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焦点访谈

今年上半年汽车市场态势良好,多项指标两位数增长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5-07-14 作者:佚名 浏览量:

今年上半年度,汽车行业保持了积极的增长势头,多个经济数据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实现了超过十的增幅。这一成绩实属不易。展望“十四五”规划即将结束的年份,整个行业有望在平稳中结束这段多事之秋,并朝着即将到来的“十五五”时期迈进,这无疑增强了我们的信心。近期,在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发表了上述观点。

在他眼中,近年来汽车产业遭遇了众多困难,诸如新冠疫情的冲击、“芯片荒”的困扰、电池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无序竞争等诸多难题,尽管如此,我国汽车市场在今年上半年依然呈现出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中汽协公布的数据表明,在今年前六个月,我国汽车生产和销售量均首次突破1500万辆大关,同比分别实现了12.5%和11.4%的增长。具体来看,新能源汽车的销量约为693.7万辆,同比增长高达40.3%,这一数字占到了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此外,截至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在整体中占比已达到10%。今年整体来看,新能源汽车的销售额预计将突破1600万辆大关,这一信息由付炳锋披露。

车市产销呈现增长态势,然而行业内部却遭遇着“内卷”现象的加剧,以及企业面临“增量不增利”的困境。在这样的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背景下,汽车企业如何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发展?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来自外部的挑战,汽车企业的技术创新又将走向何方?针对这些问题,在7月10日至12日举办的2025中国汽车论坛上,众多车企的高层管理人员纷纷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车企高管呼吁“反内卷”

汽车行业对“反内卷”的讨论持续升温。在相关论坛上,奇瑞汽车的董事长尹同跃发表观点,他指出:“我们已对策略进行了调整,不再单纯追求销量排行榜的位置,我们更看重的是产品质量而非数量。”

外资企业已察觉到“内卷”竞争模式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指出,“内卷”竞争会妨碍产业的良好发展,而持续的价格战已经使行业的盈利能力大幅下降至非常低的水平。若这一问题不能得到妥善解决,可能会导致质量上的妥协,抑制创新,进而对产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不利影响。鉴于此,高翔提出,全球汽车行业应当在推动自由贸易、提升供应链抗风险能力等领域深化协作。

阿维塔科技的掌门人陈卓表示,当前众多因素正迫使汽车制造商加速前进,以应对激烈的竞争。然而,在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上升的背景下,诸多迹象也在提醒企业,它们应当回归到长期发展的轨道上,并坚持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事实上,自今年起,我国汽车产业在维护市场秩序、推动行业稳健成长上持续投入精力,接连推出了一系列旨在指导企业依法经营、遏制不正当竞争的策略和措施。三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关于规范企业数据公布的倡议》;四月,该协会与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共同推出了《关于规范驾驶辅助系统宣传及应用的倡议》;五月,中汽协又发布了旨在维护公平竞争环境、推动行业稳健发展的《倡议书》。

7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启用“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并在此平台上设立了“重点车企履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渠道”,专门负责接收和处理中小企业提出的相关问题与建议,并对一汽、东风等17家车企在60天内执行付款承诺的情况进行严格监督。

付炳锋表示,近期“反内卷”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行业内的主要汽车制造商积极行动,强化自我约束。尤其是他们迅速实施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率先保障了供应链的稳定,并维护了供应商的权益。目前,“反内卷”的治理工作仍在持续深入进行中。

智驾技术已迎来拐点

电动化进程的加快推动了全球汽车产业的架构变革,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整个行业正步入“换道超车”的关键阶段。在此背景下,智能驾驶技术成为了本次论坛讨论的焦点议题。

_车企高管呼吁“反内卷”、正视智驾差距!  中汽协付炳锋:全行业将平稳运行 告别“多事之秋”_车企高管呼吁“反内卷”、正视智驾差距!  中汽协付炳锋:全行业将平稳运行 告别“多事之秋”

广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冯兴亚指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使得用户的需求产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汽车已经转变成了体现个人特色和情感的移动伴侣。深入理解并准确满足用户的情感需求、提供情绪价值,已成为当下汽车产品定义与开发的关键竞争力。

