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汇智聚才高地(主题)
南方日报记者 梁时禹 通讯员 王永浩
人间在四月的时候,春意开始涌动。将目光投向平远的大地,各个地方都充满着干事的活力以及创业的激情。
广东盈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的办公大楼里,不断传来鼠标敲击声和键盘敲击声。研发团队的平均年龄还不到 40 岁,他们正在对新产品的性能进行测试。
平远县田家炳中学的课堂之中,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的欧阳雅欣正在给学生们讲授文言文知识,她的讲解让汉语言文学的魅力逐渐散发出来。
平远公路事务中心的何成松每天行走在不同的公路之上,他在收集着与公路养护相关的各种信息……
人是主心骨,才聚事业兴。
近年来,平远县紧紧围绕“1+N”产业体系来布局人才工作。坚持把人才基本盘做大,激发人才所蕴含的新动能。用心做好引才工作,积极培育人才,努力留住人才等各项工作。从而为平远发展实体经济以及推动乡村振兴给予了有力的支持。
数据表明,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平远县始终坚持从全方位着手来培养、引进以及用好人才。其中,引进的人才数量为 3022 人,培育的人才人次达到 2692 人,认定的人才人数为 2276 人。
平远乘风破浪,需要更多人才敢于站在潮头。随后,平远会积极推行“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始终用心做好人才工作,从各个方面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以此为平远的经济社会发展给予坚实的人才保障。
汇聚人才赋能高质量发展
走进盈华材料的生产车间,忙碌的景象映入眼帘。
大型机械臂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持续忙碌着,转动的声音在车间内不断回荡。一张张金色的覆铜板从生产线上“蹦”了下来,工人们把它们装车并运往全国各地。
据了解,盈华材料的一、二期有七条生产线。这些生产线已全面投产,年产能达到 2400 万张覆铜板。去年,盈华材料的覆铜板产量实现了很大的增长。全年产量达到 1148 万张,与上一年相比增长幅度非常高,为 116%。与此同时,产值也在不断上升,达到了 11.8 亿元,同比增长 96.7%。
数据增长的动力始于创新,源于人才。
公司清楚地知道创新乃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基于此,公司投入了 8000 多万元,建成了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的研发中心。该公司的副总经理黄小平向记者透露,在人才培养以及技术合作这两个方面,公司也都积极地采取了行动。这些产学研合作为公司持续提升研发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能力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人才是发展的首要动力,这是平远各界都认同的观点。“发展被视为第一重要的事务,人才被当作第一重要的资源,抓住人才也就意味着抓住了发展。只有率先占据了人才的高地,未来的发展才会更有希望。”平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姚婷丹做出了这样的表示。
平远需要人才,这既是现实之需,也是发展之要。
人才对于平远实现“三个百亿”发展目标以及“十五五”良好开局起着关键作用。去年,平远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当作总抓手,始终坚持统筹各方,勇于攻克艰难险阻,切实做到真抓实干,使得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定中有进步、进步中呈现良好态势、良好态势中彰显优势的令人欣喜的局面,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地突破了百亿的关口,预计能够突破 100 亿元。
人才是平远加快融湾步伐的关键。过去一年,平远致力于做大做强融湾平台。梅州平远高新区在 2024 年达成规上工业总产值 57.62 亿元,税收 1.87 亿元,集聚效应持续展现;南沙·平远国际经贸合作中心新有 7 家企业入驻,年度主营业务收入为 21 亿元,纳税 1500 多万元;引进了计划总投资 14.1 亿元的 12 个湾区项目,“中兴通讯·盈华覆铜板”等产业协作进一步加深。
愿景背后,人才便是最大的生力军。
平远缺乏人才,各个行业都亟需人才!有从事科研工作的高端人才,也有从事技术工作的实用人才,只要能适应平远,那就是人才。平远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如此表示。
吴林是浙江庆元人。他担任广东原本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同时也是该公司的研发人员。来到平远之后,他察觉到这里的山水条件适宜种植林下灵芝,于是就决定研发灵芝茶并进行售卖。
吴林研发农业新产品有些困难。他不是农业专业出身,之前从事的是机械设计制造工作。他对农业的了解和实践也比较少。
有志者能够事竟成,若没有专业知识背景就去加强学习。在研发的过程里,吴林以及团队把灵芝的苦味、加工难度大等问题给克服了,将中药炮制技术和食用菌加工经验相结合,顺利地推出了灵芝茶这一具有创新性的产品。
