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近期组织各地开展人力资源市场专项整治,集中查处一批虚假招聘、就业歧视、高薪等违法案件。欺骗等,并于18日公开发布,释放强监管促就业政策。一个明确的信号。
第一类:培训就业转化为高额贷款
案情:北京八五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青岛莱牛教育有限公司、西安讯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均利用知名企业推荐和高薪职位作为吸引大学毕业生求职的诱饵;然后以“需要参加培训为由”,诱导其缴纳或通过贷款支付高额费用,参加“新媒体运营/直播运营”、“大数据运营”等不同名称的职业技能培训。但培训结束后,三家公司均未兑现承诺。
查处:上述企业擅自开展职业介绍和职业技能培训业务,并以此名义谋取不正当利益,严重侵犯求职者的就业权益。地区有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3家企业退还所收取的费用,并给予停止从事就业中介活动、停办学校的行政处罚,并对西安讯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罚款76.7万元。
提示:求职前应检查机构或企业的业务范围是否包含培训内容,承诺的薪资是否与社会同等职位大体一致,并慎重签订贷款协议,避免陷入困境。背负高额债务却无法实现就业的不利局面。
第二类:虚假招聘陷阱
案件事实:2024年3月,甘肃红阁聚贤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在直播平台发布招聘信息,声称“月薪7500元,安排4人空调房,转正后提供五险一金。”但入职后,工人们发现,实际月工资、住宿条件等明显与此不符。 2024年7月,苏州兆正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某科技公司委托,冒用其名义发布虚假招聘信息。
查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发布的招聘信息必须真实合法,不得采用欺诈等不正当手段。对于两家公司发布虚假招聘信息、侵犯求职者就业权益的违法行为,相关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不仅责令其限期整改,还要求甘肃红格聚贤公司赔偿求职者相应的损失。
提示:求职者应多渠道了解招聘公司背景,详细询问职位信息和工作内容,警惕长期大规模招聘。
第三类:歧视性招聘损害就业公平
案件事实:2023年底,上海伊奥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在招聘信息中注明“××地已满”“××、××地免”等字样,限制聘用。侵犯特定户籍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
查处:职业介绍所发布的就业信息不得含有就业歧视内容,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在户籍、地域、身份等方面设定限制人力资源流动的条件。针对上述公司的违法行为,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并处以5000元行政处罚。
提示:如果您在求职过程中遇到歧视或其他侵犯就业权利的行为,可以及时向当地社会部门投诉。
第四种:黑中介挪用工人工资
案情:贵州先锋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在经营劳务派遣业务过程中,以购买商业意外保险为由,克扣14000余名劳务派遣员工工资共计165.89万元。扣缴的资金并未用于购买保险,而是由公司留作其他用途。
调查与处罚:工资按月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不得无故克扣、拖欠劳动者工资。对于贵州先锋公司的违法行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支付派遣员工工资。此外,该公司因拒绝配合调查、未按要求提交书面材料的违法行为,被罚款1万元。
提示:劳动者有权了解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和报酬数额。如果发现企业未按照合同足额支付报酬或者克扣报酬的情况,可以向当地社会事务部门举报。
第五类:未经许可开展商业招聘服务
案情:广东清远市人才市场、湖北钱江振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与多个单位签订服务协议,派遣数百名工人;湖北天门社区宏博网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通过自营微信公众号“新天门”、“天门社区网”发布招聘信息。
查处:经营劳务派遣、网络招聘服务的经营者应当取得行政许可。对于上述两家公司未经许可经营劳务派遣的违法行为,相关地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责令其停止营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一定数额的罚款。针对湖北天门宏博公司的违法行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责令其删除发布的网络招聘信息,停止从事职业介绍活动。
提示:无论您从事线上还是线下招聘等运营性人力资源服务,相关许可证都应展示在显着位置。建议求职者注意歧视,优先选择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和有资质的中介机构。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