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叶檀姐姐:
我是一位在家庭生活中历经多年磨难的女士,目前正面临是否解除婚姻关系的艰难抉择,内心十分矛盾——一方面是难以忍受的婚姻状况,丈夫的债务、行为粗暴以及情感淡漠使我身心俱疲;另一方面是一双年幼的孩子,我担忧离婚会让他们失去父亲的关爱——希望您能基于事实为我提供一些看法。
我和丈夫今年都是四十岁,家里有两个孩子,都是小学生。这段婚姻出现了问题,是因为他总是情绪失控,而我长期被这种状况消耗着。
财务上的无限黑洞和责任感的缺失是核心症结所在,二零一五年,他瞒着我运用杠杆进行股票交易,导致累积了三十余万的信用卡欠款。
原先我正准备筹钱购置房产,在查询个人信用记录时,才知晓了这桩事。周围的朋友都建议我结束这段婚姻,但我考虑到他对女儿尚能尽心尽力,担心孩子失去父爱,于是将大部分用于购房的资金,转而用于帮助他偿还债务,结果导致原本的购房计划被迫中断。然而他非但没有表示谢意,反而指责我“总是抱怨缺钱”,声称是“我的催促”迫使他自己“不得不采取风险行为”,并将所有过错都归咎于我。
他没有转变态度,过去六年间,家中经济支柱是我,他最多每月提供不超过两千元,所有家务和孩子的教育几乎都由我承担。
他这几年还偷偷用我不知的款项加杠杆进行股票交易,目前已经背负了数百万的欠款,这个行为让我感到非常难过,他多次请求我拿出自己的钱帮他挽回损失,甚至在2024年中期还希望我能去银行贷款用于他的投资,但我都拒绝了,我不认同他依靠所谓的“热门话题、技术指标”进行高风险的投机行为,也不愿意用我和孩子的前途去冒险。他怒气冲冲地指责我“没给他带来好运”,“是破运气”,“笨得跟猪一样”成了他的常用语。
精神与身体的双重摧残令我心灰意冷。他不仅言语嘲讽,还多次动手,我只好求助警方,虽然他后来停止了肢体冲突,但冷漠的态度却成了惯例——不接电话、不回应交流是经常发生的事。几年前我事业不顺时,他几天就指责我“无能”“故意待在家里不工作”,那段时间我压力巨大导致失眠、大量脱发,才明白他根本不会体谅人。
家庭内部出现不协调,导致冲突持续恶化。自从添了第二个孩子,他的母亲过来照顾孩子,婆媳之间产生了一些小分歧,他总是坚定地站在他母亲一边,甚至和他母亲一起批评我。有一次他父母都在场,仅仅因为我对他母亲说了句不太合适的话,他父亲竟然鼓动他打我,孩子哭着试图拉开他们,他还说“这有什么值得哭的”,事情过后还打电话责骂我的父母“没规矩”。他反复叮嘱我必须全心全意对待他的家人,并且在金钱方面也要首先考虑他们,然而他对我的家人却表现得非常冷淡,经常不和他们联系,遇到重要节日也毫无问候,就算我的母亲曾经帮忙照顾孩子好几年,这种对待不同对象时截然不同的态度让我感到无法忍受。
他最近状况有所不同:受工作压力影响开始信佛学经,不再终日懒散地看手机,有时会做家事、晨练、看书,我因此萌生一点念想,盼着能和他安稳共度时光。
我努力和他谈心,建议了两个选择,第一个是维持家庭,条件是他要分担家务,负责教育孩子,并且不能使用贬低人的词汇,比如“灾星”“笨蛋”,还要停止情感冷漠,体谅我的情绪。第二个是和平分手,他独自负责债务,我独自抚养孩子,他无需支付抚养费,但可以随时探视孩子。
他的话让我瞬间醒悟过来,他建议我先反思这些年的过错,我表示双方都应该进行自我检讨,但他突然说出了“最大的失误是娶了你”这句话,现在他对我的两个提议都不认可,还声称“如果你觉得不行就去告状”,甚至恐吓说“届时法庭可能会判你赔上一百万的债务”。
叶檀姐姐,我此刻感到十分困惑。我考虑要结束婚姻,又担心孩子会因此失去父亲的关爱——假如孩子跟着我,鉴于他孤僻的性情,或许就不再关心孩子;但若不分开,我们在孩子面前频繁争吵,他的言语攻击和情感淡漠,对孩子难道不会造成另一种伤害吗?
