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杭州国际创新学院(简称“北航”)是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与杭州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事业单位。 支持北航在杭州开展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等工作。 现面向全球招募学术人才,一起来看看吧!
一、单位介绍
作为新时代北航建设“京杭三校区”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增长极,国科院始终坚持“高水平、 “新机制、国际化”,通过吸引和培养世界一流师资队伍来发展。 培养高素质人才,建设高水平科研平台,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 国家科学技术学院依托北航优势学科和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培养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和留学生,生源质量优良。 远期规划在校生人数将达到1万人,其中研究生占比50%以上。 国家科学技术院建立了十多个科研平台、科教协作平台、产教融合平台、国际合作平台,通过有组织的科研、科教,全力支持学术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院建有博士后工作站,与北航博士后流动站紧密合作。 每年计划招聘100名以上优秀博士后,打造科研队伍生力军,扩大人才梯队储备。
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院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平遥镇北航杭州国际校区。 位于杭州市西部科创走廊核心区,紧邻杭州西高铁站交通枢纽和世界文化遗产良渚古城遗址。 校园一期占地1000亩,总建筑面积77万平方米。 拥有一流的教学科研环境、齐全的生活设施、宜人的校园生态,为学术人才提供了优越的科研创新条件和生活环境。
2.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新机制
为加快建设扎根杭州的世界一流师资队伍,在杭州市和北航的共同领导下,国家科学技术学院经杭州市机构设置委员会办公室审核。经中共市委、杭州市教育局批准,并经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事务局批准。 保障局批复并正式印发《杭州北航国际创新学院(北航国际创新学院)利用新机制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方案》。
计划很明确。 国科院将全面采用“先审批、再考核、再录取”的师资队伍建设新机制,全面实行多元化就业和“准永久就业”机制。 各系列相应职称要求将纳入杭州市挂号岗位设置。 您可以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计划详情。
三、科研教学平台简介
国科院坚持通过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支撑高层次人才成长。 部署了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包括:
01
物理化学科教平台
物理化学科教平台承担学校基础物理、基础化学相关实验教学,同时开展物质新量子态、材料物理与化学、表面与界面科学、低维功能材料等方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以及器件等,支撑和引领量子信息。 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协同创新发展。
02
数据科学与智能计算科教平台
围绕数据科学、高性能智能计算、物联网传感、信息安全、分布式安全计算等领域建设数据科学与智能计算公共基础科教创新平台,培养“新工科”专业人才人工智能背景下,为新智慧城市、医疗、气候行动等可持续发展领域提供核心信息技术和科教基础设施。
03
工程师通用技术科教平台
工程师通用技术科教平台是集国际化人才培养、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于一体的机构; 是一个具有基础性、通用性、综合性、系统性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教学体系的公共平台。 平台致力于研究国际先进工程教育理念,探索示范性工程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优秀工程师,落实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新机制。
04
微纳科学与分析测试协同创新中心/自旋芯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微纳科学与分析测试协同创新中心/自旋芯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致力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突破后摩尔时代集成电路关键技术,努力实现打造纺丝芯片国产化产品。 全流程8英寸微纳加工与分析测试公共平台,主要开展自旋芯片材料与物理、自旋存储与计算器件、自旋芯片技术与集成、自旋芯片表征与装备、微纳科学与分析等测试其他领域的研究。
05
智慧民航科技创新中心/新型空天地组合导航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智慧民航科技创新中心/空天地一体化新型导航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民航未来发展需求,以安全为基础,以智能化为主线,建设涵盖飞机、发动机和机载系统的适航、维护、操作和管理。 数字化智能科教协作平台主要开展数字化适航分析与验证、风险评估与智能预测、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运行灵活性优化、空中交通模拟、机场枢纽选址、机场数字化智能运营管理机制等设计等领域的研究。
06
医工交叉科技创新中心/国家医学科研产教融合创新平台
医学工程与工程医学“产科教”协同创新平台,重点关注智慧医疗、体外诊断、高端种植体优化设计与概念验证、数字化诊疗及大数据精准医疗等领域,以及极端航空航天环境中的生命支持技术。 开展建设,重点开展智能化、信息化高端医疗装备的前沿理论创新和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培养医工结合的高层次人才。
07
人工智能研究中心
人工智能研究中心致力于世界一流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 依托北航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长期积累和多学科优势,聚焦复杂系统面临的问题,开展智能基础理论、智能感知、认知决策、群体智能等前沿理论创新重点介绍智能遥感、智能社会治理、自主无人系统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突破及行业应用。
08
大飞机研究所(杭州)
大型飞机研究院(杭州)加强与中国商飞上海飞行研究院、试飞中心等单位合作,围绕大型民用飞机开展飞机适航设计、飞行试验、适航验证等领域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09
空间环境与行星科学实验室(GEOLAB)
空间环境与行星科学实验室(GEOLAB)以航天技术为导向,针对空间环境与行星科学、飞机航空安全等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围绕地质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行星科学、材料科学和大气科学。 建立国际化、多学科融合体系,推动地球科学和行星科学领域前沿研究。
10
碳中和国际研究中心
碳中和国际研究中心主要开展新能源与储能、排放控制与环境气候、能源计量与计量、低碳政策与管理等领域的研究。
11
联合国亚太区域空间科技教育中心(中国)杭州平台
作为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厅支持的教育培训实体,从事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卫星通信、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小卫星技术、空间法律与政策等空间技术应用方向、空间科学与环境以及航空航天项目管理。 开展国内外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和中短期培训,实施联合国空间应用计划,提升地区国家空间技术应用能力。
12
国际人才中心/国际交叉科学研究所(杭州)
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院还设立了国际人才中心/国际交叉科学研究所(杭州)。 中心对具体学科或研究方向没有限制。 它介绍了来自世界各地具有顶尖学术水平的科学家。 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院将协调人力资源、空间资源和研究经费的配置。 每个实验室都是一个以PI为核心、以重大项目为指导的科研协作团队。 PI负责建设独立实验室/科研平台,自主选题和开展高水平基础前沿研究,培育未来学科发展新方向。
13
教学基础部
教学基础部负责基础课程教学,下设思想政治课程组、语言课程组、基础科学课程组、体育、美术、劳动课程组。
四
招聘要求及职位
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院将于2024年全年公开招聘纳入杭州市在编人员编制的高层次学术人才119名。招聘按照考核顺序,边选边补。 外籍学术人才和未纳入杭州市在编岗位编制的学术人才招聘人数不限。
(一)人员要求
申请人应具有国内外一流大学博士学位,具有国际一流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在相关领域有突出的学术成就或独特的技术优势。 青年人才应具有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较大的发展潜力。
(二)招聘岗位及输送方式
国科院招聘岗位分为教研系列、教学系列、研究系列和实验系列。 其中:教学科研系列教授、副教授; 教学系列中的教授、副教授、讲师; 研究系列的研究人员; 实验系列高级实验技术员等岗位纳入杭州市在编岗位编制。 申请相应职位的中国应聘者可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报名信息或登录杭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进行报名(首页>政府信息公开>法律主动公开内容>人事信息>公开机构招聘>招聘公告)
外籍申请人和杭州市报名名额以外职位的申请人,可扫描分散二维码提交报名信息或登录国家科学技术研究院网站进行报名。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