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云汉芯城(上海)互联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云汉芯城”)的创业板IPO注册申请得到了中国证监会的批准。经过长达43个月的漫长等待,终于迎来了希望的曙光。然而,尽管如此,这家专注于电子元器件的电商平台在上市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争议。
数据显示,近年来,云汉芯城的经营状况持续下滑,其净利润已经从峰值跌落至一半,现金流更是出现了断崖式的骤减,原本的“补流”项目也被取消。在IPO前夕,该公司创始人团队已经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实现了超过1亿元的现金套现。这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市场的广泛质疑。
IPO之路历经波折,删“补流”项目引质疑
招股书中透露,云汉芯城专注于为电子制造业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电子元件供应链服务,其业务范围不仅涵盖了一站式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还拓展到了产品技术方案的设计、PCBA的生产制造以及电子工程师的技术支持等多个相关领域。
云汉芯城计划通过本次首次公开募股筹集资金达5.22亿元,其中,2.91亿元将投入大数据中心与元器件交易平台升级工程,1.34亿元将用于电子产业协同制造服务平台的构建,另外9597.66万元将分配给智能共享仓储项目的建设。
在先前的招股说明书中,云汉芯城曾规划募集9.4亿元资金,其中4.2亿元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然而,在向证监会提交注册时,该公司却将此项目删除,导致募集资金总额骤降至5.22亿元。对于这一变化,云汉芯城解释称,此举是基于公司的战略规划与经营布局,并充分考虑了现金储备的现状。然而,云汉芯城的举措仍旧招致了诸多疑问,部分观点提出,该公司此举或许旨在加速其首次公开募股的进程。
回顾云汉芯城在创业板的上市流程,其过程无疑是冗长且充满曲折。2021年12月,该公司向深交所提交了IPO申请,并陆续对招股说明书进行了7次修订。在经过两轮严格的审核和询问后,云汉芯城终于在2023年11月9日成功通过了审核。然而,从过会到最终完成注册,公司又耗费了一整年零四个月的时间。云汉芯城在2025年3月14日向监管部门递交了首次公开募股的注册材料,紧接着在7月31日,该公司的首次公开募股审核结果更新为“注册成功”。
业绩逐年下滑,研发费用率不足2%
2020年,由于下游需求旺盛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半导体行业迈入了增长阶段。在2019年至2022年期间,云汉芯城的营业收入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然而,该公司在首次公开募股的过程中并未如预期般顺利,过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甚至一度成为了市场上的“难题”。
更为严重的是,自2022年起,半导体行业步入下行调整阶段,云汉芯城的业绩亦呈现持续下降趋势。受去库存和市场需求疲软等因素的共同作用,2023年至2024年间,该公司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6.37亿元和25.77亿元,与2022年的43.33亿元相比,几乎减半。
云汉芯城的净利润走势亦呈现相似态势。在2021年之前,其净利润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然而自那时起便开始持续下滑。具体来看,2022年至2024年,该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1.35亿元、7859.17万元以及8833.28万元。值得注意的是,到了2024年,云汉芯城的净利润已经降至2021年的一半水平。
除此之外,云汉芯城并未涉足电子元器件的研发与制造等环节,其性质更接近于一个在线交易市场。同时,该公司在研发方面的实力也受到了一定的质疑。
依据招股说明书,云汉芯城在2022年至2024年的研发投入依次为6169.79万元、4898.57万元以及4561.99万元,这些费用占同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是1.42%、1.86%和1.77%。观察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云汉芯城的研发投入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监管部门的关注。深交所的问询函中提出,公司需详细阐述研发投入的详细情况,同时,还需解释研发费用逐年减少的背景、成因及其合理性。
至2024年底,云汉芯城共掌握17项发明专利,这些专利主要集中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领域;此外,公司还拥有25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包括“ICKey电子元器件采购网在线销售系统V1.0”以及“云汉芯城元器件在线销售系统管理软件”等。
简称:ickey

“云汉芯城国内电子采购平台V3.0”等与电子商务领域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第二轮审核的问询函中,深交所指出,云汉芯城的核心技术,如BOM智能识别匹配算法,主要聚焦于数据检索和需求对接等方面。针对此点,云汉芯城回应称,其创新之处在于运用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实现了对电子元器件相关数据资源的有效运用,同时提高了电子元器件流通环节的运营效率。然而,这家企业在核心技术的领先地位以及竞争优势方面,并未进行详尽的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云汉芯城的业绩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专利主要集中在电商领域,这一现象揭示了该公司在发展潜力及创新能力方面的欠缺。
现金流遭遇断崖式下跌
在业绩逐年下滑的同时,云汉芯城的现金流也遭遇了断崖式下跌。
2022年至2024年的年末,云汉芯城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依次为1.88亿元、7517.24万元和2044.39万元。在这段时间内,公司的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均呈现负值,这主要是因为公司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长期资产的资金支出,以及偿还银行贷款及其利息。
也就是说,云汉芯城不仅向上游供应商支付了电子元器件的采购费用,而且投入了相当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资产,并优化了债务的构成。
尽管偿还贷款大大缓解了公司的债务负担,然而,日常运营中现金流的减少使得云汉芯城对现金的需求变得更加紧迫。这恰恰是公司之前计划动用4.2亿元募集资金来补充流动资金的根本原因。
创始团队IPO前套现超1亿元
览富财经网观察到,云汉芯城的初创团队在首次公开募股之前,已经成功变现超过一亿元人民币。
自公司创立至今,云汉芯城成功完成了五轮融资。特别在2018年6月,公司实施了第二次的增资及股权转手。在此过程中,董事长曾烨及总经理刘云峰分别通过股权转手实现了约2025万元和1350万元的现金收入,两者相加,总计达到了约3375万元。
曾烨将所持云汉芯城51.5万股股权转让给了富海节能,成交金额为1500万元;同时,他还把持有的云汉芯城18.025万股股份转让给了临港投资,成交价格为524.9994万元,两项交易总额达到了2025万元。
刘云峰将所持的9.4417万股股份转让给了临港投资,该笔交易的金额大约为275万元;同时,他还将持有的36.9083万股股份转让给了鸿迪投资,这部分股份的转让价格达到了1075万元。这两笔交易的总金额合计为1350万元。
紧接着,云汉芯城在2020年9月实施了第三次增资以及第四次股权的转让。在此过程中,曾烨与刘云锋分别通过股权转让的方式实现了约4977万元、2554万元的现金回笼,两者相加,总计达到了约7531万元。
在上述两次股权转让事件中,云汉芯城的两位高层,即董事长与总经理,在该公司正式提交上市申请之前,就已经成功变现,合计金额超过了一亿元人民币。
整体来看,云汉芯城的业绩呈现下降趋势,研发资金投入不够,现金流面临压力,这些问题给公司的未来发展笼罩了一片阴霾。公司是否能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消除这些潜在风险,这将是市场持续关注的焦点所在。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