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焦点访谈

8月28日消息:ChatGPT上线后,生成式AI压低美国年轻就业率?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5-08-29 作者:佚名 浏览量:

8月28日有报道,美国当地时间周二,一项由三位斯坦福经济学家合作撰写、尚未接受同行评审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自2022年11月GPT推出之后,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经在那些能够大量实现自动化的职位上,明显降低了年轻美国人的工作机会比例。

这份报告的名称为《关于人工智能近期就业影响的六个事实》 ,由斯坦福数字经济实验室的经济学家埃里克·布林约尔松(Erik Brynjolfsson)、巴拉特·钱达尔(Bharat Chandar)以及博士后研究员Ruyu Chen合力完成,它属于当前一系列旨在探究人工智能对就业市场真实作用的研究报告之一。

报告指出,最近三年间,会计、软件开发以及行政助理等职业,这些职业最容易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新进入职场的劳动者就业比例减少了百分之十三。

需要指出的是,二十二岁到二十五岁年龄段人群的工作机会总量增加速度有所减慢,然而,那些拥有更多工作经历的人员在求职方面却保持着良好状态,部分人的工作状况甚至得到了改善,并且出现了进步。另外,像护理助手这类对专业技能要求不高的职业领域,就业市场也展现出向好的发展趋势。

布林约尔松着重指出,仅将人的工作自动化能够节省开支,却不能产生新价值。利用人工智能扩展人类的能力范围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这种强化方式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也促使企业最终增加劳动力需求。他还透露,从数据中观察到,人工智能强化能力所引发的就业增长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征兆。

这项研究借助ADP公司所公布的薪资资料展开研究工作,其数据来源囊括了成千上万家公司以及上千万名员工的月度薪资信息,现阶段这项研究成果尚未获得同行的审查认证。

以下为斯坦福研究报告中的六大主要发现:

第一,美国就业总量持续增长,但年轻劳动者就业增长陷入停滞。

调查指出,美国总体工作市场持续向好,不过二十岁出头的群体职业发展自2022年底以来停滞不前。在那些不太可能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岗位,年轻人和年长者的职业进步大体相当。

在那些容易受到人工智能冲击的行业里,二十二至二十五岁的群体就业比例降低了六个百分点,而年纪较大的劳动者就业数量却提升了六到九个百分点,这说明受人工智能影响的工作岗位在减少,使得年轻人整体求职过程更加艰难。

图1:各年龄段劳动者就业情况的整体走向。在疫情过后美国失业率较低的大环境下,就业市场整体表现依然旺盛。不过,与其它年龄段群体相比,年轻劳动者的就业增长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停滞状态。

在人工智能冲击最严重的行业里,比如程序编写人员和售后咨询等职业,二十到二十五岁的职场新人的工作机会显著变少。

相比之下,那些不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的职业,例如仓库管理、订单处理以及医疗护理相关的辅助岗位,涵盖了护理帮手、精神科护理员和家庭照护人员等,在这些领域里,资历较深的从业者,其职业发展反而更加稳固,甚至呈现上升趋势。

图2:2022年10月至今,软件开发与客服领域内不同年龄段人员的工作状况发生转变,两个行业都表现出一致的走向:年纪最小的从业者群体在2022年之后工作机会明显减少,而其他年龄层的工作人数则不断上升,到2025年7月,22至25岁的软件开发人员就业人数比2022年底的峰值降低了将近20个百分点。这一趋势在计算机类职业和服务类岗位中同样存在。

第三,在AI主要用来取代人类劳动的行业,基础职位的工作机会减少了;而在AI提供帮助的领域,年轻人找工作受到的影响很小。

有些AI用途不会造成工作机会减少。调查表明,如果AI主要用于取代人,初级职位会变少;但假如AI当作帮手提升人的技能,相关职位反而会增加。

研究团队借助考察Claude大型语言模型在具体工作场景中的替代或辅助效果,以分辨这两种情形:自动化程度高的岗位,年轻人参与度降低;而能提升人类技能的范畴,青年人就业比例却增加。

