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日,中国恒大集团发布通告,表明香港交易所已经裁定撤销其上市资格,最终交易日期确定为8月22日,并且从25日上午9点开始正式停牌。
这家公司过去曾以市值超过4000亿港元登顶全球房地产行业顶峰,同时让创始人许家印位列中国富豪榜首位,该企业历经18个月的停牌以及多次自救尝试均告失败,最后以宣布不再考虑复核的决定,终止了其在资本市场的16年历程。
01
取消上市地位!
中国恒大:无意申请复核
官方通知指出,2025年8月8日,中国恒大接到港交所通知,原因是企业没有达到港交所提出的重新上市条件,同时股票持续停牌,且在2025年7月28日前未恢复交易,因此港交所上市委员会依照第6.01A(1)条规则,决定终止该公司的上市资格。
股票挂牌的最后一天是2025年8月22日,并且从2025年8月25日上午九点开始将终止股票挂牌资格。针对这一点,中国恒大表示,公司不会就上市委员会作出终止挂牌资格的决定提出复核申请。
然而,从港交所退市,对中国恒大来说只是表面的结束,不代表其债务问题的解决,背后遗留的是极为严重的负债问题。依据恒大补交的2022年财务报表,到2022年年底,恒大集团掌握的资产总额大约为1.84万亿元,承担的债务总额高达2.44万亿元。
2024年1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正式对中国恒大实施清盘程序,同时指定安迈顾问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杜艾迪和黄咏诗担任联合清盘责任人。
清盘事件备受瞩目,清盘机构公布了一份工作进展说明,旨在满足债权人的要求。根据相关文件信息,集团整体调整尚未找到具体实施方法,现阶段由清算人直接管理的集团资产总价值,到清算人上任时大概为270亿港元,其中能够变卖的金额大约是20亿港元,这其中包括集团直接持有的8170万港元,以及经由控股子公司收回的资金大约13亿港元。
另外,那份进度说明也透露,清算方到目前为止的调查已经搜集到充分材料,足以启动好几场法律诉讼,其中有些案件牵涉的金额相当可观,这些诉讼的最终走向还存在变数;清算方会继续联络债权人,并且搜集相关的债券信息。
到2025年7月31日为止,清盘机构已经收到了187份债权申报文件,这些文件中要求清偿给中国恒大的债权总额大约为3500亿港元(折合450亿美元),而根据中国恒大在2022年底公布的最后一份仅涉及香港上市公司的审计财务报告,其当时的负债总额大约为275亿美元。
另外一家恒大集团的房地产企业,经营状况也相当糟糕。通过《恒大地产关于重大法律纠纷及未能偿还债务事项的最新公告》披露的信息,到2023年11月为止,恒大地产涉及的金额在3000万元以上的未解决诉讼案件,总共有2053宗,这些案件的金额总和高达大约4900.69亿元。
到2023年11月底,恒大地产未能偿还的到期债务总额达到3163.91亿元,另外到2023年11月底,恒大地产积压的商票总额约为2055.37亿元,在2023年11月期间,恒大地产新增了101条被执行记录,新增被执行的金额合计为130.48亿元,在2023年11月期间,作为被执行人,恒大地产被冻结的子公司及参股公司股权数量增加了54笔。
二零二四年五月,中国证监会依据相关法规,针对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这家由中国恒大借助复杂的离岸结构控制其境内核心业务子公司的企业,即“恒大地产”——在债券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方面的违法行为,正式实施了行政处罚措施。
根据相关资料,中国证监会经过调查,发现2019年和2020年这两年间,恒大地产公司采用提前确认销售业绩的手法,多报了五千六百多亿的收入,同时虚报了九百亿左右的利润,因此导致在交易所发行债券时存在欺骗行为,并且其公布的一些年度报告内容不真实。对恒大地产进行责令更正,同时发出警示,并对其处以41.75亿元的经济处罚;恒大地产的前任负责人许家印,作为公司的最高领导者及真正掌控者,被处以最高额度4700万元的罚款,并且被永久禁止参与证券市场的所有活动。另外,中国恒大的数名前任高级管理人员,因存在财务数据造假、在发行公司债券时进行欺诈等行为,受到中国证监会的告诫,并且被处以从20万元到1500万元不等的罚款。
严跃进担任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期间表示,恒大公司从公开市场退出的情况,既符合人们的预料,也带来了非常深刻的警示作用。这一事件在房地产行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非常特殊的情况:房地产开发商突然出现资金链断裂的现象,所引发的债务纠纷,不仅造成了诸多民生方面的困境,比如出现大量未完工的建筑物,而且对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未来走向乃至国家经济的整体态势都造成了明显的作用。它提醒公司运营需建立清晰规范的管理体系,避免出现不合规行为,特别是要注意巨额债务可能隐藏的危机。
