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离职的小林在朋友圈叹气,称公司薪欠了3个月,自己实在熬不住便主动辞职了,结果一分钱补偿都没拿到,评论区有人提醒他《劳动法》第38条能要补偿,他却一头雾水,问这法条还能当“撑腰符”用?
2025年9月,某劳动仲裁委有数据显示,近半年受理的劳动争议里,超六成劳动者因不懂第38条,白白错失了经济补偿,这条藏在《劳动合同法》里的“打工人保障线”,涵盖了欠薪、调岗、不交社保等常见侵权场景,却成了很多人不知道的“沉睡条款”,其实只要用对方法,它不仅能帮你体面离职,还能拿到一笔实打实的补偿金 。
一、“护身符”护啥?这些坑都能管
第38条并非空洞文字,它比精准打击侵权行为的“靶向药”更具效力,企业常见的诸多“套路”,大多能被其约束
公司拖着工资不发发不出来,这属于第38条的重点监管对象范畴,不管是出于恶意欠薪,还是以“绩效未核算”“资金周转难”作为借口少发、迟发工资,都被算作“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2025年黄石有一位从事保险销售工作的人员,公司对其调岗后没有明确薪资而且还存在欠薪情况,他依据第38条选择离职,最终拿到了5800多元的补偿金。
__LINK_ICON
社保断缴在管控范围内,调岗“挖坑”同样在管控范围内。有的公司为省钱不给员工交社保,有的单方面将员工调到偏远地区岗位,有的单方面把员工调到降薪岗位,还称这叫“合理调配”。这些情况皆符合“未依法缴纳社保”的情形,这些情况也都符合“未按约定提供劳动条件”的情形,劳动者均可凭这条法规进行维权。就连每周不让休息的情况,被这条法规稳稳罩住,就连强制加班超标的情况,也被这条法规稳稳罩住
二、别当“莽夫”:用对方法才管用
仅仅晓得存在这条法规是不够的,像没头苍蝇那般径直提出离职,极有可能无法获得补偿,第38条的正确开启方式,隐匿于那 "先沟通、留证据" 的细微之处。

要先留意清晰完整并能有效关联的“凭证链”才能主动维权。必须妥善留存公司所发的调岗通知,还要保存好工资条上显示欠薪的记录,以及社保缴费确实中断的截图。与公司沟通的时候不要唯一依赖口头表达,要利用书面函件去询问调岗的具体细节,同时提出补足工资的要求,就算公司没有给出任何回复,该函件也能够成为起到关键作用的证据。
__LINK_ICON
有位网友,因没留证据,明明遭欠薪,却维权失败,白白丢失几万补偿金。
离职理由切不可随意填写,若于离职申请之上写“个人原因”,即便先前公司存在侵权行为,亦无法再凭借第38条索要补偿,正确之做法乃是明确写出依照第38条的具体缘由,诸如“因公司未足额支付2025年7 - 9月工资,依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解除劳动合同”,如此方可激活补偿条款。
三、能换啥实惠?补偿金可不是小数
将第38条激活之后,所拿到的并非仅仅是离职时的“自由身”,而且还有实实在在可变现为货币形式的补偿,这笔钱能够为接下来的职场历程铺垫好基础。
经济补偿金计算存在清晰标准,工作满一年给予一个月工资,满半年但不满一年按照一年计算,不满半年给予半个月工资。假定月薪为8000元,工作3年之后离职,便能够拿到2.4万元补偿金。倘若公司还拖欠着工资、高温津贴,这些钱款也能够一并讨要回来,有劳动者借助这种方式拿到了3万多元赔偿。
能“体面离场”是更为关键的,不用再与公司持续地进行争论纠缠,也不用忍受委屈而被迫离职,在2025年的不少劳动争议案件当中,只要证据充足,依据第38条维护权益的成功概率都是非常高的,这条法规像是给劳动者装备了“保护罩”,既能够顺利地离开不合适的公司,又能够获取应得的报酬。
《劳动法》第38条,从来都不是“摆设”,只是,太多打工人,让它“沉睡”了,它清晰界定了企业的红线,明确了维权的路径,还能兑换成实实在在的补偿金,在职场中遭遇不公时,与其默默忍受,或冲动离职,不如好好利用这条法规,让自己的权益不打折扣。
有人在你身旁使用过第38条维权吗,对于职场方面的侵权行为,你另外还有哪些能够应对的巧妙办法呢,欢迎于评论区域进行分享,去帮助更多的打工人员守住自身权益~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