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焦点访谈

截至今年6月国内发明专利等有效量增长,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5-07-20 作者:佚名 浏览量:

截至本年六月,我国发明专利的有效数量达到了五百零一万余件,较上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十三点二;国内注册商标的有效数量则增至四千八百九十五点九万件,同比增长了百分之六点六,平均每四个经营实体便拥有了一件注册商标。在上半年,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态势稳健,且质量有所提升,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愈发明显,各项指标数据均表现出色,为“十四五”规划的圆满完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知识产权创造量质齐升

我国近年来正加速迈进从知识产权引进国向创新国转型的步伐,知识产权领域的工作重心正从单纯追求数量转向提升质量,知识产权的应用也持续展现出新的成果。

申长雨指出,通过大力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活动,众多专利得以成功转化并走向产业化道路。在此过程中,企业的发明专利产业化比率实现了显著增长,从2020年的44.9%上升到了2024年的53.3%。同时,专利密集型产业的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也有所提高,从2020年的11.97%增加到了2023年的13.04%。2020年,知识产权使用费的年进出口总额为3194.4亿元,而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已增至3987.1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到5.7%。我国在国际专利领域,无论是PCT专利还是马德里商标,抑或是海牙体系下的外观设计申请,均取得了显著成绩,排名世界前列。在人工智能、信息通信、新能源汽车、量子技术、生物医药、光伏等众多高科技领域,我国已掌握大量关键核心技术的专利,为科技自立自强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在全球品牌价值排名中,我国品牌总价值高达1.76万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二。地理标志产品的年度产值在2020年达到了6398亿元,而到了2024年,这一数字已飙升至9690亿元。

“十四五”规划期间,每万人所拥有的高价值发明专利数量被视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预期指标之一。截至目前,我国此指标已达到15.3件,这一数字超过了“十四五”规划中设定的12件目标。这些初步形成规模的高价值发明专利,不仅直接反映了我国创新能力的不断增强,同时也为推动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梁心新,国家知识产权局战略规划司的负责人,指出目前在高价值发明专利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利占比相对较高。到了今年6月份,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数量已经攀升至147.2万件,这一数字是“十三五”末期数量的2.2倍,并且占据了高价值发明专利总量的约七成。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绿色环保、生命健康等关键行业,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大批具有高价值的核心专利。

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逐步完善

在法律领域,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调整,形成了与时代同步发展的规范体系。完成了对专利法的全新全面修订,确立了高标准的惩罚性赔偿机制;推动了商标法的新一轮全面修订,致力于从制度上解决商标恶意抢注、囤积、无效等深层矛盾和问题;加速了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的修订,以适应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需求;并建立了地理标志的统一认定制度。

加强知识产权强国建设__推进知识产权强国战略

畅通的保护与维权渠道为创新主体构筑了稳固的防线。通过推进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建设工程,完善了知识产权的快速协同保护机制,强化了对海外知识产权纠纷的应对指导,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128家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在专利和商标审查领域,我们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提升了审查质量和效率,还建成了全球领先的专利智能审查与检索系统。发明专利的平均审查时间缩短至15.5个月,而商标注册的平均审查时间则稳定保持在4个月,这两项指标均达到了国际同类审查制度中的最快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深化对人工智能技术在专利审查领域应用的研究,以提升审查的智能化程度,并为创新主体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审查服务,“十四五”规划期间,我们启动了专利智能审查系统与智能检索系统的建设。同时,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升级,我们也在持续优化系统的各项功能。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指出,未来将深入挖掘人工智能在审查领域的潜力,旨在帮助审查员更深入地把握发明创意、高效完成技术评估、精确形成审查意见,持续提供高水准、细致入微的审查服务,以满足创新主体的多样化需求。

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持续拓宽,同时,人才培养工作也在不断加强,这两者共同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后盾。国家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已正式上线并投入使用,该平台汇集了超过400项知识产权的基础数据,实现了知识产权从始至终的业务流程“一网式”办理。我国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已增至483家,实现了省级层面的全面覆盖;地市级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达到175家,覆盖比例达到了52.6%。全国专利代办处数量增至34个,商标业务受理窗口也增加至367个。同时,积极推动设立知识产权研究生专业学位,目前知识产权人才总数已超过100万人,执业专利代理师人数更是超过了4万人。构建了涵盖脑科学、网络通信等关键产业领域的专利专题数据库共28个,并向创新主体无偿提供使用,此举有效支撑了创新活动的开展。

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

在“十四五”规划期间,我国在知识产权国际合作领域实现了新的进展。特别是,中欧双方正式实施了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标志着第一批清单中的产品在互认和互保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同时,我国顺利成为《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的成员国。此外,我国还积极推动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知识产权、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条约》与《利雅得外观设计法条约》的顺利签署。《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其中我国表现突出,排名攀升至第11位,成为中等收入经济体中的佼佼者。此外,我国在全球百强科技集群的拥有量上已连续两年高居榜首。我国企业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全球奖的次数连续四年位居各国之最。在国际合作方面,我国已与8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同时,专利审查高速路(PPH)服务已覆盖84个国家。此外,我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不断加强知识产权领域的合作,促使合作项目在质量与层次上得到显著提升。中美、欧日韩以及金砖国家、中国与东盟、中国与中亚、中国与非盟等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化和扩大,为我国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据调查,今年上半年,境外申请人向我国递交了9.4万件商标注册申请,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长了7.4%。具体来看,德国、意大利和美国的商标申请量增长显著,同比增长率均超过20%。此外,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同期还接收了74份来自法国勃艮第地区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申请。

这些事实充分表明,我国在知识产权方面对国内外企业采取了一致的待遇和相同的保护措施,从而为外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和开展业务营造了优越的商务环境。申长雨指出,接下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致力于高质量地完成“十四五”规划的收尾工作,并高规格地规划“十五五”期间的发展蓝图。同时,该局将更有效地发挥知识产权在激发内部创新活力和推动外部开放交流中的关键作用,为推动中国现代化进程贡献更多的知识产权支持力量。(记者:李思雨,经济日报)

分享到:
客服服务热线
7x24小时服务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