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杭州最高气温再度突破40℃,入夏以来,杭州连续7天高温超过40℃,最高纪录达41.9℃。
当地一名网友透露,他家附近一家东北菜馆的老板贴出一则告示:“朋友们:杭州天气太热,趁暑假回东北避暑吧”,随后挥手离去。
然而,在与新疆吐鲁番相差无几的酷暑中,更多满身风尘、大汗淋漓的游客来了。他们为何来到西湖?他们在西湖边做什么?他们经历了怎样的“痛并快乐着”?连日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来到西湖畔探访。
屈原风荷:“天气炎热,但景色优美”
“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风荷”位于北山街,相传南宋时此地湖上便有荷花,如今“碧荷连天,荷花映日,格外红”的景色远近闻名。
5日下午,来自成都、在杭州工作的张伟(化名)带着妻子和一儿一女来此散步。他的妻子和孩子平时住在成都,这次来杭州避暑,第一站就是这里。“这几天很热,不过西湖是必去之地,夏天来了,来看看荷花吧。”张伟说。妻子一边擦汗,一边抱怨,“太热了!”
曲院风荷本文图片均由澎湃新闻记者杨嘉茵拍摄
几名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的游客坐在凉亭里休息,相机对着盛开的荷花。一位名叫Lola的女孩告诉记者,她们一周前来到中国,因为可以免签,决定在中国呆两周。她们去过北京、广州、南京和上海。“杭州离上海很近,所以我们就过来了,之前不知道这么热。”当被问及在40℃的高温下在西湖游玩是什么感觉时,Lola说:“可怕,但很美。这里的植物(荷花)、建筑和寺庙都很独特,很有东方韵味。”
苏堤:湖面“开放”,游客用各种方法防中暑
苏堤上,两名女孩正用手掌扇风,她们来自浙江金华。“来省城避暑,没想到这么热,摊上都有卖扇子,不过一把要25元。”小美(化名)对记者开玩笑:“能不能给她们出出主意,便宜点卖?实在是太热了!”她们打算沿着苏堤走走,“反正西湖景点多。”
一辆播放着《梁祝》的观光车驶过,带来一丝凉风,小美开心地说:“这风好凉啊,我要坐一坐。”看到车上一位乘客额头贴着退热贴,她忍不住笑了起来:“哈哈哈,他热得贴了退热贴,刚才真应该拍张照。”
烈日炎炎下,西湖边的游客避暑方式五花八门,除了用退热贴“强行驱暑”外,有人戴颈扇,有人头上垫湿毛巾,有人额头、脸上敷冰袋。
划船进入树荫下
记者在码头登上一艘划艇,船儿蜿蜒前行,桨声不绝于耳。记者将手伸进湖水试探。在阴凉处少、阳光强烈的地方,湖水滚烫,像是冬天洗澡的温水。水中还有一条条鱼,似乎被“热死”了。同船的游客说,西湖的荷花开了,水也“绽放”了。船夫端起一个大容量的水壶,不时喝水,衣服都被汗水浸湿了。“上午坐船的人最多,中午少一些,下午就不少了。”船上确实很热,记者汗流浃背,汗流浃背,跟不上,衣服湿了一半。
沿着“金沙港线”,手摇船穿过一个个桥洞,进入桥洞,微风终于带来一丝凉意,到达两岸绿树成荫的杨公堤附近水域时,湖水终于“降温”,恢复了正常水温。
博物馆:文化精华的汇集和避暑胜地
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由单体建筑和长廊组成,矗立在孤山南麓,西湖畔的这座博物馆已成为游客们的“避暑胜地”。
6日下午,在孤山博物馆主楼,来自沈阳的李女士正在给上小学的儿子读龙泉青瓷的介绍。“这是我们第一次来杭州,带着孩子来感受江南文化,没想到这么热,好几次差点中暑,幸好带了防暑药。”她说,沈阳白天气温比杭州低五六度,晚上明显凉快一些,而杭州晚上还是很热。她和儿子早上九点就出门了,在高温下参观了断桥、曲院风荷、孤山,“实在受不了了”,走进了有空调的博物馆。
在浙江西湖美术馆,来自广东阳江的自由撰稿人梁大宇正在观看2023杭州考古成果展。他告诉澎湃新闻,自己5月15日驱车从阳江出发,先后前往潮州、汕头、漳州、厦门、泉州、福州、温州、宁波等地,4日晚抵达杭州。
浙江西湖美术馆内部
