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参加网络面试,就能拿到税后3-5万月薪的海外工作,但交了2万的手续费后,就拿不到旅游签证了。6月27日,上海警方通报了近期“海外招聘”诈骗典型案件侦查情况。同时,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刑侦大队政委李国平也向上游新闻记者透露了“海外招聘”诈骗的新套路和近期电信诈骗的作案手法。
上海市公安局通报“境外招工”诈骗案侦破情况。图片来源:上海警方
交2万元手续费,等待旅游签证
今年2月,长期在上海工作的陈先生向宝山公安刑侦支队报案,称自己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出国打工信息,添加客服咨询后,被高薪工作吸引,支付了2万多元手续费,但最终不仅没有获得出国工作,还被列入黑名单。
陈先生称,中介承诺给他提供一份出国建筑工人的工作,税后月薪3万至5万元,手续也很简单。他在对方的指导下缴纳了2万多元的报名费、手续费等费用,参加了简单的网络面试,但等了4个月,他只拿到了一张旅游签证。
警方发现,陈先生落入“境外就业陷阱”并非孤例。“我们从相关网络平台广告信息、中介机构运作情况、维权投诉信息入手,核实资金去向、合同文书真实性,逐步梳理出以姜某为首的一家劳务中介机构是该案的重大嫌疑人。”宝山公安局刑侦支队反诈骗中心负责人柯佳介绍,通过侦查,上海宝山警方在外地警方支持下,于3月6日在当地开展集中打击行动,成功捣毁该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22名,缴获涉案手机20余部,涉案金额达300余万元。
交通分流言论截图。图片来源:上海警方
经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姜某伙同崔某、李某等人成立两家劳务中介机构,在不具备出国劳务派遣资质的情况下,按照“引流组、客服组、面试组等”分工、培训等分工招募员工、开展工作。其中,引流组在各大社交网站、短视频平台发布提供免费咨询的出国招聘机构广告,吸引有出国就业意向的求职者;随后,客服组按照既定的“说辞”承诺提供高薪的建筑工、服务员、保姆等低门槛职位,并虚构成功就业案例,逐步诱骗受害人缴纳报名费、手续费、签证费;面试组负责冒充出国雇主,与受害人进行所谓的网络面试,进一步巩固求职者的信任,拖延办理进度。
犯罪嫌疑人姜某还供述,对于着急出国工作的求职者,团伙成员会先为其办理旅游签证,以稳住求职者,再以办理工作签证流程漫长、职位竞争激烈为由,进一步骗取求职者支付加急费、服务费等,以此实施“二次诈骗”,直至受害人察觉异常,“阻拦后跑掉”。
目前,蒋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宝山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其余16人均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办公室位于一栋写字楼内,墙上挂着的看似齐全的证件其实是假的。图片来源:上海警方
“跨国公司”伪造招聘资格
在宝山警方侦破的另一起“海外招工”案中,一家“跨国公司”也存在资质造假的情况。
今年3月,家住宝山的梁先生报警称,自己长期从事木工活,听说出国打工收入高,便在多个求职网站上搜索海外打工信息,并添加了一位资深“中介”为好友,但投入近3万元,等待半年却未能成行。
刑侦大队反诈骗中心民警接报后发现,梁先生未提交任何学历、技能证明,直接通过“网络视频面试”获得所谓“出国劳务岗位”。在缴纳2.88万元签证费、律师费、交通费、服务费等费用并签订工作合同后,中介机构出具了多个国家的初步资格审核和岗位匹配表,但中介机构始终以“材料不全”、“没有合适岗位”等理由拖延办理。警方调查发现,消费者维权平台、网络投诉平台上对该公司的投诉较多。
经调查发现,该公司并不具备对外劳务派遣相关资质,开具的航班行程单、律师服务费、劳务技能培训费等均为伪造,与国外合作公司签订的合同也没有甲方签字盖章。4月18日,在外警的大力支持下,宝山警方成功破获了一个设立在当地一办公楼内的“外招”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72名。
欺诈性言论引导。图片来源:上海警方
落网后,犯罪嫌疑人佟某等人对诈骗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佟某供述称,自己自2023年起与他人合伙成立出入境服务公司,在搜索网站、门户网站上刊登劳务中介广告进行宣传。他对前来咨询的客户谎称可提供全球签证办理及劳务输出,包括厨师、护士、美容等“门槛低、工资高、无语言门槛”的工作。还伪造资质初审表、岗位匹配表骗取受害人信任,用欺诈性说辞诱骗受害人支付高额“一条龙”中介费,并通过“春节假期”、“国外海啸”、“用工荒”等说辞拖延。事实上,该团伙在承诺的办理期限内(一般为4-5个月)注销公司,将已交费的求职者列入黑名单,开除客服人员,只留下组长以上骨干成员重新注册公司,继续实施诈骗。 截至案发,童某等人已注册了3家同类公司,涉案金额达400余万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童某等14名骨干成员因涉嫌诈骗罪被宝山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其余58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其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社交媒体平台交通分流示意图。图片来源:上海警方
如何避免陷入“海招”陷阱?
从两起案例的特点来看,求职者该如何避免落入“海招”陷阱?
上海市公安局宝山分局刑侦大队政委李国平告诉上游新闻,此类案件的诈骗手段有几个特点。首先,诈骗团伙常常以工作环境好、收入高、办理速度快、门槛低等诱饵,吸引求职者添加客服进行私信咨询。当求职者表示有意向后,客服团队会根据不同求职者的背景和需求,进行个性化的诱导说服策略,从而提升该职位的“吸引力”;其次,在收取办理费用方面,客服会先收取一两千元的报名费,求职者到公司实地考察或阅读相关材料取得信任后,再签订合同,收取数万元的服务费。随后,他们向求职者提供虚假的雇主邀请函、资格初审表、岗位匹配表等看似正规的纸质材料,甚至真实的旅游签证,骗取受害人的信任。 最后,诈骗团伙会用拖延词,不断延长办理周期,从而为实施诈骗争取时间和空间。
警方建议,看到海外招聘信息时,应首先通过商务部官网查询相关派遣公司是否被列入《全国对外劳务合作企业名单》,不能单凭对方提供的表格和信息确认公司合法性;另外,各国劳务派遣政策存在差异,具体求职政策可通过相关国家大使馆或官网核实;此外,任何旅游签证不能等同于海外劳务签证,求职者需分清签证种类,避免受骗;四是求职者应避免通过来历不明的网站、非官方注册的社交账号应聘或缴纳费用,谨慎提供个人信息。
警方在涉案公司发现大量护照。图片来源:上海警方
李国平还提到,除了该类“海外招聘”诈骗案件出现新动向外,近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种类和趋势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一是诈骗手法迭代,诈骗分子紧跟社会热点,十分具有迷惑性;二是诈骗对象更加精准,针对不同群体使用量身定制的词语,比如针对中老年人的投资理财诈骗、针对学生的网络游戏诈骗等;三是诈骗概念和手段更新,采用虚拟货币、智能AI、GOIP、远程控制等新手段,犯罪工具不断更新迭代。
随着暑假和毕业季的到来,警方特别提到,学生应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要在社交媒体上透露过多个人信息。高考结束后,警惕“内部指标”、“特殊渠道”等招生诈骗,一切招生信息应以官方渠道为准;找兼职或求职面试时,要核实招聘信息来源,警惕需要先交押金或培训费的工作机会。此外,出行预订机票、酒店、车票等,应通过官方网站或信誉良好的代理商,核实退改签补偿推送。
上游新闻记者 石婷婷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