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出现了一种反常情况:官方公布的宏G数据表面光鲜,然而我们普通人却感受不到实际效果。
其实不是你一个人这么想。
许多人的实际感受与统计信息存在出入,职业发展机会不理想,消费意愿受到抑制,自信心似乎正逐渐变得稀少。
正好,上市公司的半年报最近都出来了。
这些数据不会说谎,它们安静地记录着商业活动的难易程度,也反映着赚钱的实际情况。
现在我们暂且不论那些宽泛的论调,而是去翻阅企业公开发布的半年度总结,以此探查市场运行的真实状况。
整体来看,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就是,结构性分化愈加明显。
根据wind信息统计,今年上半年,A股市场5427家挂牌企业中,有5424家企业公布了相关数据,这些公司上半年合计产生营收34.99万亿元,同比微增0.02个百分点,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总额为2.99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45个百分点。
有4178家企业获得了利润,这占了总数的差不多四分之三,去年上半年这个比例接近五分之四,不过最近整体赚钱的公司比例稍微有些下降。
虽然发展速度不快,不过收益已经从亏损转为盈利,而且利润还在持续增加,这似乎是一个积极的征兆。
进一步观察具体数据,非金融行业整体营收速度为负值,达到-0.48%;非石油和石化领域的非金融公司,其利润增长速度仅为2.45%,相比上一季度减少了3.07个百分点;在单只股票的利润榜单上,排名靠前的五十之中,多数都属于金融行业。
金融板块中,有七家企业的净利润位居前列,其中,前四名的位置被四大银行牢牢占据,它们在上半年的归属于母公司的利润均达到了1100亿元以上,这四家公司加起来的总盈利额为5872亿元。
目前经济振兴很大程度上依靠金融行业以及一些资源型国有企业的推动,产业界的内在发展力量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不仅如此,行业分化也相当大。
当前市场正经历新旧行业交替阶段,旧有增长动力减弱,新式发展力量迅速增强。
钢铁、软件与服务、建材等相关产业,由于“反内卷”政策所引发的供给紧缩,以及基建需求得到有效拉动,出现了显著的增长,整体呈现强劲复苏态势。
然而,房产产业、购物服务等相关领域持续遭遇负增长困境,万科A本年度实现净损失达1194.7亿元,*ST金科、华夏幸福等地产公司同样在亏损榜前十之中。
房地产业第二季度总共损失了二亿八千七百万元,而去年同期仅亏损一千二百七十余万元,亏损金额与去年相比增长了一倍以上。
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导致建材、家居等相关产业盈利能力普遍减弱。居然智家在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同比下降了四十五点五二。
新能源行业整体发展势头迅猛。其供应链环节,从基础材料供应到车辆最终组装,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比亚迪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三千七百一十三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百分之二十三,企业盈利能力同样提升,净利润增幅接近百分之十四。该公司在市场中的占有率持续提高。
这家公司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汇川技术得益于新能源汽车业务迅猛发展,该业务板块完成营收大约九十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接近百分之五十,公司整体半年度净利润达二十九亿六千八百万元
先进装备工业领域同样成果显著。工业机械臂、芯片制造装置等具体行业收益增长速度普遍达到二十个百分点以上,对外销售需求旺盛,生产设施使用程度持续处于高水平。
行业内部出现明显差异,导致许多人注意到个体感受和整体经济指标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并非偶然现象,而是经济结构调整阶段所引发的必然现象。
当前部分收入丰厚的领域持续扩充团队规模,例如宁德时代半年度吸纳了1万5千名新成员,这些岗位主要面向技术精湛的专业人士,顶尖人才的需求持续旺盛。
另有一些领域,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尖端科技持续进步,部分行业所需劳动力数量显著降低。以金融业为例,该领域盈利水平位居前列,不过,国家六大金融机构在上半年均未扩充人员,职员总人数实际裁减了二万六千七百人。
观察另外两个具体领域,首先是消费领域,这个领域可以说是经济运行周期的最终体现,当经济活跃度增强,民众收入水平提高,人们才会进行消费活动。

从半年报的数据来看,消费确实在复苏,但复苏主要是外力作用。
零售总额持续数月维持在百分之五以上,特别是家电、电子产品这些依赖政策支持的领域,增长势头极其迅猛。上半年家电市场消费金额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提升超过三十个百分点,财政补贴犹如火上浇油,显著拉动了整体市场规模的扩张。
公开企业的中期业绩报告也证明了这一点。新兴动力汽车领域的盈利能力提升幅度超出三十个百分点,家用器具产业的销售额与收益均实现了九成以上的增长,电子产品市场表现更为突出,其销售总额增长了二十四点八二个百分点……表面上看似乎非常兴旺是不是?
