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企业招聘

党建引领共富工坊建设 浙江乡村振兴新路径探索与实践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5-04-23 作者:佚名 浏览量:

本报记者 李林蔚

景宁招聘会_景宁招聘信息_景宁招聘

图③:临海市江南街道“最美时光 in 上江”共富工坊的入口处进行了航拍。该照片由闵婕拍摄。

春风和煦,万物开始复苏。在浙江省温岭市的吉园果蔬共富工坊内,一座座果蔬大棚整齐地排列在阳光下。

这两天气温开始回暖了。冯云芬是吉园果蔬共富工坊的负责人,她说道:“得抓紧把葡萄苗给搞好呀!”现在不但有“农业智囊团”为大家提供全过程的技术指导,而且农产品还统一用“吉园”这个品牌对外进行销售呢。瓜果种植得越来越好,日子也越来越有盼头啦!

近年来,浙江全面展开党建引领共富工坊的建设工作。充分运用党建聚合资源要素的优势,搭建起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就近就业的平台。推动着农民增加收入,企业提升效益,集体增添财富。全力去达成“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目标。

力量如何整合?

组织搭台,部门上阵

吴老师,今天要装几车呢?我们要去进行打包啦!我的家里面的多肉生长得怎么没有你这里的那么漂亮呢?你能够给大家讲一讲吗?见到吴勇之后,村民们有着说不完的话语。

吴勇担任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东坑镇深垟村雅景多肉共富工坊的负责人。前些年,他舍弃了在杭州的工作,回到村子里创办了雅景花木专业合作社。2022 年,景宁县委组织部与农业农村、文广旅体等部门联合行动,推行“村党组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机制,合作社和深垟村党总支一同打造了雅景多肉共富工坊。

县农业农村局给予技术指导,进行技术推广,提供培训服务;县妇联评选出一批美丽庭院经济示范户并给予奖励;县文广旅体局帮忙完善配套的旅游服务设施……吴勇感慨道:“从之前的‘单打独斗’转变为现在的‘齐心协力’,大家现在都干劲十足!”

县有关部门提前进行摸底工作,并且拟订了培训计划。吴勇主动上门给予指导。村民能够在自家院里进行多肉的种植以及多肉的售卖。村里不但发展了科普研学,还发展了文旅观光。这些举措进一步延伸了共富产业链,在 2024 年带动村集体增收 15 万元。

乡村要实现全面振兴,这涉及到多个部门单位。那么怎样把这些力量整合起来呢?共富工坊借助跨区域、跨领域、跨行业的党建联建机制,将各方的政策、资源、力量进行综合集成,推动村企党组织结成对子共同建设。同时引导企业把合适的生产加工环节安排到农村,或者结合发展乡村旅游、康养医疗、农村电商等新的产业和业态,创办工坊,从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低收入农户在当地就近就业。

组织搭建平台,部门积极上阵。浙江致力于构建起党建引领且整体联动的组织体系,由县级党委来牵头抓总并进行统筹协调,把共富工坊纳入党建联建机制当中,乡镇(街道)党(工)委对资源进行整合利用,以村社党组织作为重点,去找准联建单位的利益契合点以及需求连接点,从而实现精准结对。各级涉农涉企部门在项目引进方面,为工坊提供便利条件;在资金扶持方面,为工坊提供便利条件;在选址建设方面,为工坊提供便利条件;在就业培训方面,为工坊提供便利条件;在社会保障方面,为工坊提供便利条件。

走进杭州市余杭区鸬鸟镇前庄村,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村党总支书记赵敏杰自豪地说,现在我们不但卖水果,还卖产品,并且卖体验,同时卖风景。

鸬鸟镇是余杭区唯一一个没有工业园区的镇街,它被群山环抱,森林覆盖率达到了 87.9%。鸬鸟镇党委发挥牵头作用,借助区级国企以及全镇的 6 个村,打造了强村公司,运营“鸬鸟味·道不完”共富工坊。同时,还组建了鸬鸟蜜梨产业链党委,以此促进上下游的资源整合、技术共享以及抱团发展。梨农之前遇到了蜜梨销售方面的难题,果农合作社迅速将这一困难反馈给了产业链党委,产业链党委积极地帮忙对接市场,最终成功地与盒马鲜生超市达成了合作。

积极性如何调动?

利益联结,多方共赢

山茶油、红茶、笋干、桂花蜜等。在丽水市青田县祯埠镇小河坑文创园的共富工坊里,各类特色农产品摆放得满满当当。倘若随手拿起一件,祯埠镇党委书记麻键威便有诸多话要说。

这个蜂蜜,原本是从山上采集而来的土蜂蜜。麻键威介绍道,工坊进行了创新,推行了“农户+村集体+强村公司+共富合伙人”这样的利益联结模式,并且引入了 9 名共富合伙人来合作运营工坊。

土蜂蜜经过工坊进行包装后,会在超市、酒店、餐馆以及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如今,不仅自己生产的蜂蜜数量不够销售,我还会收购周边其他农户和合作社的优质蜂蜜,在 2024 年就卖出了 3 万斤!”中蜂共富工坊的负责人陈华伟说道。

共富工坊的核心要义是增收致富。浙江以“实”为导向,发展了来料加工式、定向招工式、电商直播式、农旅融合式、品牌带动式等六类工坊。浙江鼓励共富工坊依据本地资源禀赋,通过多渠道帮助村民实现增收致富。到目前为止,全省累计建成各类工坊超过 1.1 万家,累计吸纳农民就业 49.8 万人,带动人均每月增收 2600 元。

天色逐渐变晚。在台州市路桥区桐屿街道的小稠村“阳光工坊”共富工坊内,枇杷露的生产正进行得热火朝天。邱明生,这位小稠村的党总支书记说道:“刚刚接到了一笔大单,大家都鼓足了劲头,要大干一场!”

