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企业招聘

大模型热潮下,互联网大厂开启专项招聘计划,相关技术人才需求水涨船高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4-07-23 作者:佚名 浏览量:

界面新闻记者|肖芳

界面新闻编辑| 宋嘉男

在大模型热潮中,互联网巨头对相关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大幅增加。

据界面新闻报道,包括字节跳动、腾讯、蚂蚁集团、百度、美团等互联网巨头近日均推出专项招募计划,该计划主要针对2023年至2025年毕业的优秀博士生,重点寻找在顶级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或专利、在国际知名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人才,涵盖机器学习、大模型、计算机视觉、数学、统计学等领域。

大模型行业“人才荒”是不争的事实。据脉脉高品人才智库统计,目前最抢手的大模型算法岗位,人才供需比仅为0.17,大致相当于6个岗位争夺1个人才。与此同时,云计算、数字前端工程师等岗位的人才供需比均低于0.5。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即便人才稀缺,人才供需比也能达到0.25至0.33。

很多人认为,互联网巨头必然会因此开启新一轮“人才争夺战”。要知道,类似的情况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屡屡发生。去年,职场社区、求职平台脉脉也在内部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不过,这场“人才争夺战”实际上并未发生,“因为大模特行业的招人逻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完全不一样。”脉脉CEO林帆表示,

在接受界面新闻专访时,林凡详细描述了自己一年多来对于大模行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和观察,同时也对未来大模的工作方式、组织架构变化等做出了一些预测。

公司不再花钱招聘人才

过去几年,很多互联网从业者对于大型互联网公司之间的“人才争夺战”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这种认知或许来自于猎头、大公司HR不断的电话“骚扰”,或许来自于每天几百人排队入职的盛大场面。

在短视频平台竞争最激烈的时期,界面新闻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一些抖音、快手争夺技术人才的案例。比如,某研究所的一位算法专家,年薪40万,快手给他的年薪翻倍。在得知快手给这位技术专家开出的薪酬后,字节跳动又涨了20万。随后,快手又在字节跳动的薪酬方案上加了20万,最终以120万元的价格抢到了这位技术人才。

大模型时代,虽然技术人才更加稀缺,互联网巨头愿意给大模型技术人才开出比移动互联网时代技术人才平均薪酬高出50%以上的薪酬,但没有公司再花钱招聘人才了。

一方面,大型模式公司实际需要的技术人才规模明显低于移动互联网时代。

林帆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组建一个新的业务团队时,会需要数以万计的人才,因为当时的想法是不同的业务场景需要不同的技术团队去完成,更多的业务场景需要更多的技术人员。大模型时代,解决问题的方式变成了通过一个基础的大模型来解决所有场景的所有问题。产品能力的提升不再是由技术团队的不断迭代优化带来的,而是来自于大模型本身能力的升级。

也正因如此,Base Model公司的技术团队才几百人,公司更愿意在算力上投入更多的钱,而不是人力。据界面新闻了解,Base Model公司在算力上的投入基本都是1亿美元起步,算力已经成为衡量Base Model公司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过去大模型领域的技术人才本来就不多,可供大模型公司挖角的成熟技术人才也不多。虽然人工智能在中国发展了10多年,但不可否认,OpenAI技术流派在过去并不是主流。

过去,AI、移动互联网的主流流派解决问题的思路大体类似,即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用不同的算法来解决,而不是用一个模型解决所有的应用场景。相比之下,OpenAI技术流派对数学能力的要求更高,在AI领域积累的算法技术人才很难从其他技术流派快速转行。

林帆透露,目前国内大型基模公司组建技术团队,大多是先在行业内寻找三到五名核心骨干,高管层人员则多从近几年毕业的年轻人中选拔,让他们快速成长。

界面新闻在近期各大互联网巨头推出的大模型技术人才专项招聘计划中,确实看到了这样的趋势。同时,为了吸引优秀的博士毕业生加入,一些大公司刻意强调自己的顶尖导师团队。比如字节跳动的“头号种子人才计划”,就有豆瓣大模型视觉基础研究团队负责人冯佳实、大语言模型研究团队负责人王明轩作为导师;腾讯的“青云计划”,就有腾讯量子实验室负责人张胜宇等三位技术骨干作为导师。

林帆表示,各家公司核心技术骨干的技术学校也各有不同,目前还没有哪一所技术学校在行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技术人才在选择公司时也会考虑算力、数据、技术学校等前置因素,薪资则是次要考虑因素。

大模型将改变公司的组织方式

在向多位大模型领域从业者询问人才短缺问题时,界面新闻发现,除了基础的大模型技术人才外,目前行业还缺少既懂大模型技术又懂应用场景的复合型人才。

林帆也对上述现象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表示,未来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还会不断增加。“大模型时代,很多单项专业性的工作会逐渐被大模型赋能甚至取代。但跨学科、跨领域的工作,大模型还是比较难处理的,更多的还是会由人来完成。”

在林凡看来,大模式对部分岗位的替代,对人才能力需求的变化,也会改变员工的工作方式,以及企业的组织、运营方式。

一方面,整个公司的流程提升将由大模式完成,过去在大公司中扮演上传、下达命令角色的助理、中层管理者的价值将降低;另一方面,员工在组织中的角色将变得像U盘一样即插即用,但员工的综合专业能力将变得更为重要。

从目前大模型在不同场景的应用中,界面新闻发现了一些类似的趋势。比如在办公场景中,会议纪要、PPT制作等原本需要专人负责的工作,现在都可以通过接入大模型能力的金山办公等协同办公产品自动生成。在零售门店中,原本需要店长巡查、向上汇报的各类问题,也能够通过飞书运营工作台的独立入口,定期有针对性地进行任务分配。一线员工填报后,系统会通过数据格式标准化的表单实时上报总部,省去了中间的上报环节,总部能够以极快的速度协调资源处理异常事项。

今年脉脉还引入大模型辅助多个业务场景工作,提升组织效率。其中,脉脉要求所有技术开发人员都使用AI编程工具进行辅助,经过几个月的实践,技术研发效率提升了10%~20%。同时,脉脉还开发了AI标注产品辅助人工标注,标注准确率从原来的98.5%~99%提升到99.7%~99.9%。

在林帆看来,倡导用科学方法提高生产效率的泰勒管理出现之后,人与机器的配合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大模型的出现,未来将给工作效率带来新的革命性提升。

“从管理架构上来说,大模式会让组织更加扁平,让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能够更好地协同工作。”林帆说。

分享到:
客服服务热线
7x24小时服务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