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中国十大城市之一,是中国新一线城市,是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是中国超大城市,是西部经济中心,是中国经济第四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战略中的核心城市之一。
】
成都的轨道交通布局,藏着各区县发展的-密码-!
说到成都的地铁规划,总有人调侃-地铁一响,黄金万两-。
这座超大城市的地下脉络,早已不只是单纯的交通工具,它更是区域经济实力的体现,是人口聚集度的反映,是发展潜力的-晴雨表-。
龙泉驿区用实力证明-地铁跟着产业走-!
龙泉驿的常住人口超过了135万 ,其GDP高达1585.8亿元 ,稳稳占据着成都经济强区的位置 。
这里是汽车产业重镇,它靠着两条已开通的地铁,分别是2号线和4号线,还靠着七条规划线路,分别是9号线、11号线、12号线、13号线、20号线、22号线、30号线,从而成为东部交通枢纽。
现在走在龙泉驿街头,13号线和30号线的工地围挡随处可见。
最让居民感到兴奋的是,在未来,这里还会接入四条市域铁路,它们分别是S4、S12、S13、S15 。
有网友调侃:-以后从龙泉驿出发,坐地铁能绕成都三圈!-
青白江区上演-逆袭剧本-,铁路港带飞轨道交通!
青白江的GDP为717.6亿元,它拥有三张王牌,分别是国家级经开区、自贸区、综保区。
这里是中欧班列的始发地,每天都有上百个集装箱发往欧洲,然而到现在都没有一条地铁 。
但不要小瞧这个所谓的地铁空白区,市域铁路S1线已被列入规划,市域铁路S10线也已被列入规划,市域铁路S12线同样已被列入规划,市域铁路S15线还是已被列入规划,宝成铁路公交化改造更是使得主城通勤时间被压缩到半小时 。
有居民计算过账目,等S1线通车后,前往春熙路,其速度比开车还要快20分钟!
崇州市的-地铁焦虑-,藏着县域经济的突围战!
崇州的GDP为518.4亿元,用“三无”形容最为贴切,这里没有地铁,没有市域铁路,也没有已运营的低运量轨道。
这个74万人口的县级市,居民进成都市区至今依赖成温邛高速。
不过规划文件里蕴含着希望,地铁28号线已被列入远期计划,市域铁路S19线也已被列入远期计划,L8低运量轨道更是被当地政府视作“救命稻草” 。
有网友在问政平台留言 ,表示不求地铁能到达自家门口 ,只求能够接驳温江地铁站 !
轨道上的成都,每个区县都在-抢时间-!
翻开成都轨道交通版图,龙泉驿已开通的里程达到了58公里,其在建线路的总长超过了30公里;青白江虽然目前地铁里程为零,但其四条市域铁路的总规划里程突破了150公里;就连被称为“小透明”的崇州,也在悄然布局轨道交通接驳网。
这些数字背后,是各区县疯狂的-卡位战-。
龙泉驿汽车产业园负责人透露 ,地铁开到哪里 ,产业链就延伸到哪里 ,我们车间距离13号线站点仅有800米 。
GDP与轨道的-暧昧关系-,藏着城市发展底层逻辑!
龙泉驿每万人拥有地铁的长度为0.43公里,青白江市域铁路密度达到2.1公里-万人,崇州轨道交通规划还停留在图纸阶段,对比之下数据更直观。
这三个案例正好证实了成都的发展规律,产业强大那么轨道就密集,枢纽兴盛所以线路就众多。
不过也有例外。
青白江铁路港的工作人员笑着说,他们这里虽然没有地铁,但是每天经手的班列数量很多,多到能绕地球两圈 ,这话确实不假,去年这里开行的中欧班列占全国总量的四分之一 。
未来十年的轨道争夺战,这些区域可能杀出黑马!
从规划文件里能察觉到紧张氛围,龙泉驿计划在2025年前建成具备七线交汇的枢纽,青白江的市域铁路S1线已进入环评阶段,崇州谋划用L8线串联三大产业园区 。
轨道交通专家进行分析,成都原本是单中心放射状布局,现在正朝着多中心组团式发展转变。
像龙泉驿这样的产业新城,轨道密度迟早追上主城区。
普通市民的-轨道人生-,藏着最真实的城市脉动!
小张在龙泉驿汽车厂工作,他每天乘坐2号线上下班,早高峰时车厢里满是工装服,还能闻到机油味。
青白江有一位跨境电商老板王姐,她更关注S1线的进展,铁路港到双机场的快速通道,与公司的物流成本相关。
崇州果农李大爷有着很实在的想法,要是L8线能够通到温江地铁站,那么他家的樱桃就能够卖进盒马鲜生了。
写在最后:轨道延伸处,皆是成都人的奋斗故事!
从龙泉驿的汽车流水线,到青白江的铁路集装箱,从崇州的田园风光,到市中心的天府广场,铁轨在地下穿行,列车在地上飞驰。
这些由钢铁铸就的血管里,流淌着的不只是乘客,更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生,这些人生关乎机遇、关乎梦想、关乎未来 。
下次你刷卡进站的时候,不妨思考一下,这趟列车所连接的,不只是空间,更是一股超大城市向上生长的力量 。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