我更忧虑合规层面的顾虑:他瞒着我运用杠杆进行股票交易所欠的信用卡款项,我是否需要负责偿还?若提起法律上的解除婚姻关系,我须搜集哪些材料来明确自身没有牵连?我目前持有的少量资金(是我多年为家庭生活积累的),会被强制要求与他平均分配吗?
这些情况我不敢告知家中的长辈,唯恐引起他们的忧虑,而且他们也无法提供实质性的帮助。因此想向您咨询:这段姻缘是否真的无法挽回?是选择解除关系,还是维持表面和谐地共同生活,哪种方式对孩子的负面影响更轻微?当遭遇他的经济要挟时,我应该如何做好应对措施?
盼您能给我一些建议,感谢您的倾听。
一位迷茫的母亲
8月17日
这位迷茫的母亲:
首先必须明确,你并非你丈夫口中所说的那种低贱、渺小、没有用的人,实际上你具备很强的能力,能够担当起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撑,也能妥善照料自身以及孩子。
他故意让你难堪,是因为他内心无法认同自己的平凡和不足,也无法面对现实情况。
你的遭遇让我联想到最近那位不幸在沧州遭遇家庭暴力而去世的年轻女性,你的境遇与她完全不同,你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你承担起养家糊口的责任,同时悉心照料两个年幼的孩子,能够如此坚韧地挺过难关,确实令人敬佩。
你虽然看似是家中地位较低的人,但实际上却是家庭的主导者。目前,你的丈夫对自身拥有的财产并不清楚,两个孩子的情感很可能在你这边,你和婆婆的争执,你并未真的处于劣势,这些情况都表明你既有能力,又非常坚韧。
你丈夫低估了你的能力,这是他的悲剧。
你一直没决定结束婚姻,并非因为经济上不独立,无法负担单身后的开销,而是有两个顾虑,首先是你个人心理上的阻碍,其次怕孩子没有父亲,再者忧虑会承担丈夫投资股票的亏损。
这种纠缠必须立刻终止,否则,新的纠葛会带来新的报应,如此反复,永无止境,所谓犹豫不决,终将自食恶果。多年的经济研判和人生体悟让我确信,一旦出现无法挽回的投入,就要果断抽身,立即弥补当前的亏损是代价最小的选择。
外部的困扰比较容易消除,内心的障碍却十分难以克服。或许源于早年的家庭背景,又或许受到社会普遍存在的性别偏见影响,导致你难以摆脱离开家后的不安情绪,总感觉需要某种支撑,即便清楚那不过是一座看似坚固却毫无温度的靠山。

这是内心里对自己的不确定,去寻找真正的支持,例如稳固的信念、勤奋工作、在志愿活动中结识的良师益友。
你担忧孩子缺少父辈关爱,他们并不会失去本就不曾拥有的情感。他们所经历的并非父爱,而是惶恐与不安。
他们不会失去父亲的关爱,反而会承袭你们家庭固有的弊端,比如,夫妻之间缺乏尊重,父亲对母亲施加暴力,恐惧和凶残的心态会跨代传递,你的女儿会认为,女性不值得被尊重,你的儿子会认为,暴力是解决冲突的手段。
从来信看,你心里清楚这些,只是,你需要外界给你坦承的勇气。
我再说两个你们家庭已经出现、并且还会延续的问题。
他习惯把过错推给别人,总把自身的不顺心归咎于你,毕竟你是他唯一不敢惹、能管住的人,他自己整日瘫着玩手机,却把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妻子贬低得一无是处,认为人生坎坷、股市失利,全都怪你。
信念赋予我们怜悯,他研读典籍之后,你们交谈之际,他的首要举动是促使你悔过,这实在是旧习根深蒂固,即便是神明也难以挽救。
他或许还有未清偿的债务,另有些人,看过两份材料便自诩为股市高手,实则不过是散户,他们经常借助杠杆参与股市,俨然成了公开的冒险家,却不愿承认这一点,以免赖以生存的心理支柱崩塌。
你甘心在不可预测的困境中提心吊胆地生存吗?倘若数年过后,那个男子告知,又背上了百万元债务,并且逼迫你共同承担,你该如何应对?