在小稠村,每家每户都拥有枇杷树。之前,因为枇杷鲜果的保存期比较短,所以每年只有两周的时间可以进行售卖。怎样才能延长产业链,帮助村民增加收入呢?小稠村成立了小稠农旅发展有限公司,并且牵头联合周边的上山童村、凉溪村、下庄卢新村、东明村,组建了“五村连片”联合党委,打造了共富工坊,还开发了枇杷露等深加工产品。2022 年以来,村民通过这些形式累计增收 350 万元。

要广泛调动积极性并实现多方共赢,就需要找准农户和企业的利益联结点。浙江推动共富工坊提升场地、订单、人力等要素的统筹效率,县(市、区)委组织部与涉农涉企部门协同合作,建立并健全本地资源清单、供给需求清单、政策支持清单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低收入农户)清单,以此推动企业的需求与村情民情实现精准对接。

周女士在台州临海市东塍镇初心共富工坊里,边熟练地制作彩灯,边乐呵呵地说,只要得空就来工坊干活,一天能够赚到百来块钱。

工坊的旁边,共富学院开设了 11 门培训课程。完成这些培训的村民能够获得技能证书,还可以提升薪酬。在对面的零工市场,企业的招聘信息每天都在更新……周女士说:“工坊建在自家门口,骑着电瓶车 2 分钟就能到达,即使在订单淡季也不用担心没有收入!”

服务如何精准?

党员干部带头,全方位保障

夹子的两边各自有一个孔,将它们的位置对齐,接着把钢丝穿过去……走进台州市路桥区路桥街道金卡达助残共富工坊,有 20 余名残障人士正在手工组装衣夹,工坊的“红管家”,也就是 90 后党员张颖在一旁耐心地进行指导。

残疾人生活保障存在困难,就业也很艰难。路桥街道党工委主动牵头,组建了“南官街市”联合党委。在工坊刚刚成立的时候,就精准地为有工作需求的残疾人进行匹配。并且积极地组织辖区内的各个专业市场,去对接那些适合工坊的简易手工产品订单。

刚开始,残疾人和家属对会有这么好的事持怀疑态度。街道的党员干部以及村里的党员干部上门进行走访,逐个地向他们介绍工坊的情况。如今,周边的残疾人都争相前来上班。工坊负责人孙红伟表示,街道还从工坊的管理人员里选派党员担任“红管家”,这些“红管家”协助提供各种坊间照料以及技能培训。

浙江实施领导干部分片包联共富工坊的机制,明确了由 1 名乡镇(街道)领导、1 名驻村干部以及 1 名村“两委”委员来联系 1 个共富工坊,以帮助协调并解决具体的问题。如今,在全省范围内,有 5600 多名党员干部担任了工坊管家。

大家来看这块石料,它上面是镂空雕刻的。在丽水市青田县山口镇的“智享方寸·共富工坊”里,电商主播吴倩正在进行直播带货。她表示以前未曾接触过直播带货,要不是刘书记给予指导,他们的业务不可能如此顺利地开展起来。

她所说的刘书记,就是山口镇石雕行业协会的党支部书记刘宙。石雕产业属于山口镇的支柱产业之一。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刘宙多次联系电商平台的负责人,努力争取让石雕抖音基地落地,这使得石雕产品的发货和质检手续大大得到了简化。现在,工坊一共签约了 1000 多户商户,孵化出了 230 多家石雕类直播电商。

服务更为精准,保障也更有力。浙江把驻村第一书记等各类人员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推动共富工坊在日常管理、工资协商、质量把控等方面不断完善;并且,引导社会组织以及党员服务队经常开展志愿活动,给共富工坊送去政策、温暖和服务。

景宁县九龙乡“千峡银丝”共富工坊负责人纪伟根竖起大拇指,说多亏了小周,他们的地瓜面才得以准时上市。此前,他因想扩建工坊来到景宁县共富工坊服务中心,咨询食品生产许可证认证变更的相关事宜。县市场监管局轮值干部周昌伟不但给出专业建议,还在现场为食品生产以及质量管控等环节把控隐患,从而帮助工坊顺利完成了认证。

景宁县打造共富工坊服务中心,目的是让工坊难题有人解、遇事有人帮。同时,建立了“每日一轮值、每月一培训”的工坊服务机制,选派县直部门的党员和干部定期值班,以便为全县 83 家工坊提供政策咨询、用工对接、品牌培育、产品展销等各类服务。

共同富裕,乡村是短板,也是难点。下一步,我们会深化运用“千万工程”的经验,让党建充分发挥整合资源以及集成政策的作用。我们要围绕“共富”,做好强城、兴村、融合这三篇文章。同时,建立并健全促进群众增收的机制平台,全面推动工坊产业提升等级、提升技术、提升增收质量,不断扩大带富、创富、致富的效应。浙江省委组织部的有关负责人如此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25日 19 版)

分享到:
客服服务热线
7x24小时服务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