宅产品的开发力度;二是采取“高品质住宅+高性价比”的搭配策略,以加快销售资金的回笼。此外,还应赋予优质住宅更多附加价值,比如全屋智能化配置、卓越的房屋设计等,从而增强产品的市场吸引力,并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北京商报记者 王寅浩 李晗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