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时间以来,我在多所高校采访中发现,校园招聘活动有了更多务实举措和亮点,体现了各地高校推动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探索。特别是,除了举办大型综合性招聘会外,一些高校还推出了“小而精”、“专而优”专场招聘,深受学生欢迎。
如中国人民大学以学院为单位,针对不同专业学生需求,组织了工商管理、法律行业实习等专场招聘会。杭州师范大学举办学科专场招聘会,并通过相关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等形式邀请用人单位参展。不少学生表示,招聘会提供的岗位与自己的专业相匹配,投递简历的范围更加集中有针对性,与用人单位的沟通也更加深入。
这些做法体现了高校为提升校园招聘精准度所做的努力,紧密结合学生需求,实现人岗匹配,充分发挥人的优势,提高就业质量和稳定性。有的招聘会看似规模不大,但效果显著,人气旺。这也启发高校关注毕业生的差异化需求,结合毕业生求职意向,汇聚就业资源,努力提供更多优质就业信息。
同时,在一些招聘会上,我还看到,与用人单位交流的不仅有求职的学生,还有高校老师。企业代表带来招聘信息,高校老师代表介绍应届毕业生情况。5月底,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举办专场招聘会,现场开展校企供需对接,54家重点领域企业、30所高校参加,商谈共建就业实习基地、联合开展职业规划教育……有高校老师表示,在活动期间与多家企业进行交流,交换联系方式,准备今后加强合作。
开发更多有利于毕业生充分发挥自身知识和特长的岗位,需要高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努力。以校园招聘为契机,加强高校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开展供需对接活动,是高校应有之义。短期内,此举有利于挖掘高校毕业生的潜力,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长期来看,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也将为高校优化培训供给体系,促进人才供需有效对接提供参考。
校园招聘的创新形式让人印象深刻,参加招聘会的学生也值得关注。笔者发现,现场不仅有应届毕业生,也有非毕业年级的学生。有的希望找到暑期实习,提升求职技能,有的主动了解企业需求,为未来就业做准备,还有的带着简历,打算向就业指导老师寻求建议。
这一方面体现了学生积极的求职心态和行动,另一方面也激励高校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服务。其实,校园招聘会不仅是用人单位招聘、学生求职、学校企业对接供需的平台,还可以成为育人的课堂。在这方面,不少高校不断探索和实践,如开展就业政策宣讲、简历诊所、模拟面试等活动,着力帮助学生提升就业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选择和就业观念。
校园招聘一系列务实探索,是各地各高校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个缩影。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做好全国普通高校2024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明确各地各高校要充分发挥校园招聘主渠道作用,积极邀请用人单位进校园开展招聘活动,提高校园招聘活动实效。目前,202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各方要进一步提升校园招聘实效,让学生更有获得感。
人民日报(2024年06月16日第05期)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