但热闹背后藏着一个隐患:需求前置。
简而言之,国家补贴犹如强效刺激手段,对物质层面效果显著,却难以触动精神层面。那些原本打算近期购置家电或更换车辆的人,会借着补贴的东风迅速完成交易;而那些根本没打算消费的人,也不会因为节省一两千元而临时起意购物。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未来的消费能力被现在过度消耗了。
观察6月份补助政策中止之后,第二季度的消费统计显著弱于第一季度。以家电、汽车等受政府资金支持的行业为例,其市场扩张速度已经显现出迟滞现象。
不过,也不是所有消费都靠“补贴”。
本轮经济回暖期间,情感相关消费领域表现突出,游戏产业与电影放映业利润显著增长,增幅超过七成;宠物行业及知识产权衍生品市场盈利能力同样强劲,净利提升分别达到百分之四十点二九与百分之五十四点九。年轻群体更倾向于为兴趣投入资金,这一消费趋势正转化为新的市场增长动力。
因此,如今国家也把目光投向了这个领域, 国家补贴不再仅仅用于支持大家电, 而是开始着力推动对“服务型消费”的扶持, 这种消费模式具有重复购买率高、 使用周期短的特点, 比如你今天欣赏了一场音乐演出, 下周可能还会寻求观看其他类似的活动。
深圳市近期发放了总额两千万元的文化旅游消费券,许多地区也正在推行养老服务相关的消费补贴政策。
从上个月的会议来看,接下来这一部分估计体量会大规模扩大。
总而言之,倘若财政政策得以松绑,确实能够促使物价上涨、民众预期向好,进而让民众敢于消费、乐于消费,那么消费领域才有望实现真正的“数量与价格同步增长”。不然,仅依靠政策性补偿,效果恐怕难以持久。
审视一下不动产,尽管当前不动产已不复为经济前进的主要动力,然而它却是全社会购买力下降、未来看法趋于悲观的发端。
中国家庭财富的绝大部分都投放在房产上,房价持续走低,使得民众的信心不断受挫,对物价持续下跌的预期也日益增强。
审视半年报中的相关数据,房地产业以及相关领域收入削减超过十分之一,房地产业利润增长速率与去年同期相比锐减逾两百个百分点,半数以上公司出现经营亏损。
上市公司亏损TOP20,有一半的都是房地产行业。
从全局观察,中央企业和条件较好的房地产公司依靠资本实力和土地储备,在不利形势下继续扩大业务,相比之下,大部分民营房地产企业则深陷于销售下滑、利润减少、债务偿还困难的多重难题之中。
根据公开的财务报告分析得知,房地产业尚未摆脱低迷状态,全国房屋销售规模与交易总额较去年同期持续下滑,销售规模已经连续三半年呈现负增长趋势,而销售总额则与两年前峰值相比减少了百分之七十五,当前水平仅为峰值的四分之一。
行业分析指出,房地产企业实质性的盈利转机预计在 2026 年之后才会出现,而这样的机遇将主要惠及那些在资金实力、土地储备以及项目开发能力方面表现优异的企业。
我认为,部分中央企业中的头部企业或许能在 2026 年达成“基于较低起点的盈利恢复”,而绝大多数民营房地产公司应当会看到亏损收窄。
行业整体赚钱的转折点不会那么早到来,必须等到市场实现房价稳定下来、库存完全卖光、信贷环境好转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之后,才有可能出现。
因此,根据整体的半年报告内容分析,我们所感知到的经济形势欠佳并非虚幻,宏观统计体现的是普遍现象,而个体体验才是客观情况。
通过半年报告,我们了解到金融行业支撑了整体盈利水平,新能源领域迅猛发展,消费电子行业开始回暖,不过许多传统产业依然面临困境,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意味着大部分人目前仍处在平均水平以下。
这是事物更迭阶段出现的正常波动,某些领域持续快速发展,而另一些领域依然在原有轨道上苦苦支撑。
遇到这种境况,普通人要么着手探寻前景广阔的领域,要么就咬牙坚持。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