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焦点访谈

天才少年赵立新财富滑铁卢,格科微业绩欠佳成背后主因?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5-07-11 作者:佚名 浏览量:

雷达财经出品文|孟帅 编|深海

赵立新,这位头顶着天才少年、清华学霸、硅谷精英等多重荣耀的称号,如今却不幸遭遇了财富上的重大挫折。

在最新发布的《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上,格科微的创始人赵立新凭借141.1亿元的财富再次上榜。然而,与去年相比,他的财富减少了74亿元,与2022年的最高点相比,更是减少了175.7亿元。

回首过往,这位源自湖南、毕业于清华、事业扎根上海的半导体行业领军人物,曾从上海浦东的一间简陋厂房起步,经过不懈努力,逐步将格科微发展成为国内顶尖、国际上享有盛誉的CMOS图像传感器及显示驱动芯片供应商。

赵立新财富缩水的背后,反映了格科微近期业绩的不理想。在2021年公司成功上市之际,其营收曾达到历史最高点,但紧接着的两年内,这一数字连续出现下滑。尽管去年业绩有所回升,但并未恢复到上市前的水平;同时,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也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最终由盈利转为亏损的波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公司的存货、应收账款以及短期借款等指标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今年第一季度,公司又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境。

一年缩水74亿,赵立新遭遇财富“滑铁卢”

近期,备受瞩目的《2025新财富500创富榜》正式公布。榜单上,格科微的掌舵人赵立新凭借其141.1亿元的财富再次入选,成功跻身总榜的第242位。

雷达财经经过整理分析,注意到众多商界领袖中,赵立新上榜的历史并不算久远。自2022年开始,截至目前,他已连续四年出现在这份榜单之上。

赵立新近年在该榜单的财富走势,宛如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过山车之旅,财富数值呈现出剧烈的波动。2022年,他首次上榜便刷新了个人财富的峰值,达到了316.8亿元的新高;然而,仅仅过了一年,他的财富便急转直下,骤降至184.2亿元;而到了去年,他的财富又有所回升,重新攀升至215.1亿元。

赵立新今年的财富较去年大幅减少,仅一年时间就缩水了74亿元。这一数字与2022年316.8亿元的高峰相比,更是减少了175.7亿元。

在上海众多将企业总部设于此地的商业巨头中,赵立新的资产排名相对较后。以拼多多创始人黄峥、东方财富网的实际控制人陆丽丽、翰森制药的钟慧娟与孙远、东方希望集团的刘永行以及米哈游的蔡浩宇等一众富豪为例,他们的财富水平均明显超过了赵立新。

赵立新作为格科微的创立者,其财富的来源深植于他亲手创立的企业。根据格科微公布的财务报告,我们可以得知,该公司的控股方为Uni-sky Holding Limited,而实际掌握公司控制权的则是赵立新和曹维二人。

格科微在2023年10月发布的《董事会换届选举公告》中透露,赵立新与曹维系夫妻档。此外,根据同花顺iFind的数据,截至去年年底,赵立新在格科微的持股比例为40.53%,而曹维的持股则为1.52%。

赵立新目前身兼格科微董事长与首席执行官双重职位,此外,他亦为公司的重要技术骨干。与此同时,曹维在公司中担任董事及副总裁的角色。在去年,赵立新和曹维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收入分别达到了180万元和95万元。

赵立新的财富急剧减少,这一现象与格科微在近几年的资本市场上遭遇的不利待遇有着紧密的联系。到了7月10日股市收盘时,格科微的股价为15.89元每股,与之前40.83元每股(复权后)的最高点相比,已经下跌超过六成。

截至目前,格科微公司的市值已达到413.23亿元。根据40.53%的持股比例来估算,赵立新所持有的格科微股份的市值大约为167.5亿元。

凭借所持有的股份,赵立新不仅拥有了超过一百亿的庞大财富,而且还能通过分红获得可观的收入。据同花顺iFind的数据显示,自2021年上市至今,格科微已经进行了三次现金分红,累计分红金额达到了1.52亿元,分红比率达到了8.09%。