02

从巅峰到崩塌:恒大的扩张与失速
从默默无闻,到国内顶尖的私营建筑企业之一,再到目前停止上市交易,恒大经历了将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
1996年,恒大由许家印在广州建立起来。紧接着一年,它的第一个项目金碧花园凭借“面积小、总价低”的特点迅速走红,为之后二十年的“快速周转”模式确立了方向。2009年11月5日,恒大在香港交易所实现了成功挂牌交易,其时市值已超过700亿港元,成为当时港股中规模最大的民营地产公司。
根据销售业绩统计,恒大一直稳居行业前三的位置。依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信息,2017年,恒大销售总额超过3700亿元,首次夺得行业第一的称号,同年其总资产达到1.76万亿元,当时许家印也凭借2900亿元的个人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首位。
但是,许家印的视线并不仅限于房产行业。他在快速消费品方面推出了“恒大冰泉”和“恒大粮油”,在体育界掌控广州队并赢得亚冠冠军,在文旅康养领域进行布局,并且大笔投资新能源汽车产业,恒大的业务范围几乎涵盖了所有热门领域。
当恒大帝国的边界不断扩张,背后的风险也随之累积。
二零二零年,为了控制地产业的货币风险,管理层制定了“三道防线”的规则,就是:去掉收到的预付款后的资产与负债的比例要低于百分之七十;纯负债比率要小于百分之一百;现金与短期债务的比率要高于一倍。不过依据那时期的财务报告信息,恒大三条防线都触碰到了。
接着,恒大集团的状况持续恶化。2020年,中国恒大未能促成其核心企业恒大地产与A股上市公司深深房的合并方案(也就是“借壳上市”)。2021年6月,恒大首次披露商业票据违约,资金链紧张问题被广泛报道。紧接着,国内多个项目因工程款支付困难而暂停建设,涉及恒大的法律诉讼案件急剧增加。
恒大于2021年12月3日发布公告,确认首笔美元债务违约,导致其债务问题严重,公司正式面临债务困境。
创始人许家印存在违法乱纪问题后,恒大集团处境更加艰难。2023年9月28日晚上,中国恒大发布通告,表示收到相关机构通知,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违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手段。
恒大集团整体运营已接近尾声,旗下众多资产正积极探寻各自的发展方向。以恒大物业(6666.HK)为例,该公司目前尚未面临退市风险,不过已经完成了公司名称的变更,正式更名为“云悦服务”。根据该公司发布的皮半年报相关内容显示,预计到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所管理服务的项目总面积将达到3.8亿平方米,其中非恒大自持项目在总管理面积中的比例首次突破了六成,而恒大体系内需要负责交付的项目面积在同期仅增加了300万平方米。
然而恒大物业并非普遍现象。今年2月3日,中国恒大控股的子公司恒大汽车发布公告表明,公司至今未能寻获能够协助缓解集团流动资金困境并推动集团恰当重组的战略合作方或收购方。
此外,恒大汽车在通告中表明,尽管过去半年公司实施了裁员以及压缩其他运营费用等措施以控制支出,但集团手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数量依旧很少,仅够支撑日常运营。而且,受限于资金问题,公司无法保证包括审计人员和其他专业顾问在内的若干服务能够顺利开展,特别是针对2024年年底的实地审计工作。
恒大的离开并非特例。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到2025年7月为止,已有42家房地产公司发生了公开的债务违约情况,在这之中,12家公司已经完成了全面的重组,另外8家则开始了破产重整的程序,而还有22家公司目前正处在相互竞争的状态。
恒大面临退市,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指出,其他陷入困境的房地产开发商与恒大的运营方式相似,它们普遍存在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的问题,资金链断裂或许是普遍现象,同时房地产传统模式正加速淘汰,导致这些公司剩余资产的价值持续下滑。所以,恒大被终止上市的关键影响在于,借机完成调整和总结反思的机会变小了,那些资产不够偿还债务的公司,最后只能依靠市场手段来处理掉。
地产金融世界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