吴林凭借自己的机械设计专业背景,对灵芝加工设备展开了全面的改进工作。他成功研发出了多个专用设备,其中包括切割机、烘干机以及筛选机等。这些专用设备的研发,有效地解决了灵芝加工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难题。
围绕重点领域靶向引才
上午 9 时,平远县田家炳中学内传来朗朗读书声。欧阳雅欣正在给学生们讲授语文课,她那清亮的声音在教室内不断回荡。
欧阳雅欣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名硕士研究生。2024 年毕业后,她凭借平远急需紧缺人才的政策被引进。之后,她成为了平远县田家炳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
为何选择平远呢?我的本科朋友是平远人,因为与朋友的缘分而相识。留在平远工作,这也是缘分所导致的。更为重要的是,平远对高校应届毕业生展现出了诚意。欧阳雅欣依然清楚地记得招聘会那天,在展位前,工作人员热情地进行讲解的模样。
我本科毕业的专业不是师范专业。因此,除了进行日常教学之外,我还会主动参与到学校的教研活动里。通过这样的方式,我能够不断地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以便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新知识。欧阳雅欣如是说道。
功由才成就,业因才而广。引才聚才的落脚点在于加速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出发点也是如此,要助力打破传统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难点堵点。所以,引才聚才必须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且要与城市的发展相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最大的效益。
平远县将目光聚焦于“1+N”产业体系,围绕铜箔、钙基、稀土等产业的发展来实施项目引才的举措。并且定期编制并发布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所急需的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从全方位对优质岗位进行统筹安排。
出台了《平远县申报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奖励措施》。这一措施一方面能够为人才的成长给予充足的资金保障,另一方面也能为项目的落地孵化提供成长的空间。
平远为使更优质的人才向其聚集,积极推进“组织部长、人社局长高校行”活动,前往多所高校开展带岗位、带政策的招聘宣传活动,有针对性地把优质岗位信息传递给外地人才,持续增强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连日来,在春季招聘热潮之际,平远县主要负责领导带领队伍前往长沙医学院、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等高校展开招聘工作。他们抓住关键时间点,努力吸引人才前往平远发展。
参与高校学生供需见面会,一方面是为有意到梅州市就业创业、参加基层服务的毕业生提供相关服务;另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需求,靠前服务,为学生牵线搭桥,优先安排应届毕业生到平远开展就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平远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乡村振兴时若产业不够丰富,就引进技术型人才,以此为产业振兴给予支撑;工业基础要是薄弱,就引进科研型人才,为工业项目的孵化提供支撑。并且,针对医疗、教育等专业技术行业的人才实施合作育才的举措,通过上挂、跟班学习、脱产进修、帮扶共建等形式,切实培育出紧缺的专业技术人才。
强化人才激励保障留才
人才引进来了之后,怎样才能将他们留住呢?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聚焦于此,平远非常用心且饱含深情地做好了留才的相关工作。在这方面,来自江西的何成松有着深刻的感受和体会。
2020 年,何成松凭借人才引进计划,从山东青岛来到平远县公路事务中心开始工作。如今,他拥有研究生学历,已成为业务骨干,承担着桥梁建设、养护等工作。在去年“6·16”特大暴雨的灾后重建工作期间,何成松连续多日坚守在灾区前线进行指挥工作,充分展现了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
在选择来平远之前,我接触过一些地方。然而,最终让我决定留在平远的,是他们以心、以情为人才服务的态度。何成松这样说道。
何成松告知记者,他当初在决定到平远时经历了一番思想上的挣扎。他的妻子在江西寻乌县工作,儿女也在寻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女儿刚刚准备上幼儿园,由于没有本地户口,上学成为了一个很大的难题。
平远给了他“定心丸”,在他入职的一年内,先后帮他解决了配偶工作调动的问题以及孩子就读的问题。让何成松最为感动的是,他刚带着家人搬到平远,次月他的女儿就顺利地在公办县二幼儿园入了学。
何成松笑着对笔者说,这座城市虽不大,却给了他足够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使得他们一家五口能够安心地生活。
用好人才、留住人才需要优化人才生态环境,这是长久之计。平远县持续强化人才激励保障,全力营造利于人才发展的氛围,为人才成长提供有利条件,着力构建良好的人才环境,营造留住人才的生态,激发人才的活力。