从清华“明星班”走出的半导体大佬

赵立新,作为格科微的领航者,于1966年出生。自幼时起,他就成为了邻里间津津乐道的“别人家的孩子”。

成绩斐然的他在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竞赛中屡次取得优异成绩。回想起过去的时光,赵立新不禁感慨万分,“那时我作为南县一中的代表参加比赛,每次都能享受到老师奖励的香酥炸泥鳅。”

在中学时期,赵立新凭借一款他亲手制作的离子移动演示器,在众多竞争者中独树一帜,成功摘得了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一等奖的桂冠。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创新才能的认可,更是他开启通往清华大学这所顶尖学府大门的钥匙。

赵立新所在的EE85班在清华大学享有“明星班”的美誉,为中国半导体行业撑起了半壁江山。他的众多同学,包括韦尔股份的创始人虞仁荣、紫光集团的董事长赵伟国、兆易创新的创始人朱一明以及卓胜微电子的联合创始人冯晨晖等,现已成为国内半导体行业举足轻重的重要人物。

赵立新本科毕业后留校任职助理研究员。随后,他决定在清华微电子研究所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以此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科研技能。完成母校的学习后,赵立新步入国际舞台,历经多家国际知名企业的锻炼,实现了个人成长。

他最初加入了新加坡的特许半导体公司,在那里他从事了为期三年的半导体制造(特别是蚀刻工艺)相关工作;接着,他转向美国,加入了芯片设计公司ESS Technology,并担任了三年的CIS设计职位;随后,他又加盟了美国ADI公司和UT斯达康在美国的研发中心,继续从事芯片设计工作,这一阶段持续了两年。

半导体大佬赵立新,财富三年缩水175.7亿_赵立新半导体_

2003年,赵立新,这位在国外历经风雨、拥有深厚行业背景的资深人士,凭借其锐利的洞察力,洞察到了传感器行业的巨大发展空间和无穷的潜力。怀揣着满腔的激情和爱国情怀,他依靠老同学提供的200万美元启动资金,携带着高端图像传感器领域的设计专利,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归国创业的道路。

天眼查资料显示,2003年12月,上海浦东张江中芯国际厂区内,一座简易工棚内,格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宣告成立。为了便于与芯片制造商进行沟通,赵立新决定将公司设立于此。

创业之路并非坦途,赵立新当时遭遇的是国际巨头林立、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同时国内产业尚不完善,配套设施相对滞后。面对重重困难,他审时度势,选择从低端的CMOS图像传感器开始,逐步积累经验,增强自身实力。

创业之路虽然坎坷重重,挑战不断,但赵立新始终坚守着勇往直前、迎难而上的坚定信念。他每日早出晚归,会见客户,指导徒弟,周末和节假日则投身于自己的设计工作,这几乎成为了他的生活常态。在他的带领下,团队齐心协力,格科微从那间简陋的工棚出发,脚踏实地,稳步向前,逐步壮大起来。

有心人终将得偿所愿,2005年,我国格科微公司生产的首款、同时也是国内首发的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实现了大规模生产。在此之后,赵立新领导下的团队不懈努力,接连攻克难关,成功研发出国内首颗采用BSI工艺的5百万像素CMOS图像传感芯片,以及全球首颗单芯片0.7微米3200万像素的图像传感器芯片……

2014年,格科微的年出货总量成功跨越了10亿颗的里程碑,这一成就的背后,凝聚了赵立新及其团队无数个昼夜的辛勤耕耘与持续奋斗。在全身心致力于科研创新和公司发展的过程中,赵立新亦不懈地寻求将公司推向资本市场的良机。

2021年8月,格科微顺利在A股市场挂牌,标志着其成为科创板首个海外红筹背景的民营企业。在此过程中,毕业于名校的赵立新也迅速崭露头角,频繁出现在各大富豪榜单之中。

