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12月15日电 随着“Z世代”逐渐融入职场,不同年龄段的职场人士在工作中相互协作已成为常态。 人力资源服务商51job进行研究,近日发布了《2023职场代际群体洞察》。 洞察报告显示,“Z世代”员工更关心工作压力和团队氛围。
参与调查的上班族中,超过80%的受访者“就业”,而“辞职”、“自由就业/灵活就业”、“创业”的受访者总数占14.3%。 聚焦“上班族”,27.6%的人正在积极寻找工作。 尽管41.6%的受访者不积极寻找工作,但他们会考虑合适的机会。 与未就业人群相比,50%的人关心就业机会,更多人愿意维持现状。
具体来看不同年龄段的求职心态,“95后”和“00后”的求职行为更加主动,选择“积极寻找新工作机会”的比例为比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 其中,“95后”被动寻找工作机会的比例高于主动寻找工作机会的比例。 找工作的“85后”、“90后”职场人士不在少数。 选择维持现状、被动寻找机会的人数远高于主动寻找工作的人数。
调查显示,“Z世代”员工的流动率呈现逐代显着增加的趋势。 具体来说,在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中,近一半的人表示自己至少经历过两份工作。 进一步分析显示,超过30%的受访者每项工作的平均工作时间为“6个月至12个月”,其次是“3个月以内”。 大多数“90后”、“80后”职场人士的平均工作时间为“2-3年”(30.7%)或“3年以上”(81.6%)。
与社会认知不同,Z世代并不“只为爱情付出”,更注重物质回报和发展前景。 分析辞职的具体原因,“薪资不满意”和“没有晋升空间”是各个年龄段都关心的因素。 此外,各代际群体在样本中的选项比例最高:“2000后”比其他群体更容易选择“工作压力大”(40%)和“与领导相处不好”(20%)几代人; 1995后选择“团队氛围差”(37.7%),90后选择“学不到东西”(34%),85后选择“福利不全”(35%)。
根据51job此前的调查显示,2022年应届毕业生整体离职率为18.7%。 从行业细分来看,能源化工行业(15.1%)、金融行业(15.4%)、专业服务行业(16.2%)离职率较低; 餐饮/酒店/旅游行业、房地产行业受经济环境影响较大。 这使得应届毕业生的流动率处于较高水平,分别为23.6%和20.6%。
雇主们对年轻工人的流动性感到困扰。 问卷内容为“您希望公司在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的选择题。 数据显示,排名前三位的选项分别是“有竞争力的薪酬”(67%)、“奖金激励”(63.3%)、“培养和晋升机会”(62.7%)。 “95后”和“00后”在前三项中的选择与其他年龄段完全一致,代际差异并不显着。
而Z世代选择“及时认可”(48.9%)、“弹性工作制”(42.2%)、“改善工作环境”(53.3%)、“营造企业文化”(51.1%)的比例则要少得多。高于其他几代人。 年龄组,这就是代际差异发挥作用的地方。 后单位制时期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个体经营”特征尤为突出。 调查显示,超过80%的上班族正在探索主业之外的第二职业道路。
职场中的年轻人试图以企业的形式经营自己,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本的效益。 尽管企业用工需求灵活化已成为明显趋势,但保留主业仍是共识。 74.3%的受访者表示“主业重要,副业是调整”,其中“00后”选择这一选项的比例最高(77.8%)。 相反,“80后”、“90后”群体对于主营业务的态度则更为消极。 18.4%的“80后”表示“重心会向副业倾斜,在范围内能做好主业”。 13.2%的“90后”“以后”是指“等副业能覆盖主业的时候我就辞职”。
当被问及“职场新生代员工与其他年龄段员工有何不同?”时,受访者选择最多的答案是工作价值观(70.3%)。 长期以来,在舆论层面,“整顿职场”、“拒绝加班”、“反对内卷化”似乎成了“00后”的代名词。 事实上,每一代人都被贴上了代际身份的标签:“80后”一度被视为叛逆、另类,“90后”则被称为自私、非主流、无端呻吟。 .. 不过,本次调查发现,“Z世代”群体的价值观与其他世代并没有显着差异。 在关注代际差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工作经验、性别、职级等方面的共同差异。 合理的管理方法可以极大地影响“Z世代”的职业表现。 他们需要的是理解、看到、关注他们的合理诉求。 刻板印象的标签往往会带来认知限制,所以尽量不要依赖预设。 (超过)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