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培(右二)与艺术家共同为村民的桃子代言。 受访者供图
天上的云彩渐渐消失,雨停了,天气开始放晴,知了的声音在树林里显得更加安静。车子行驶在山路上,翻过了一座山,松阳县三都乡松庄村就出现在眼前了。这个藏在许多山峦之中的古老村庄,已经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夏季炎热的月份,村落里人头攒动,来自中国各地的驾车者带来了说着各种地方口音的访客,村口那棵树荫下,有买东西的,有暂歇的,有闲谈的,有摄影的,场面十分喧哗,仿佛一个临时赶集的地方。
早些时候,村落并非这般光景,村党总支书记叶根忠深有感触,这个鲜为人知的偏远村落,多数居民远赴他乡谋生,许多旧宅常年无人居住,村寨慢慢凋敝。
转折点发生在2016年。当时松阳县正积极推行保护古建筑计划,松庄村借此机会全面修复了本地的传统民居、历史桥梁以及古道,村庄的原有景象和历史脉络因此得以维护和传承。
过去的乡村风貌得以再现,村民的生活条件随之提升,古老的村落也呈现出崭新的时代风采。上海人孙培正是循着这股“风采”前来的。
2017年1月,孙培在上海做品牌运营时,偶然在社交平台上看到一张夯土墙的照片,便前往松庄探访,结果被这个隐秘的古老村落深深迷住了,感觉到了难以割舍的吸引力,她说自己“来了就不想走了”。没过多久,她又一次踏足松庄村,和几个朋友商量后,决定租赁了18座当地民居,从此开始了她作为“新松阳人”的全新篇章。
松庄以出产桃子闻名,在刚抵达松庄村的前五年里,协助村民销售桃子是孙培每年都要进行的工作。她为村里的桃子构思了别具一格的形象标识和雅致的包装方案,并且借助自身的资源以及互联网平台,为村民的桃子销售提供支持。每年,孙培和她的朋友们都要协助村里卖出超过一万斤的桃子。
由于积极协助村民销售桃子,“新乡人”孙培与村民们慢慢熟络起来。碰到孙培,话不多的老人们常常会塞上几个新鲜摘下的桃子,或是递一把刚采回来的蔬菜,以此传递他们的好意与热情。正是这些不起眼的日常互动,促使孙培产生了一个念头,何不鼓励老人用他们最擅长的瓜果蔬菜来展现艺术创意?
山野携手喜迎新年·松庄村“村边壁画”村民艺术合作2024年分配大会。三都乡人民政府提供图片
二零二一年七月,她动员了村中留守的老年群体参与艺术创作,发起了《村口的涂鸦》这一村民绘画项目。老人们运用颜料、瓜果蔬菜等材料,借助手心和脚底进行拓印,这些创作虽然显得质朴,却充满了浓郁的日常韵味。
这些拓画又发展出文创产品,每售出一件,村民就能获得分红收益。目前,《村口的涂鸦》活动已经开展三期,留守老人从最初表示“难以完成呢”,到后来称“非常有趣呀”,在艺术创作中获得了生活的别样乐趣。
二零二二年,孙培的“桃野”民宿宣告建成。民宿致力于融入村庄环境,工作人员主要招募当地居民,食材多向村民购买,活动环节也请村民担当向导。
孙培和她的团队不只创建了旅馆,还把基地里的老房子也利用起来,这样村子第一次有了可以招待客人的房间,并且有了咖啡厅、餐厅、书屋、会议场所、水疗中心等设施。
松庄村慢慢声名鹊起,成为远近驰名的热门村落。每逢节日,三都乡的旅店总是供不应求。当地游客人数从2017年之前的稀疏访客,发展到如今每年超过二十万的规模。
扛着旅行者的皮箱,顺着流水淙淙的小溪走,又跨过村内的石桥,叶海波就领着旅行者到了他家的旅馆“立夏与海”。这天依旧住满了客人。

2025年7月,在松庄村山谷举办第二场“桃桃满天下”丰收庆典活动。该场景由三都乡人民政府提供图片。
