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元机器人掌舵者邓泰华,拿下一家上市公司控制权。
7月8日,邓实控的智元恒岳与致远新创达成一致,双方携手上纬新材签订协议,计划以每股7.78元的价格,收购目标公司29.99%的股权及其相应的表决权。
完成这一阶段后,邓泰华将成为上纬新材的实际控制人。消息公布后,上纬股价立刻飙升,涨幅高达20%。
这位在机器人行业崭露头角的人物,原为华为的高层管理人员,现已公开提出收购提议,意图增加持有上纬新材的股份至1.49亿股,若收购达成,其将掌握上纬新材66.99%的股份。
《21CBR》记者经过核算,完成这两项交易,邓泰华的团队总计需支出高达21亿元人民币。
接连出手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现年48岁的邓泰华,正是智元机器人的掌舵人,他目前担任着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的双重职务。
彭志辉,即稚晖君,与他是老朋友,他们同出自电子科技大学,并且都有在华为任职的经历。
与90后的彭志辉相比,邓泰华拥有更长的职业生涯,他在华为辛勤耕耘超过二十年,曾担任副总裁一职,并主导了鲲鹏和昇腾AI计算生态系统的建立。
智元机器人成立后,俩人并肩作战,在沪打拼新事业。
邓泰华行事低调,却掌握着核心话语权。他通过直接持有股份,并且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借助桑蓬、兴夙、管鲍科技等企业,成功掌握了智元机器人50.1%的股份。
根据Wind的数据,经过穿透查询,联合创始人彭志辉所持有的股份占比仅为3.87%。
借助具身智能的浪潮,短短两年间,创始人团队便将智元机器人打造成为了一家备受瞩目的明星企业。
7月,邓泰华团队更进一步,准备将上纬新材收入囊中。
该企业坐落于上海松江区,主要从事材料研发与生产,涵盖了环保型、高性能、耐腐蚀等多种材料,以及适用于风电叶片的特定材料。这家公司在风电复合材料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然而,其业务范围并未涉及机器人领域。
2020年,上纬成功跻身科创板,其市值大致维持在30亿元上下波动,而去年其营收达到了14.9亿元,但净利润却未超过1亿元。
在6月25日这一日,智元机器人公司及其核心成员携手,共同出资成立了一个名为“智元恒岳”的持股平台。
致远新创,作为其一致行动人,成立于2024年4月。两家公司均尚未启动任何实际经营业务,并且尚未编制出财务报表。
依照并购计划,交易过程分为两个阶段,智元恒岳及其关联方,计划以每股7.78元的价格,首先收购目标公司1.2亿股,随后计划进一步收购其37%的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领军企业金风科技亦加入了本次交易行列。该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金风投控计划出售超过1700万股,此举预计将为公司带来约1.38亿元的收益。
股份过户完成后,收购方将总计掌握2.7亿股,从而拥有了66.99%的投票权。
施展财技
标的股份交割后,邓泰华方面,有权更换管理层。
公告明确,上市公司董事会将由九位董事构成,而收购方则拥有提名或推举这九位董事的权力。
上纬新材目前的经营管理团队,有权持续“投身于新材料领域运营及管理事务”。
来源:上纬新材

鉴于蔡朝阳在现任董事长职位上的卓越贡献,交易一旦完成,邓泰华一方便提出建议,希望聘请蔡朝阳担任名誉董事。
夺取了管理权,官方声明指出,此举基于对“上市公司长期发展潜力及A股市场在支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方面所发挥作用的认可”。
对于“借壳上市”的传言,邓泰华团队不予置评。
收购方为上纬新材设定了明确的盈利预期,在2025年至2027年期间,剔除新增业务带来的影响后,其“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预计应达到8000万元及以上的水平。
控股上市公司,智元机器人野心不小。
邓泰华领衔的团队在资本运作方面技艺高超。自2023年2月组建以来,智元机器人已成功完成了8次融资,涉及的融资阶段从天使轮一直延伸至B+轮。
五月,该公司刚刚完成了由京东、红杉中国、上汽投资以及TCL创投共同参与的B+轮融资,其市值随之攀升至150亿元人民币。
从股东背景分析,比亚迪、京东、上汽等业界巨头纷纷表现出浓厚兴趣;上海临港、张江集团等企业伸出了合作之手;而高瓴创投、红杉中国等知名投资机构也纷纷加入投资行列。
我们持开放心态对待资本,在融资领域,我们期望达成商业闭环,以便更有效地在核心业务领域促进产品实际应用。智元机器人灵犀业务线的总裁魏强向《21CBR》记者透露了这一愿景。
量产落地
这两年,管理层高举高打,密集推进各类形态机器人量产。
智元机器人目前拥有三条产品线,分别是远征、灵犀和精灵,它们涵盖了交互服务、柔性制造以及商用清洁机器人等多个领域的产品。
灵犀系列的产品定位偏向于日常使用,它特别强调通过交互产生的情感价值,这成为了智元公司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着力发展的主要产品线。
2025年,邓泰华带领的团队推出了名为灵犀X2的双足智能人形机器人,该机器人配备了多模态交互的大规模模型,具备主动识别和感知周围环境的能力。
据官方视频演示,其可以踩自行车、玩滑板车,还能给葡萄缝线。
作为操盘手,邓走的是硬软件一体化路线。
智元机器人不仅掌握了核心零部件的研发及整机制造技术,还自主开发了通信架构、操作系统以及大型模型等软件体系,成功构建了“本体+AI”的全方位技术实力。
年初,公司下线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
为了加速规模化,邓泰华团队扩大朋友圈,频繁与上市公司合作。
智元此前与软通动力携手合作,依托其机器人操作系统和市场拓展的丰富经验,助力人形机器人在行业应用场景中实现落地;紧接着在3月份,智元又与蓝思科技共同创立了智启未来,旨在整合蓝思科技的精密制造技术,进一步推动产业在实际应用中的实现。
据悉,灵犀团队计划进一步优化场景匹配,同时探索新的应用领域,并加快商业化的进程。具体而言,公司对人形机器人在养老护理和陪伴方面的应用前景持乐观态度。
邓泰华团队预测,康养陪伴服务将率先进入养老社区,随后逐步拓展至家庭领域。紧接着,智元公司将与合作伙伴携手,致力于研发康养服务机器人产品。
当前,其商业化进展,也遇到挑战。
众多下游客户对于人形机器人产品的性能抱有较高期望,同时希望其成本能够降低,然而实际应用过程中却面临着不小的挑战。一位知情人士如此坦言。
夺取主导地位之后,这两家公司将如何实现整合,目前尚无定论,然而,这至少为我们的想象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