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焦点访谈

2023年秋冬职场高智感穿搭流行?背后竟藏这些猫腻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5-10-15 作者:佚名 浏览量:

2023年秋冬期间,职场中迅速兴起一种名为“高智感穿搭”的潮流,这种穿衣方式被认为能够让人呈现出“高智商小姐姐”的观感,并且据称可以令个人的晋升速度提升17%。

这件事表面看很神秘,其实是商贩把工作上的烦扰包装成了着装方案,目的是让你花钱打造“精英形象”。

那个所谓的“智感美学”理论,经过调查发现,百分之七十八的职场女性认为,“职业形象”的分量要超过“潮流元素”。

这数据看着实在,背后藏着猫腻。

谁定义的“专业感”?

是公司规章还是领导喜好?

都不是,是卖衣服的。

他们把职业形象和着装要求划等号,若不穿含48%羊毛以上的双面呢大衣,或不穿雾霾蓝色衬衫,便显得不够职业。

这无异于过去那种“不化妆就是不体面工作”的说法,都是假借“职场准则”的名义,迫使你掏钱换取“达标凭证”。

那些备受追捧的色调,比如蒙蒙细雨般的蓝色、如同燕麦般的白色、以及深沉的黑色,它们的销售业绩相较去年同期大幅度增长了120%。

为啥偏偏是这三种?

亮堂点的颜色不行吗?

商家洞察到职场人士不愿过于突出,低饱和度色彩显得不张扬有分寸,契合了大家对才智型角色的期待。

可你想想,穿灰色的就一定比穿红色的聪明?

这不是把人当傻子哄吗?

销量提升了120%,反映出许多人害怕受到同事指责不够专业,于是勉强购买了这些“安全色”产品,实际上是花费金钱换取职场“保护色”,担心过于显眼会招致非议。

另有一种“多层温控技术”,保暖内衣、羊毛背心、毛线外套、挡风大衣,一件叠一件。

冬天保暖穿羽绒服不行吗?

非要搞这么复杂。

说白了就是让你多买几件。

一件发热内衣不够,还得配可拆卸马甲,不然怎么体现“智感”?

更别说还要系腰带弄“X型收腰”,显瘦是真的,花钱也是真的。

高智商小姐姐职场穿搭指南_职场高智感穿搭_职场女士着装

购物过程总让人感觉追求品味就必须经历繁琐步骤,越是费心费力就越证明你注重细节,其实这是商家设下的消费陷阱,原本一件衣物的开销最终变成了四件的成本。

装饰品更吸引人,钛合金腕表不允许有品牌标识,珍珠贝饰针必须精致,金属细框眼镜的热度提升了两成。

没有品牌标识,却突出“钛钢”“珍珠母贝”,这难道不是“内敛的奢华”惯用手法吗?

意思是“我有钱但不说”,用材质偷偷炫富。

在工作中佩戴这类腕表、佩戴这种胸针,等于在向他人展示身份:“我有审美,我精通行业”。

可这跟“智商”有啥关系?

戴金链子的就没智商?

商家将饰品转化为职场中的“社交资本”,通过消费金额来体现“身份层级”,使职场环境变成了时尚展示平台。

最逗的是“着装提升28%自信度”“晋升快17%”。

这些数据哪来的?

哪个机构调研的?

报告编号多少?

没说。

这很可能出自商家的编造,类似于过去宣称“食用燕窝可使人容光焕发”,都是用一些站不住脚的资料来误导人。

如果你选择了相信,就会觉得没有购买这件大衣,自己的晋升速度会变慢,由此产生的担忧会促使你花费更多的钱财。

可你见过哪个老板升职是因为员工穿了48%羊毛的大衣?

真要拼能力,不如多花时间干活,少研究怎么叠穿四层衣服。

说白了,“高智感穿搭”就是消费主义换了身职场马甲。

过去形容衣物时常用“漂亮”,如今则用“精明”;从前提及风格时多讲“时髦”,当今则强调“权威”。

核心目的就是让你花钱购买他们规定的所谓规范,让工作场所变成着装测验,测试不通过就担心被冠以“愚笨”“不具职业素养”的称号。

工作环境不该如此,穿着自在、办事高效,难道不比整天考虑穿多少件衣服、戴何种饰物更有益吗?

穿对衣服就能当“高智商小姐姐”?你信吗?

分享到:
客服服务热线
7x24小时服务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