地平线公司总裁陈黎明指出,智能驾驶技术正处在至关重要的成长期。观察创新曲线,技术一旦达到10%至20%的节点,要么会迎来迅猛发展,要么可能面临淘汰。目前,智能驾驶技术已经步入增长的关键转折点,预计未来将实现快速扩张。

这一结论的依据有三:首先,智能驾驶技术是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政府在电动化与智能化两大领域均有清晰的规划;其次,城市自动驾驶(NOA)和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功能正逐步从高端车型向中低端车型普及,促进了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成本下降;最后,根据麦肯锡的统计报告,智能化已经成为消费者选购电动车的重要考量因素,特别是在高端品牌中,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的特性备受瞩目。”陈黎明表示。

尽管前景广阔,但智能驾驶仍面临诸多挑战。陈黎明强调,目前高速NOA技术已步入实用阶段,然而在城区NOA的应用上,仍停留在基本可用状态,面临若干挑战:城区道路状况复杂多变,系统有时会过于谨慎或过于冒险,这可能导致安全控制介入或事故发生;当前系统的操作设计域较为狭窄,泛化能力不足,适用范围受限;此外,高性能NOA系统成本高昂,这限制了其推广普及。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王耀就此指出,尽管我国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我们仍需正视与特斯拉之间的差距。智能驾驶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数据,目前,全球各大汽车制造商和自动驾驶企业均已进入数据与算力的竞赛阶段。就计算能力而言,我国所有汽车制造商的AI显卡总量尚不及特斯拉的Dojo(特斯拉自研的超级计算机,专为加速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而设计)的规模。王耀提出,行业内相关平台应当开放,实现数据资源的开源共享,以拓宽数据来源渠道,比如可以吸纳“车路云”项目中的路端数据等。

中国车企要“有序出海”

汽车产业的国际化进程以及全球贸易格局均成为本次论坛的核心议题。宝马集团在大中华区的负责人高翔指出,地缘政治的竞争正对全球汽车产业的布局产生深远影响。随着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抬头,贸易摩擦不断,全球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到威胁,生产中断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人工智能技术、碳排放问题以及数据传输过程,现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监管工作的重点领域,这一现象无疑使得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得更加复杂。

高翔提出,当前全球化发展正处于合作与矛盾并存的崭新阶段。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必须同步推进自由贸易的发展以及供应链的稳固性,这两者应当相辅相成,共同构筑一个既注重效率又重视安全的新型产业规范。

面对中国汽车业的国际化热潮,尹同跃倡导了“文明出海”的指导思想。他指出,奇瑞汽车在国际市场上始终秉持谦逊,积极满足当地消费者的需求,力求避免贸易冲突的发生。“我们愿成为国家‘走出去’的桥梁,而非问题的源头。”尹同跃进一步强调,企业间应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打造全球化的统一战线,通过互利共赢的合作来化解误解,助力中国汽车行业有序地走向世界。

我国汽车出口正遭遇着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激烈的产品同质化竞争、跨文化经营以及合规风险等挑战,对此,本土化适配能力的增强、售后服务体系的建立、质量风险的降低以及售后服务管控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关键。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安民如是说。

刘安民认为,我国汽车企业若要从“走出去”迈向“走进去”乃至“走上去”,需着重关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需深化本土化融合,深入探究目标市场的用户需求、文化习俗及法规体系,在全球化和本土化之间寻求最佳契合点,确保产品精准投放和品牌情感共鸣;其次,需加强风险管控,涵盖汇率波动、合规性、质量等多方面风险;最后,需打造具有韧性的生态系统,避免单打独斗,需联合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构建包括研发、生产、物流、销售、金融、售后、认证等在内的全球化服务体系,形成整体协同效应。

值得指出的是,中汽协正积极采取措施,力求有效遏制“内卷外溢”现象,鼓励企业在海外拓展时尊重当地的文化与法规。付炳锋指出,中国汽车企业在迈向国际化的道路上,必须首先确保国内市场稳定,抵制“内卷”式的恶性竞争。接下来,中汽协将继续凝聚行业力量,共同打造一个清朗、和谐、健康的产业生态环境。

分享到:
客服服务热线
7x24小时服务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