赵立新卓越的领导之下,格科微如今已发展成为我国顶尖、世界闻名的半导体及集成电路设计公司。总部基地设于上海,同时在全球范围内设有九个分支机构。

雷达财经获悉,格科微目前专注于CMOS图像传感器及显示驱动芯片的研发、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其产品群广泛应用于手机领域,并拓展至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移动支付、汽车电子等多个消费电子及工业应用场景。

业绩承压,一季度增收不增利

赵立新财富的显著减少,其背后原因在于格科微近期的业绩并未达到预期水平。

2021年,格科微在上市的第一年就展现出了出色的业绩:全年营收达到了70.01亿元,这一数字刷新了公司历史上的最高纪录。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未持续太久,紧接着到来的2022年和2023年,格科微的营业收入连续两年出现下滑,同比降幅分别达到了15.1%和20.97%,最终降至46.97亿元。

去年,得益于消费市场的回暖以及公司高像素芯片产品销量的显著增加,格科微的营业收入重新回到了增长态势,同比增长达到了35.9%,实现了63.83亿元的营收规模,然而,这一数字仍未恢复至2020年、2021年的水平。

在各个细分领域中,手机CIS业务表现出显著的增长势头,其增长幅度高达60.44%,这一成绩主要得益于高像素产品的强劲表现;与此同时,非手机CIS业务也实现了17.82%的增长;此外,显示驱动芯片业务也取得了9.47%的增长。

格科微的母公司净利润在上市首年攀升至12.58亿元的最高点,随后在2022年急剧下滑,同比大幅缩减65.13%,降至4.39亿元。进入2023年,这一数值继续下滑,最终降至0.48亿元,跌幅进一步扩大至89.01%。

去年,伴随着销售收入的提升和毛利的增长,公司实现了净利润的回升,同比增长高达287.2%,净利润总额达到了1.87亿元。然而,公司的主营业务在去年综合毛利率方面却同比有所下降,减少了6.71个百分点,最终降至了22.79%。

在相关领域,CMOS图像传感器在手机和显示驱动芯片这两个主要板块的毛利率同比分别下降了10.4个百分点和6.37个百分点,而在非手机板块,其毛利率则略有上升,增加了0.33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1年至2024年这段时间里,格科微的存货、应收账款以及短期借款均普遍显示出上升趋势。具体来看,存货规模从34.84亿元上升到了59.5亿元,应收账款则从3.17亿元增至4.23亿元,而短期借款的数额也从32.53亿元上升到了53.64亿元。

踏入2025年,格科微再次面临收入增长而利润未增的难题。在今年的第一季度,公司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8.21%,达到了15.24亿元的水平,然而,与此同时,公司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却急剧下滑,出现了0.52亿元的亏损,这标志着公司从盈利状态转变为亏损状态。

格科微对此作出了解释,指出原因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首先,公司察觉到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因此增加了对更高像素产品,比如1亿像素产品的研发投入,这直接导致了研发费用的上升。其次,由于低端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异常激烈,产品价格下降,进而使得部分低端产品的毛利率有所下降。

在业绩说明会上,格科微对2025年下半年毛利率的走势进行了预测。据公司透露,现阶段,其单芯片架构产品正迅速被多个品牌采纳。进入下半年,伴随着5000万像素产品的大规模上市,公司预计毛利率将实现显著提升。

格科微进一步披露,对于高像素单芯片技术成为手机CIS领域的主流趋势,公司抱有坚定的信心。预计到2025年,高像素产品将在多个知名品牌中实现大规模的量产。同时,非手机产品线将不断推动400万像素及以上产品的生产,并在AI眼镜以及车规级市场加大研发和投资力度。公司将持续致力于将设计与创新工艺相结合的研发工作,以此强化其特色工艺的竞争优势,并促使各产品线实现从中低端市场向中高端市场的转型升级。

赵立新,这位毕业于清华“明星班”EE85班的校友,未来将如何引领格科微突破业绩瓶颈?雷达财经将对此持续保持关注。

分享到:
客服服务热线
7x24小时服务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