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企业招聘

企业招聘为何设 35 岁门槛?放宽限制政策已陆续出台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5-06-09 作者:佚名 浏览量:

在众多企业的招聘启事中,我们常看到“35周岁及以下”这一年龄限制,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门槛。记者在与众多企业招聘负责人交流时了解到,年龄因素在招聘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即便招聘信息中并未明确指出,但在简历筛选阶段,年龄依然是一个被重点关注的考量标准。

大龄求职者即便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卓越的工作技能,在招聘企业的年龄门槛面前却只能止步不前。近年来,取消35岁招聘限制的呼声日益高涨,有相关人士指出,这一年龄限制与职场发展趋势相悖,容易导致就业市场的恶性竞争、人才资源的浪费以及断层现象。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已经放宽了对年龄的要求,被采访的企业人士指出“他们更重视年长求职者的丰富经验和技能”。此外,有关放宽乃至取消招聘年龄限制的政策也接连发布。要彻底消除就业中的不合理限制和偏见,我们还需克服哪些难关?记者就此展开了深入采访。

35岁为何成应聘门槛

35岁招聘限制_招人_大龄求职者就业歧视

很抱歉,尽管我们对于您过往的职业历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该岗位的选拔标准尚有其他方面的要求。在今年的春季招聘期间,37岁的肖女士在在线求职时,接到了多份企业发来的类似答复。那时,肖女士的求职经历中有一个接近四个月的空档期,加之她年龄稍长,这让她频繁遭遇拒绝,内心感到十分焦虑。

数月过去,肖女士已向多家企业投递了近百份简历,并与招聘方的人力资源专员进行了上千次的交流,但得到的面试邀请却十分稀少。众多企业明确要求求职者年龄在35岁以下,对于像我这样年龄稍大的求职者来说,连简历筛选这一环节都难以通过,更不用说获得面试的机会了。

金先生今年39岁,他在上海专注于互联网游戏开发领域。自去年六月以来,他已向多家公司投递了数百份简历。遗憾的是,由于年龄因素,绝大多数简历都未能得到回应。尽管有些项目并不适合他,但年龄问题仍是主要原因。

金先生指出,35岁不仅是求职的门槛,在企业项目调整、末位淘汰等情况下,35岁以上的员工往往成为最先被裁减的对象。

企业为何在招聘时设立年龄限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的李育辉教授指出,这其中一个原因在于企业渴望获取“青春红利”。通常人们认为,年轻人精力旺盛,工作效能优越,特别是在以新技术为主导的互联网领域,这一特点尤为突出。

普遍观点认为,年轻一代的知识体系更新速度较快,他们具备更强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更能迅速适应技术进步和行业需求的变化。因此,在制定人才战略时,企业更倾向于对年轻员工进行培养,以提高其忠诚度。此外,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将年龄作为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这样做有助于在筛选候选人时缩小范围,从而降低招聘成本。李育辉如是说。

程阳,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合伙人,指出企业设立年龄限制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公务员和国企招聘中对年龄的限定产生了示范作用;二是为了降低用工成本。他认为,年龄较大的劳动者往往会有更高的薪资期望、医疗费用以及退休福利的支出。

一些招聘开始破除35岁年龄限制

招人_大龄求职者就业歧视_35岁招聘限制

《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4》由中央财经大学人力资本与劳动经济研究中心发布,其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年龄经历了显著增长,从1985年的32.25岁增加至2022年的39.72岁。

记者观察到,在招聘公告中,打破35岁就业年龄限制的现象逐渐显现。例如,山东、新疆、贵州等地区发布的事业单位招聘公告中,部分岗位的年龄限制已放宽至45周岁以下;北京的一家国有文化科技企业也明确要求应聘者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此外,辽宁鞍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布的企业招聘公告也显示,年龄限制同样放宽至45周岁以下。

在招聘公告中明确放宽了年龄要求之外,相关建议还强调必须消除就业中的偏见。根据去年9月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确保每个人都能享有平等的就业权,彻底消除因地域、身份、性别、年龄等因素造成的就业不公和歧视现象,并确保社会流动渠道的畅通。

今年初,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就业改革,推动实现高质量和充分就业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该方案中明确提出,应允许事业单位在招聘时适当放宽年龄要求,同时倡导企业对用工年龄的限制进行放宽。

在众多行业与职位中,若以从业经验作为核心竞争力,适当放宽年龄门槛有助于降低人才资源的浪费。面对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格局正发生转变,我们必须充分利用不同年龄段的人力资源,以填补劳动力市场的空缺。李育辉指出,随着人才发展道路的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职业生涯中辞职继续深造或跨行业转型。在政策制定与调整方面,必须紧跟这一趋势,积极应对并满足公众的需求,以优化人力资源的分配,防止因年龄门槛而形成的人才流动障碍。

程阳提出,自2025年起,我国将逐步推行退休年龄的延迟政策,同时必须同步打破就业市场的年龄歧视,确保政策的有效过渡。“那些年龄较大的求职者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能积累,逐步放宽年龄限制不仅能够发挥他们的优势,还能有效解决各行业面临的用工挑战。”程阳如此阐述。

提升对大龄求职者接纳度

招人_大龄求职者就业歧视_35岁招聘限制

企业对招聘年龄的限制,使得大龄求职者承受了更重的就业压力,也束缚了他们职业发展的道路。李育辉指出,中年人在求职过程中承受着经济压力,一旦失业,不仅可能引发家庭的不稳定,还可能将社会焦虑传递给下一代。

程阳指出,目前就业促进法中仅对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视进行了禁止性规定,而关于年龄歧视的问题,尚未被纳入法律明确禁止的范畴。

程阳指出,消除年龄界限的偏见,需要在法律层面具体列出禁止年龄歧视的内容,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或政策性文件,同时确立歧视的判定标准和相应的惩罚措施。

程阳提出,在司法领域,应当发布具有指导意义的案例,以统一裁判标准,规定任何超出法定资格规定的年龄限制都是无效的,并且要减轻劳动者的举证负担,让企业负责证明年龄限制的合理性;在行政管理的角度,应将年龄歧视行为纳入劳动保障监察的范畴,设立招聘广告的审查制度,对违反规定的企业进行公开曝光并实施处罚。

政策引导下,企业被激发取消招聘年龄门槛,政府主导,运用税收减免、资金扶持等策略,激励企业吸纳并培育资深求职者,进而提升社会及企业对资深求职者的包容度。李育辉指出,推动企业构建以能力为基准的评估机制,比如通过技能考核、项目实操等方式逐步取代年龄作为筛选标准,并且为大龄求职者提供技能提升的培训,助力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

李育辉提出,企业应尝试更为灵活的雇佣方式,例如远程工作等,以拓宽大龄求职者的就业渠道。同时,他强调需推动社会观念的更新,摒弃对大龄求职者的固有偏见,推崇多元人才观念。此外,劳动者还需积极适应市场变化,掌握新技术,加强专业技能,增强个人竞争力。在面临就业年龄歧视等不公平待遇时,劳动者应勇敢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分享到:
客服服务热线
7x24小时服务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