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记者 张冉
岁月在他们脸上留下了皱纹,却没有带走他们的勤奋,也没有带走他们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和能力。
5月7日,潮新闻记者走进杭州滨江就业中心,记录下几位五六十岁“年轻老人”找工作的故事。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家庭或许不缺钱,但是他们就是坐不住,觉得自己有足够的精力和活力继续工作(点击此处查看以往报道)。
稿件在潮新闻、钱江晚报推送后,读者、网友向我们推荐了许多类似的浙江老人。
一名 60 多岁的妇女在村里经营一家寄宿家庭
上山挖笋、做饭招待客人,忙得停不下来。
丽水市云和县冲头镇坑根村,有一群“不服老”的年轻老人,近日,老人的创业故事被拍成视频在央视“爆红”。
云和县冲头镇工作人员陈雅璐还记得五一前央视记者来拍片时的情景,“姐妹俩好激动,平时都是在饭店、民宿打零工,做饭、卖笋、做点小生意,没想到居然能上央视。”
陈亚鲁说,坑根村有美丽的梯田,中央电视台也多次报道过,但这是中央电视台第一次报道村里的这群老人。
这群姐妹平均年龄超过60岁,有的在民宿当招待员,有的在餐厅帮忙服务、洗碗,每天忙碌而快乐。
临汾小隐民宿的主人是65岁的刘启华。
五一假期,她几乎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为8个房间的客人准备早餐,早餐的种类很多,有粥、包子、玉米、卤笋……热腾腾的烟火味弥漫在整个民宿里。
她提前几天就准备好了这些食材。
受访者提供的坑根村精力充沛的老人
扛麻绳、爬山、挖竹笋,是刘奇华这些天常做的事情。
她很轻松地扛着几十斤竹笋下山,“六七十斤的竹笋我都能扛。”
做完饭,刘启华就坐不住了,她把剩下的被套脱下来,放进洗衣机清洗消毒,把现场收拾干净,然后才准备午饭和晚饭。
这就是刘奇华觉得很舒服的“创业之道”。
几年前,刘启华在镇上的一家玩具厂上班,每天上班,“后来我就回老家办民宿,日子过得好轻松,客人多了忙一点,就很开心了。”
坐不住的刘其华在自家门前门后种着蔬菜:“自己摘下来煮给客人吃,很新鲜的。”
肯根村的寄宿家庭受访者
肯根村的寄宿家庭受访者
“有事可做,人就很开心。”刘琪华虽然每天忙碌,但她身上没有“办公室味”,反而有一种自我满足感。
另一位经营民宿的人是64岁的陈马英,他也忙于做饭、打扫卫生和种菜。
陈马英正在工作。
“我婆婆以前在工厂上班,经常加班到晚上9点,那时候她已经50多岁了。”在儿媳黄兴洲眼里,浙江的老人确实很勤劳,虽然年纪大了,但总想着工作,做点事,赚点钱。
她非常钦佩。
“我觉得自己老了,没法像奶奶那样干活,只想着玩玩。”黄兴洲说,奶奶并不是村里最能干的人:“有的80多岁的老人身体还很结实,还会去山上摘茶叶,做一些土特产卖,干得也很开心。”
“老少皆宜”加入创业计划
全村有50多人从事相关产业
办好家乡民宿、做家乡特色菜、发展家乡旅游……刘启华、陈马英都是丽水市运河坑根村老年人“创业计划”团队成员。
过去,坑根村是有名的“空心村”,村里留守老人有几十人,经济生活条件都不太好。
40多岁的顾晓航是第一批进村开发田园综合体的人之一。
八年前,青田人顾晓航来到坑根村。
那时村里还没有寄宿家庭。
顾晓航被村里的自然风光吸引,开设了第一家民宿“云谷山舍”。
“这里的老人很热情,干劲十足。我办民宿,有劳动能力的老人都会过来帮忙干活,请村民帮我们打理菜地,还向他们收购鸡鸭鱼等食材。”在顾晓航的带动下,不少老人也把自己的房子装修好,开办民宿、农家乐。
坑根村仍在工作的老人由受访者提供
坑根村仍在工作的老人由受访者提供
在坑根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这群老人照看家,但老人用自己的辛勤与智慧,为民宿行业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阿姨们做的榨菜、五花肉味道很正宗,卖相很好,一些来品尝的游客都赞不绝口。”顾晓航说,浙江没有老人退休这回事,村里很多老人还在干活:“他们说只要身体允许,就一直干活。”
云和冲头镇工作人员陈亚璐说,老年人到村里的民宿当接待员、厨师、卫生员等,是普遍现象,效果很好。截至目前,该村共有农家乐(民宿)13家,全村有50多人从事相关行业。
今年“五一”假期,该村接待游客5万余人次,实现门票收入7.9万元。
我会在假期里做一些零工。
“我真的很佩服我的母亲。”
不仅在坑根村,很多这样的年轻人、老年人,纷纷涌向了《钱江晚报》的后台。
其中就有杭州新居民范小姐的父母。
范小姐的家乡是浙江开化。
“我爸爸妈妈都退休了,爸爸在建筑工地工作,妈妈以前在工厂做清洁工,现在主要工作就是帮我照顾孩子。”范小姐说,今年五一假期,妈妈没有跟她回老家,晚上她兴高采烈地去餐馆打工,“一小时挣20块钱,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还要上班,她很开心。”
范女士的母亲今年59岁,明年满60岁就可以领取村里的养老金了,“一下子就能领到不少钱,她不缺钱。”
范小姐问她:“妈,你怎么这么心急啊,我们家又不缺钱。”
我得到的回答是:“我坐不住。赚钱太有趣了。”
范小姐有些无奈,又有些佩服。
“前几年,妈妈做清洁工的时候,晚上和周末都要出去打工,基本就没有休息过。妈妈的生命力极其强大,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有一种韧劲,让她能够生存下来。”
即便现在帮妈妈照顾孩子,妈妈还是会抽出时间做很多双鞋子,款式和颜色都不一样。“我身边的叔叔阿姨、朋友、同事都已经有一双了。”
受访者提供
受访者提供
受访者提供
范小姐不敢让母亲独自回老家,“我怕她们还要去村里采茶叶赚钱,忙得都没有时间休息。”
范小姐还讲到了她的同事老吴。
“他以前是质量管理部的领导,退休后也没休息,又找了份跟质量有关的工作。后来公司搬家了,老吴就换到家附近的药店当执业药师,也是一个坐不住的年轻老人。”
看到身边这么多“年轻的老人”,范小姐的想法逐渐发生了变化。
“本来想退休后就躺着休息,但现在我觉得可能会做点自己喜欢的事情。我不会像父母那样努力工作,所以我还是会努力在工作和休息之间找到平衡。”
你的身边有这样的“小老头”吗?欢迎继续分享。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