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年新能源的广泛推广,汽车行业正经历一场悄然降临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各大车企之间的竞争焦点似乎正从传统的制造工艺,逐步转移到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探索和竞争。
近期,在理想汽车的新品发布会上,公司并未过分强调车辆硬件的具体数据,相反,他们投入了大量时间来阐述车机智能化领域的最新发展,以及基于VLA技术的智能驾驶技术演进路径。
吉利汽车与阶跃星辰携手合作,共同推出了专为AI Agent量身定制的下一代智能座舱操作系统(预览版)“智能蛋舱”,该系统凭借其创新的交互体验和卓越的功能特性,引发了业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
这些发布会所传递的核心信息明确指出,AI已不再仅仅是车辆的附加选项,它已经上升为塑造产品体验、构筑品牌壁垒、吸引顾客关注的关键卖点。
广汽集团的高锐副总经理在2025年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坦言,不具备智能驾驶技术,将无法获得进入未来市场竞争的资格,这一观点已逐渐成为业界的广泛共识。
这一连串的现象不禁引发人们深思:汽车制造商们是否已经将原本的造车竞赛,演变成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实力的较量?
01 押注AI“智造”升级
电动化趋势的广泛传播使得汽车产业的核心技术门槛大幅降低。以比亚迪等为代表的车企,依托其完善的三电系统供应链,成功降低了汽车制造的难度。然而,在硬件配置日益趋同、性能普遍过剩的市场环境中,仅仅依靠增加硬件配置已不足以形成长期的竞争优势。
随着汽车拥有率的普遍提升以及消费者认识的深入,用户的期望正经历着显著的转变。他们不再仅仅局限于对车辆作为出行工具的基本需求的满足,而是开始寻求更高层次的情感共鸣和定制化服务。汽车正逐渐从单一的“移动工具”向“第三生活空间”转变,成为一处集办公、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智能设备。
在此背景下,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汽车制造商带来了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化制造的完美转型机遇。AI技术不仅能够通过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革新用户的出行体验,更能够深入到研发、生产、营销以及服务等多个环节,从而实现成本降低和效率提升。尤为关键的是,掌握AI技术意味着获得了对汽车数据与软件定义的主动权,占据了未来出行生态系统的先机。
实际上,技术的进步与成本的大幅降低,正在加速AI功能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2024年,众多行业分析师将其称为“智能驾驶的起始年”。以特斯拉成功实现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的全面应用为标志,国内汽车制造商如蔚来、小鹏、理想以及鸿蒙智行等,也纷纷推出了类似的技术方案。
理想汽车凭借其“端到端与视觉语言模型(VLM)双系统”这一独特技术,构筑了显著的技术优势。该端到端系统具备对环境变化的迅速适应能力,与此同时,VLM视觉语言模型则专注于执行高级别的分析任务。这两者的有效融合,极大地增强了自动驾驶在安全性及场景适应性方面的表现。
吉利汽车的千里浩瀚系统持续发展,采纳了“AI训练AI、AI检验AI”的创新理念,同时计划在本年度的第四季度推出适用于L3级别的技术架构,这将助力L3级自动驾驶技术的实际应用推广,使用户能够更早地体验到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服务。

智能座舱借助AI技术的助力,完成了从单纯执行指令到具备情感智能的巨大飞跃。吉利银河M9搭载的超拟人车载AI智能体,依托于阶跃星辰技术的端到端AI语音大模型,不仅支持多种交互方式,能准确捕捉用户的情绪变化,还能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主动为用户量身定制服务。
上汽通用推出了全球首发的8775座舱芯片,同时构建了端云结合的AI核心系统,这使得车辆能够实现跨场景的智能理解,从而让用户在车内的交流互动变得更加顺畅和自然。而理想同学智能体更是完成了从“车辆控制助手”向“移动生活管家”的显著转变。
毫无疑问,AI大型模型,尤其是多模态大型模型,赋予了车辆从“感知智能”阶段(即识别物体)向“认知智能”阶段(即理解场景与意图)过渡的能力,从而为达成更高层次的自动驾驶以及更加人性化的智能座舱交互体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个显著的发展动向是,诸如高速NOA和城市NOA等高级智能驾驶技术,正逐渐从高端车型的附加选项转变为20万元以下主流价格区间的标配。同时,AI大模型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应用正变得越来越普遍,它不仅能够实现更加人性化的语音交流,还能根据用户的习惯主动推送服务,从而在多个维度上显著提升用户的驾乘体验。这种从“选配”到“标配”的演变,进而发展为“准核心卖点”,这一系列变化凸显了AI在汽车产品竞争力中的核心地位,成为影响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02 AI也要拼差异化
观察当前形势,行业领军企业正凭借独特的科技路径竞相攀登至行业巅峰,主要竞争焦点集中在智能驾驶技术、智能车厢设计以及人工智能技术贯穿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三大关键领域。
智驾领域在车企AI竞赛中竞争尤为激烈,同时也是众人瞩目的焦点。众多厂商不惜重金投入,或是自主研发,或是寻求合作,以促进智能驾驶技术从L2级辅助驾驶向L3级乃至更高阶的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技术路线亦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从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到纯视觉方案,从模块化架构到端到端的大模型,各家企业都在积极探寻通往自动驾驶终极目标的最优路径。
理想汽车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战略部署,彰显了公司全力投入人工智能领域的坚定信念。公司推出的VLA(视觉语言行动)模型技术,致力于使汽车具备如同人类般的视觉感知能力,能够通过语言来解读外界意图,进而实现驾驶行为的智能转换。
该技术路线的精髓在于,通过海量数据的训练,打造一个能够应对复杂且非结构化道路环境的一体化大模型。据理想汽车智能驾驶研发的副总裁郎咸朋透露,公司计划在2024年年底前,其训练所需的算力将突破8 EFLOPS,累计训练里程将超过30亿公里。他进一步指出,自动驾驶的训练所需算力最终需达到100 EFLOPS的规模。巨大的算力投入旨在确保VLA模型的持续更新与进步,从而达成更为安全、更贴近人类驾驶感受的自动驾驶目标。
小鹏汽车,除了追求理想,还是国内率先投身智能驾驶领域的新兴力量之一,其技术发展以“全栈自研”为基石。在硬件方面,小鹏汽车致力于自主研发AI芯片,旨在实现软硬件的深度融合与优化;与此同时,比亚迪凭借三电系统的优势,在整车智能战略上,通过璇玑架构实现了电动化与智能化的紧密结合,使得车辆的各个部件均能接受AI的统一调度与控制。
智能驾驶技术的出现,让驾驶者的双手和双脚得以从方向盘和踏板上解放,而智能座舱则专注于为用户的大脑带来全新的自由,旨在打造出更加充满情感和个性化的交互体验。借助AI大模型技术的应用,智能座舱正逐步摆脱以往单一功能的局限,向着能够深刻理解用户需求、主动提供服务的“情感智能体”转变。众多大型企业纷纷加入这一领域,积极跟进发展。
吉利汽车与阶跃星辰共同推出的Agent OS(预览版)“智能蛋舱”,还有蔚来汽车的智能座舱系统NOMI,都是基于AI Agent原生技术打造的智能座舱系统的典范。官方介绍显示,这类AI智能体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执行命令,它们能够主动识别并满足用户的需求,并给予定制化的服务。它能依据用户的日程进行路线预安排,还能根据用户的情绪状况,挑选出适宜的音乐或调节氛围的灯光。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