这意味着,AI的替代效应会减少用工需求,而增强作用则不会。

斯坦福大学就业情况__斯坦福最年轻的教授

图3:自动化程度最高的职业里,年轻人从事这些工作的数量减少了,这种情况比较明显。

第四,即便考虑到公司范围和时段的更迭,从事受人工智能作用的工作的年轻人数量,依然在持续降低。

该报告指出,即便排除了行业冲击和公司特有的因素,例如利率的波动,那些年轻且容易受到人工智能影响的劳动群体,其工作机会减少的现象依然非常明显。

调查表明:二十二岁到二十五岁群体中,从事极易被人工智能替代职业的人员比例,较之从事不易被替代职业的人员比例,降低了大约十二个百分点(采用对数统计方法),而其他年龄段所受冲击则小很多。

这表明,年轻人工作的变动并非源于某些大量聘用年轻人的企业整体遭遇困境,而更可能是人工智能对特定岗位产生了直接作用。

图4:在22至25岁的群体中,人工智能作用越突出的职业领域,其就业市场萎缩现象越显著。而其他年龄段人群的就业波动幅度则小很多,变化也并不显著。这表明年轻人就业市场遇冷,并非源于他们工作单位经营状况不佳,而是确实受到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直接影响所致。

第五,劳动力市场的调整更多体现在就业而非薪酬层面。

劳动力市场的变动主要表现在就业方面,薪酬方面变动较小。不同年龄段以及受人工智能影响深浅不同的工作中,人们的年收入变化幅度不大。这表明薪资的调整过程较为缓慢,人工智能目前主要导致人员失业,尚未直接造成薪资下降。

图5:从事容易被人工智能接替的岗位和不容易被人工智能接替的岗位,其收入水平相差无几。

第六,研究结论在不同样本构建方式下仍基本一致。

这些研究结果不受分析手段的更改影响,依然保持一致。调查指出,职业岗位的减少并非源于其属于计算机领域,也并非因为这类工作适合远程操作或转包。实际上,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如GPT普及之前(涵盖新冠疫情时期),人工智能的作用大小无法有效预知年轻人的职业变动情况。

自2022年岁末人工智能技术进入广泛实践阶段后,相关难题逐渐凸显出来。这种职业岗位数量减少的现象,既在知识水平较高的职业领域发生,也在知识水平较低的职业领域显现,由此可以判断,这并非由于疫情导致教育水准下滑所致。

对于学历未达标的从业者来说,工作经历在抵御人工智能冲击方面的效果相当微弱,在学历不高的职业里,即便职位受人工智能影响的程度不同,就业情况的不均衡状态甚至能延续到四十岁左右。

图6:剔除计算机相关岗位,例如程序员、软件工程师,审视其他行业里人工智能技术对各个年龄段人员就业状况的作用。

这些现象或许还受到其他因素的作用,不过数据表明一个看法:生成式AI已经对初级职位产生了作用。

那为什么AI对年轻人打击更大?

该报告指出,AI擅长处理能够规范化的知识,对于需要实践积累的技能和本能反应则较为无力,这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一个因素。新入职场的年轻人通常具备的是那些易于标准化的知识,因此他们在那些容易被AI取代的领域更容易遭遇淘汰。

年纪较大的工作人员掌握了诸多人工智能一时无法掌握的潜在技能,诸如团队协作、应对复杂局面的技巧,所以受到的冲击不大。对于一些技能价值不高的职位,比如那些不限定学历要求的岗位,员工通过经验积累到的优势就比较有限,抵御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低。不仅如此,资深职员通常具备更为全面的素养,这是当前人工智能难以完全取代的。

这些机制确实需要进一步的探讨和实验确认,它们也是后续研究的关键领域,值得关注。(文/腾讯科技特约编译金鹿,编辑/海伦)

分享到:
客服服务热线
7x24小时服务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