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企业招聘

1979 年北京知青返城后的招工考试:时代背景与我的经历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5-05-08 作者:佚名 浏览量:

檀平亭

(1947—?)

1979年伊始,我国对上山下乡政策进行了调整,我们中的大多数通过病退途径得以返回城市。随着时间的推移,三十岁仍未立业,经济紧张,生活陷入困境,我们突然间变成了被社会所忽视的存在。当时,北京知青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住房紧张,生活难题频发,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开始凸显。如何迅速解决返城知青的就业问题,成为了街道工作的首要任务。随着夏季中小学放假的临近,北京市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招工选拔。选拔对象涵盖了回城的知青、待业的学子以及社会上的青年等。考试内容仅限于语文和数学两门课程,且考试范围严格限定在初高中阶段所学的知识范围内。市里发出号召,鼓励大家自愿报名参与考试,成绩公布后,将根据成绩高低进行择优录取。这一消息传来,让我喜出望外,我毫不犹豫地立刻报了名。我曾是1966年的高中毕业生,由于响应上山下乡的号召,我的学业被迫中断,失去了继续深造的机会。然而,我认为自己完全有能力通过这次招工考试。记得当年,我带着妻子和孩子病退回城,却长时间苦于找不到工作的大门。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我只能选择到历博进行勤工俭学,过着忙碌而辛苦的生活。在那里,我们每天只能拿到1元的工资,甚至还不如那些临时雇佣的壮工。为了应对招工考试,我急忙请了假,四处搜寻书籍以便复习。在离开城市下乡之前,我拥有一只装满从初中到高中全部教材的书箱。尽管书籍已经磨损严重,但主要科目教材齐全,副科书籍也一本不落。书箱中还存放着我购买的各种参考书籍,再加上高中毕业复习指南、试卷和练习册,总重量达到了几十斤。

遗憾的是,我离开京城北上后,感觉自己再无其他用处,心中满是绝望,一时冲动之下,将所有物品都当成了废品出售。未曾料到,在七十年代,教科书极为匮乏,寻找书籍变得十分困难,借书更是难上加难。费尽周折,勉强搜集到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解析几何以及代数、三角函数等课本,然而,初高中的语文课本却始终无法找到。所幸的是,语文学习并不需要死记硬背,也没有公式定理,主要依赖于日常阅读,通过日积月累的文化沉淀来提升。在考试前的十天左右开始复习,幸好在中学时期我已经养成了临急抱佛脚的习惯,即便速度不快,也能有所收获。上午的考试首先进行数学科目,尽管主要考察的是基础公式和定理,但几乎涵盖了中学阶段数学课本中的大部分内容。尤其是最后一题,竟然是只有到了高三《平面解析几何》这门课程才会讲解的椭圆方程式的解题方法。下午的考试继续进行,语文考试中基础知识与作文部分各占一半的比重。基础知识部分涵盖了名词释义、用法辨析、古文译文以及文言文分句等,题目难度适中,但内容却往往容易让人混淆出错。至今我仍记忆深刻,难以忘怀的是“反映”与“反应”这两个词的区别,它们的用法让我反复琢磨,耗费了不少精力。至于作文题目《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这个题目颇为冷门,我甚至不清楚它出自哪篇古文,完全一无所知。考试规定必须以这个题目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短文,幸运的是我对题目的基本含义还是有所把握。事后回顾那篇作文,我猜想自己当时可能说得过于夸张,满篇都是空洞的言辞。招工考试结束后,我急忙赶往历博继续勤工俭学。这时我才了解到与我一同勤工俭学的王家伟也参加了这次招工考试。不过,他由于文化基础知识扎实,并没有像我那样特意请假去复习。

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北京招工考试的录用单位简章和考试成绩相继公布。我在数学科目中取得了满分,然而语文科目却只得到了75.5分。尽管王家伟的数学成绩并非满分,但他的语文成绩却比我高出整整10分。王家伟的语文和数学两门科目总成绩达到了182.5分,这让我深感敬佩,难以望其项背。此次北京招工考试录用单位简章中推荐了五十多家企业,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单位。市属企业占据了多数,同时还包括了中央部委以及区属街道的企业。我手捧着这些资料,仔细端详,一一对比,却发现多少有些失望。五十多家企业中,大多数的招聘年龄要求都在30岁以下,而那些没有年龄限制的仅有不到10家。那时,我已经迈过了而立之年,不禁感到命运多舛,不知该如何是好。在那些没有年龄限制的企业中,我左挑右选,勉强挑选出了两家。我填报了北京煤气用具厂作为首选,一旦入职就能获得一套煤气用具,而高中生还有机会学习车钳铣刨技艺。其次选择了北京家俱厂,承诺高中生可以担任售货员,初中生则可从事装卸工作。那一年,我因病带着妻子和孩子从外地回到北京,只能栖身于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小屋。当时我们毫无积蓄,一贫如洗,仅有两口木箱和一辆自行车作为我们的全部家当。日常家居生活中,煤气设备缺少它便无法正常使用,而一旦进入工厂工作,便能够免费获得一套,这无疑对我构成了极大的吸引力。再者,我自幼就对算术情有独钟,对语文则不太擅长,到了中学阶段,我更是坚信只要学好数理化,无论走到哪里都不用担忧。我总是怀揣着渴望,希望能掌握一门技艺,凭借一技之长来维持生计。

因病提前退休回到城市,我投身于勤工俭学,并报名参加了招聘考试。原本以为高三毕业后面对文化考试无所畏惧,能够根据考试成绩来挑选心仪的工作单位。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许多单位都因为我已年过三十而将我拒之门外。面对未来的道路和职业选择,我的人生旅途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妻子为了我重新就业的事情,多次劝告我:你都32岁了,怎么还去当学徒呢?你已经不再是刚走出校门的孩子,师傅怎么可能像对待小孩子一样带你、教你呢?妻子耐心地劝导,既明理又动情。我一时陷入困惑,不知该如何是好……

2024年7月18日、写于昌平区北七家

招工网_招工平台_招工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7x24小时服务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