叶海波是1994年出生的人,大学毕业后在别处谋生。那时,他身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总是向往着诗意的远方。当他目睹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内心深处对故乡的眷恋便渐渐生起。
游历四方之后,他决定重返故土,于2023年,他果敢地回到了家乡,将自家溪畔的老宅改造成了旅馆。
乡村怎样开展经营,地方怎样不断具备魅力,是叶海波和孙培常常探讨的问题,他们一个来自松庄,一个属于松庄,都在为这个古老村落出谋划策。
这一鲜活的经验得到了归纳和梳理。二零二二年,三都乡借修订村民自治章程的机会,创建了“三乡人”(包含原乡人、新乡人、归乡人)联合治理委员会,一起商讨乡村建设、产业进步等议题,为乡村管理提供了许多好建议。
今年四月,村里的织造艺术馆开始对社会大众开放,首个展览是《尚未编织的境界》,展出了国内外创作者与本地居民合作完成的艺术品,因此吸引了许多观光客前来参观。
鲜为人知的是,建造这座美术馆的过程并非顺利。当传闻村子将兴建一座彰显当代艺术风格的展馆时,当地居民持有迥异的见解:有人认为在老房子中央放置如此物什,显得极不协调;也有人质疑开设展览能否吸引观众。
为了让村民放心,三都乡政府借助“三乡人”共同富裕协商平台,反复召集村民和业主代表进行商议交流,一方面清晰阐释美术馆的设计构想和工程蓝图,另一方面逐户进行说明。这种注重和谐、接纳差异的艺术革新思路,打动了最初心存保留的村民。现在,织美术馆已经成为许多旅行者争相探访的热门景点。
近些年,已有九位客商到松庄村安家落户,转变为当地居民,另外也有二十二人从外地回到家乡发展事业。到了2024年,松庄村的旅游收入超过了五百万,村集体的经济收益达到了一百零三点八万。
松庄村只是其中一个缩影,松古平原处处可见类似相互交织、彼此激荡的情节,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
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四都乡陈家铺古村落迎来游客高峰,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人气旺盛,村口排队等候换乘的景象尤其引人注目。四都乡人民政府供图
“新乡人”杨洋在叶村乡兴建玖层美术馆,吸引了全国各地的510件艺术作品前来展示;众多艺术家因此汇聚于此;累计接纳访客超过两万人次;“归乡人”叶丽琴,把四都乡平田村28座老宅变身为“云上平田”的民宿群;每年能够容纳超过二十万访客;四都乡陈家铺村,投入超过一亿元的商业资金进入古村落;有效促进了返乡青年和当地村民的就业;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因此增加了两万多元。
整合“新乡人”的优势,汇集“原乡人”的才智,汇聚“归乡人”的合力。目前,松阳整个县超过百分之六十的村落引入了民宿、文创、康养等新兴产业,吸引工商领域的资金超过十亿元。
【短评】
人才入乡 振兴有路
乡村发展,核心在人力。人力是乡村发展的首要资本,乡村人力团队建设是全面振兴乡村的重要基础。
得益于“保护古宅”计划,松阳众多残破的古老建筑得以紧急修缮,许多即将消逝的历史文物和集体记忆焕发新生。这些老宅经过整治之后,如何让古村落重新焕发生机成为当务之急。松阳把人的现代化当作最终目标,集中了“三乡人”的合力,促使人们从“建设乡村”的想法转变为“经营乡村”的观念,过去慢慢衰败的“空心村”如今转变为融合民宿、康养、文化行业、山货直播等新兴产业的“共同富裕村”。
那片曾护佑先民的清澈溪流,如今正注视着松阳县汇聚各类人才,他们正从乡村走向共同富裕的复兴道路。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