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听/不信/不转账
[id_9469[id_576103897]044]
提高防骗意识
尊敬的家长朋友:
[id_2051902155]
近年来,各类诈骗手段不断出现,不法分子把黑手伸向校园和家庭,家长与学生成了诈骗分子的重点目标,为提升大家的安全防范意识,防止财产损失,我们特意整理了常见诈骗类型及防范建议,期望家校携手,一同筑牢防诈“安全网” 。
常见诈骗类型
电信诈骗是一种犯罪行为,它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来实施,会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进行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 。
01
冒充学校工作人员诈骗
不法分子假冒班主任、学校领导、后勤人员等,编造“孩子突发疾病需紧急手术”“缴纳学杂费、资料费”“学校项目需家长转账支持”等借口,借助电话、短信、微信等途径联系家长,凭借家长对孩子的关切以及对学校的信赖,诱使家长转账汇款 。
02
兼职刷单诈骗
骗子用“轻松兼职,高额返利”当作诱饵,借助网络平台发布刷单兼职信息,先靠小额返利取得家长信任,接着要求进行大额刷单,最后以种种理由拒绝返款,甚至还要求继续投入资金,致使家长血本无归 。
03
网络购物诈骗
在网购时,不法分子会冒充电商客服,他们会用“商品质量问题可退款”“订单异常需重新支付”这类借口,引导家长去点击虚假链接,或者下载不明APP,以此套取家长的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进而盗刷账户资金。
04
投资理财诈骗
骗子借助社交平台、网络广告这类渠道,用“低风险、高回报”“专家推荐优质项目”等这类话术,来吸引家长进行投资。一开始的时候,会给家长一些小额收益,等家长投入了大量资金后,就会关闭平台,然后失联跑路。
05
冒充公检法诈骗
不法分子会伪装成公安、检察院、法院这些执法人员,宣称家长涉嫌犯罪,需要配合调查,还要求家长把资金转到“安全账户”去核查,借此来骗取钱财 。
谨/防/电/信/诈/骗
防范建议
核实信息真实性
收到涉及孩子安全的消息时,要通过电话、视频或直接联系学校老师等方式核实,不要盲目转账。收到涉及缴费的消息时,同样要通过电话、视频或直接联系学校老师等方式核实,切勿盲目转账。学校不会通过短信、微信等方式要求家长向陌生账户转账。
警惕网络陷阱
不要轻易去点击那些不明链接,不要随意扫描陌生的二维码,不要下载来源不清楚的 APP。面对“高回报”“低风险”的兼职、投资信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 。
保护个人信息
要妥善保管身份证号,妥善保管银行卡号,妥善保管密码,妥善保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不把这些信息随意透露给他人。在进行网络购物时,要注意保护隐私,在进行社交时,也要注意保护隐私,避免信息泄露。
加强沟通教育
要经常跟孩子沟通,知晓孩子在学校的状况,了解孩子的网络活动,告诫孩子别向陌生人泄露家庭信息。与此同时,自己也要去学习防诈知识,提升防范能力。
及时报警求助
如果遭遇了诈骗,或者发现了可疑的情况,那么应该立刻拨打110报警,并且要保留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以此方便警方进行调查。
谨/防/电/信/诈/骗
守护家庭财产安全,这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付出努力。希望您能和孩子一块儿学习防诈知识,以此提高警惕,使得不法分子没有机会可乘!再次对您支持与配合学校安全工作表示感谢!
谨/防/电/信/诈/骗
编辑|陈昌赟
初审|潘昌荣
终审|夏晓伟
景宁澄照学校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