平远县一方面持续拓宽服务的领域,并且提升服务的能力,努力给人才提供各种不同的、具有个性特点的服务,使得人才能够身处平远,同时内心也融入到平远之中。
近年来,平远为了进一步解决人才的住宿问题,出台了《平远县人才公寓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明确了租赁的补贴范围,并且拿出真金白银来留住人才。
租住人才公寓的各层次人才可按房屋建筑面积标准获得补贴。博士研究生及副高职称能获得最高 120 平方米的补贴。硕士研究生可获得最高 70 平方米的补贴。本科人才能获得最高 60 平方米的补贴。
对于未租住人才公寓的各类人才,会给予资金补贴。具体而言,博士研究生及以上层次的人才,每月补贴 600 元;硕士研究生层次的人才,每月补贴 400 元;本科层次的人才,每月补贴 300 元。
副高职称以上的人才,以及其他特别优秀的人才,会以一事一议的方式来给予补贴。
平远县在另一方面积极构建人才展示的平台,并且鼓励和支持企业去申办博士后工作站以及省级研发中心等产学研方面的平台,以此来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助力平远县的创新发展。
目前,经统计得知,平远设立了 11 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 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 家博士科研工作站,2 个县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这些为各类人才充分展现自身所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平远以最好的服务来集聚人才,以最大的诚意来留住人才,它有信心且有决心。当下,平远县对人才工作极为重视,想尽各种办法去打破该县在人才建设发展方面的困境,主动为各类人才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努力让人才作用得以良好发挥,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目的。
平远县接下来会立足自身县情实际,在诸如优化人才发展环境这类“软实力”方面着力去做,促使人才这一“第一资源”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通过更具成效的举措来推动人才工作,将“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全面予以落实。平远县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延伸
选聘“产业村长” 培育乡村振兴人才
人才对于乡村的全面振兴起着关键作用,是达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依托。
如何培育乡村人才呢?平远挑选出一批具备能力的人,让他们担任“产业村长”,通过这种方式为乡村产业发展赋予力量。
仁居镇六吉村有个“产业村长”叫李志濠,他是“橙二代”。他家从 1985 年开始种植脐橙,在 2013 年注册了农场。经过诸多艰难,才发展到如今的脐橙种植规模。并且,他还辐射带动了周边 900 多户村民,让这些村民通过种植脐橙实现了增收。
脐橙产业发展得很快。李志濠作为管理者,意识到如果不进步,随时都可能被淘汰。只有脐橙的质量得到保障,销售市场也有保障,才能够更好地实现长远可持续的发展。
老一辈人做农业主要凭借经验,而我们依靠科学。李志濠表明,如今的农场会依据每个种植区域不同的土壤结构、树体的大小以及预期挂果量的多少等情况,采取测土配方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对氮磷钾和有机质进行补充。这样一来,不仅肥料的使用量大幅度减少了,而且果树也生长得更加良好。
李志濠在 2018 年成立了梅州客家围龙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目的是拓宽销售渠道。他通过电商渠道来销售脐橙,由此成为了一名电商从业者。而他的父亲李金平负责李氏家庭农场的日常管理。父子二人进行了分工合作。
每年脐橙上市的时节,李志濠每天的时间大多是在发货仓库里度过的。为使发货速度能跟得上出单速度,李志濠带领着员工加班加点,还不断增加人手并且添置设备来扩大产能,他还会开玩笑说“忙的时候一个月瘦 10 斤那是很平常的事”。
此外,平远县脐橙产业园建设带来了益处。李氏家庭农场的预冷库建设项目已经完工。新增的 366 吨库容预冷库能够有效保护平远脐橙的风味品质。它可以达到保质保鲜的目的,也能延长保存期。通过电商,能够实现错季销售。
多年来,李氏家庭农场在当地一直发挥着带头致富的作用。如今,李志濠身为县里第二批“产业村长”中的一员,也在思索怎样提升脐橙的质量,以及怎样更好地联农带农。
农场与农户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合作共赢的关系。我们每年都会向农户收购品质优良的脐橙。每当脐橙采摘的时节,当地的村民都会来到基地帮忙干活。电商进行分选和发货时,也会招聘本地的工人。这样一来,大家每个月的收入都能够增加好几千元。李志濠称,上任“产业村长”是自己肩负的新使命。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脐橙产业的发展中,当果子的质量变高且销量增大后,才能够为企业创造出更优良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也能更好地带动农户。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