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发,男,浙江宁波人,中共党员,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水利工程专业2020级硕士毕业生,丽水市2020级定向插班生。现任丽水市水利局规划建设监理处副处长、缙云县舒洪镇党委副书记(挂职)。在校期间,曾担任学生会主席、党支部书记、兼职辅导员。
选择
初心呼唤,理想匹配
胡先生在学习期间,热衷于学生工作。担任学生会主席、党支部书记等学生干部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了一名党员的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暑期实习期间,胡先生前往湖州市南浔区水利局、宁波市委组织部进行培训。深深感受到政府机关的使命感后,他明确了自己的职业理想——成为一名选拔学生,工作在基层一线。将所学知识与服务社会的初心结合起来。
我选择丽水,是因为理想与专业的结合。丽水拥有浙江省60%的水能资源,这与胡老师所学的水利工程专业完全吻合。此外,胡的本科专业是农业水利工程,与丽水的“丽水山农”区域农业品牌密切相关。他希望通过选拔学生的平台,学以致用,为乡村发展、农业振兴做出贡献。
在村里工作时,经常会遇到突发的灾害险情,这就需要基层工作者冲在最前线,挺身而出,抵御灾害。胡先生告诉我们,有一次他永远不会忘记的经历,那就是在冬季极其干燥的天气里执行森林防火任务。由于天气干燥,年底该地区发生了七起火灾。期间,街道党工委要求全体干部24小时待命,一旦发生火灾,立即奔赴前线。有一次凌晨1点,山上着火了。接到电话后,胡先生和同事立即出发赶赴现场。在救火时,他们被急速的火势困在了中心。幸亏专业消防员及时赶到,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这次经历让他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为人民办实事。疫情防控期间,胡先生身穿防护服在高速公路路口执勤,与黄码、红码人员有直接接触。他越来越明白,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一名选拔学生的初衷就是愿意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践行你的人生信念。
无论是救火、抗击疫情,还是扎根基层服务,胡玉发高层在这些关键时刻都选择了不回头。也正是他的行动,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为人民服务”的真谛。
胡玉发疫情及防控
挑战
扎根一线,磨练成长
扎根基层,就是用行动赢得信任。一线的辛苦工作,让胡先生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坚定了服务基层的信念。
进入丽水水利局第一年,胡先生就被分配到办公室综合性岗位。当时,机构改革刚刚完成,很多任务还没有理清,各项任务纷繁复杂。这段经历让他的综合协调能力迅速提升。这一年里,他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胡先生告诉我们,他还记得刚进公司时领导的真诚指导:“无论你是转学生还是普通干部,系统中最重要的是两种能力——写作能力和综合协调能力”能力。”写作不仅仅是表达。思维手段是梳理工作思路、制定未来计划的重要途径。综合协调能力也尤为关键,因为机关工作中任务的上传与下放、工作的统筹协调是不可或缺的。第一年市政府机关的工作经历,为胡先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景宁县红星街道工作后,胡先生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语言不通。浙江话有“十里不同音”。如果听不懂村民的方言,就很难沟通和推进工作。针对这一问题,胡老师和同事及时向组织反映,县委组织部也为入选的学员安排了方言培训。尽管如此,沟通仍然不顺畅,前期经常需要村干部翻译。但经过两年多的练习和沟通,他逐渐能够听懂当地方言,沟通工作也变得顺利许多。
另一方面,赢得村民的信任和认可也很关键。胡先生居住的小金洲村地处山谷,山势险峻,河流险峻。大雨很容易引发山洪或泥石流。防洪期间,两个村委会干部和驻村干部24小时在村值班。刚来的时候,村里和镇里的领导都叮嘱他不要在村里过夜。他一个大学生,肯定受不了这种苦。但胡先生坚持留在村里,与村干部、村民一起度过了几个不眠之夜。简陋的楼房里,他们用椅子铺床,轮流上夜班,密切关注河水水位。这段克服困难的经历,让村干部和村民真正接受了他,后续工作也变得更加顺利。
胡玉发到坤洪村进行防洪检查