令我心酸的是,在夫妻双方发生矛盾时,你的公公总在鼓动儿子对你动手。你的婆婆曾经被打吗?倘若被打过,那么这个家庭崇尚用武力化解纷争,你应该思考怎样自保。你现在面对的,或许不是那个在良好教育下偶尔失当的人,而是一个家族整体。
他动手的次数不少,家暴要么不发生,要么就没完没了,争吵即便再凶,也不能诉诸暴力,这是不可逾越的界限。
你先生的电话会用来指责你的双亲缺乏涵养,你的长辈们毫无过错却要承受来自他的不敬,这反映了他本人的品行不端,也表明你未能善待你的家人。
你或许不是那种轻易认输的类型,嘴上看似强硬,实际上做事却显得缺乏力量。要明白,有涵养的品质加上果敢的作为,才能够维护个人的体面。
你准备结束婚姻关系,站在你伴侣的角度,妻子承担家庭开销,抚育后代,是自己的天然依靠、情绪宣泄对象,所以不希望分开。
能否离婚,不是你丈夫能说了算的,主动权在你。
保留你丈夫实施暴力的相关证明,例如报警的凭证、公安机关下发的《家庭暴力告诫书》、医疗机构的检查记录和伤情评估证明、受伤的影像资料、含有恐吓言辞的通讯信息等,依据民法典,你若遭受家暴,便能在法律上迅速终止婚姻关系。
若发生家庭暴力情况,并且你能证明自己具备抚育子女的条件,两个小孩很大概率会判给你, 法院在裁定子女监护权归属时, 会以有利于未成年的孩子为准则,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满八岁, 孩子的意愿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若遭遇家庭暴力,且自身无过失,可主张获得赔偿,涵盖财产损失及精神创伤抚慰金。在解除婚姻关系时,须向对方索要子女养育费用,借此督促其履行父职。男性并非仅负责授精,其后需承担相应义务。
若你内心觉得他无需承担任何义务,那么,是你放纵的倾向促使他变得傲慢且缺乏担当。
最终,也是你最为忧虑的疑虑,现阶段他运用杠杆进行股票交易的欠款,是否属于你们配偶双方的共同承担的责任?
中国法律规定夫妻间债务的界定方法清晰,若知晓对方借贷行为,且存在联名确认或事后同意情形,则属于双方责任。举例来说,若首笔用于证券投资的款项,由配偶承担偿还义务,即表明已进行后续认可,即便先前并不清楚该笔借款。
若他借钱是为了家庭开销或合伙做事,这笔钱就算夫妻俩共有的债务。保存好他转钱给你的凭证,你要说明,这个男人所借的钱没用在家庭和生意上,纯粹是炒股票,而且你没有从股票买卖中获利,这样,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的机会非常小。
你能力出众,相当聪慧,无需担忧“离家出走后如何是好”的困境,应当消除心理障碍,鼓起勇气。
你的檀姐姐
2025年8月30日星期六
檀姐姐的邮箱地址是yetanbusiness@163.com,如果有人给她写信,那么就意味着允许叶檀财经使用信件里的内容,假如她回复了,那这条回复只会被公开发布,而且会接受读者的评论,另外也允许本人把信件内容用在书籍的汇编里,给她写信需要小心谨慎。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