“上午11点到下午3点是最热的时候,我会去博物馆、名人故居,我已经去过杭州博物馆、胡庆余堂了。”他说,“下午5点左右,热度消退一些,夕阳下的光线很好,我会去拍照,夕阳下的西湖很适合拍照。”去一个地方旅游,他都会先去博物馆,尤其是像杭州这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地方。“到处都是景点,不可能全部看完。虽然很热,但我觉得在杭州至少要呆8天。”
除了博物馆,西湖附近的一些室内场所也被游客占领。傍晚时分,龙翔桥地铁站出口的苹果西湖店熙熙攘攘,年轻人的面孔随处可见。来自河南鹤壁的大学生王小达(化名)正在店内玩iPad游戏。“本来想看音乐喷泉,但看到最新通知说因高温暂停营业,所以就来苹果店‘纳凉’、看看新品、打打游戏。”
清河坊街区:品茶活动火爆
清河坊历史文化街区附近的定安路上,奶茶、饮料店鳞次栉比,外卖小哥的电动车停在门外。
清河坊街区的游客
“这种天气,奶茶外卖订单肯定是最多的。”来自江西上饶的19岁小伙子陈建告诉澎湃新闻,今年自己没能考上理想的本科学校,于是决定复读,暑假来到杭州打工,体验一下外卖行业。谈及高温,他笑着说:“对我来说不算什么。”
“我以前是田径运动员,经常在热天训练。”陈建说,外卖员上早中晚三班,他上中班,中间可以休息。公司在休息区备有防暑药品,他拿出几瓶藿香正气水。“我习惯高温,不会中暑,但每天要喝很多水,买几瓶饮料,到奶茶店要冰块,他们就会给我。”他的电动车上挂着一瓶1.5升的矿泉水,还有一个带盖的纸杯,里面装满了冰块。
商店“品茶区”
街区中,商铺的“品茶区”摆满了塑料杯。在“遇见白蛇”店里,店员将加了冰块的花果茶倒入小塑料杯中供人品尝。路过的游客常常会拿上一杯来品尝解渴。“我们特意泡了两大桶供您品尝,您可以续杯。”店员说。除了饮料店,一些原本销售雪花膏、莲藕粉等纪念品的店铺也摆起了售卖饮料的摊位。有一家茶饮店开起了冰糖冻店,有一家雪花膏店在门口摆了个冰柜。
一处公益服务站前,放着一桶开水和一桶茶水。有游客向志愿者确认是免费的,惊呼“还有这种可以免费喝水的地方,杭州好热情啊!”志愿者婷婷(化名)告诉澎湃新闻,开水和茶水都是免费提供的,不同季节泡出的茶水也不同,现在他们泡的是福鼎白茶。天热来喝水的游客很多,一天大概要用掉6桶开水和2桶茶水。
三潭印月:“来到这里都是真爱”
6日下午,十几名游客在孤山码头排队,准备乘船前往三潭印月小瀛洲岛。
三潭印月被誉为“西湖第一胜景”,人民币一元纸币背面的风景就是这里。在小瀛洲南岸,不少游客拍摄湖中三座石塔。
来自江西吉安的大一学生小萍(化名)计划录制一段“转人民币背景图”的视频,随身带了一张一元纸币。“我刚结束高考,就来杭州,因为高中地理课上经常讲到杭州,知道这里风景秀丽,人才辈出。”小萍说,出发前查了天气预报,但还是决定在40℃的高温下游览西湖。“我们痛并快乐着,热并快乐着。”
小平用一元纸币拍摄“三潭印月”
“我心亭”附近,五六个男生用粤语拍照打趣。凯晴(化名)说,他们是香港沙田区高二学生,这次在华东游玩了8天,游览了上海、苏州、乌镇,杭州是最后一站。“订机票前没看天气预报,订完看到40℃已经来不及了——这里最低气温是香港最高。”嘉辉(化名)开玩笑说,是因为杭州很“热”,所以才来的。凯晴知道“三潭印月”,是因为一元纸币上出现了“三潭印月”。“我们还计划去雷峰塔、花港观鱼,然后去下苏堤、断桥残雪,晚上看音乐喷泉。”
凯青大概是没看到西湖音乐喷泉了。同日,西湖水域管理处发布通知:杭州遭遇8月以来第三波高温天气,供电形势更加严峻。为保障极端高温天气期间电力供应,西湖音乐喷泉6日至9日暂停开放。
小瀛洲岛
来自墨西哥城的米格尔因为天气炎热,浑身冒汗。他带着妻子、父母和女儿来中国,先去了上海,上网一查,发现杭州很近,西湖又很有名,就赶过来了。米格尔指着对岸的雷峰塔说,杭州比热带的墨西哥城还要热,但是湖水、寺庙、佛塔都非常漂亮,回国后会推荐给朋友。
“40度高温谁还来西湖?肯定是我们这些真爱啊。”一位来自黑龙江的游客告诉记者。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