努力工作
鱼与水相亲相爱,共同致富
艰苦奋斗,才能带来基层发展的质变;共同富裕才能让乡村振兴更加温暖。
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胡先生在景宁畲族自治县红星街道小金洲村工作。这个“空心村”户籍人口918人,常住人口不足百人,平均年龄超过65岁。老龄化严重,几乎没有工业。他上任时,村集体年收入只有10.45万元,比上级规定的最低标准低了12万元。一是实现“增加村集体收入和增加村民收入”的双重目标。由于地处偏远,缺乏年轻劳动力,他们决定采用村集体统一经营模式,积极谋划一批能够增加村集体收入的项目。胡锦涛和同事们制定了“项目带动”计划,重点引进水利、农业项目。以茶产业为例,村集体统一收购、经营、销售,既盘活了闲置土地,又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实现了双赢。进村两年,小金洲村集体收入从22.72万元跃升至103.31万元,同比增长355%;其中营业收入由10.45万元增至15.69万元,同比增长46.36%。胡总表示,这串数字是对他两年来基层努力的最大肯定。
返回市水利局后,胡先生再次志愿下乡,担任缙云县舒洪镇坤洪村第一书记。坤红村有麦田1000余亩,被称为“千亩麦田”。数千亩麦田是坤红村的主要收入来源,但由于缺水,降雨量少的年份会导致大面积的生产损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胡先生和同事们积极策划了昆洪村的引水工程,开垦耕地。他们在邻村的河道上建了一个泵站,将水引到麦田,并建立了一个水库。该项目帮助村民应对干旱,有效保障了村集体和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两个村委会干部表示,这才是真正的“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胡玉发慰问低收入农民
振兴
“脏水”、“美水”、“富水”
水资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杠杆”。他们通过科学规划,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乡村振兴的关键之一是盘活沉睡的“水资产”。农村水利方面,主要围绕解决“脏水”问题、营造“水美”环境、实现“富水”目标三方面工作。
解决“脏水”、保障饮水安全是基础。 2023年6月,时任浙江省省长王浩视察遂昌县时,村民反映一些山区村庄饮水困难。对此,浙江省委、省政府迅速启动了单村水站改造升级工作。根据组织安排,胡老师还参加了丽水市山村水站改造升级专班。本轮改造升级行动,全省需要改造升级的水站8848个,其中丽水3200个,占比近40%。重建任务艰巨,条件困难。山区交通不便。有的村子的水站连路都没有,只能用骡子和马把设备运上山。经过不懈努力,全市3200个水站中已完成改造3029个,基本保证了农村饮水水质和水量安全,建成水站数量位居全省第一。 11月30日至12月1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赴丽水调研水利工作,特别对山村水站改造工作给予赞扬。未来,胡总和他的同事们将进一步提高单村水站的统一管理水平,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的供水标准和管理模式。
创建“水美乡村”,要重点抓好水文化和水利风景区建设。胡先生和他的同事们大力推动水文化和水利风景区建设。全市现有水利风景区54个,其中国家级7个,每年为乡村带来数十亿元的旅游收入。此外,他们还正在推进“山、河、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工程,以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生态治理实现“水致富”目标,盘活资源。胡先生给我举了一个例子。景宁县宝丰村瓯江边有一处废弃矿井,造成山体破坏、水体污染。他们通过引进企业,将废弃矿坑改造成特色民宿,将矿洞打造成独特的住宿空间。游客可以在矿洞内欣赏山景,并打造了一个独特的网红打卡点——悬崖上的云。天空之城。这种商业转型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成为促进乡村旅游、增加村民收入的成功案例。
前辈的留言
当前大学学习最重要的是找到正确的做事之路。第一,要把自己想做的事情做得完美,第二,要尽快找到人生的目标。
专访|姚双月、王冰冰、周志谦、王哲、郭林峰
素材|周志谦、王冰冰
排版|卢志来
回顾|周庆科一亭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