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焦点访谈

印度尼西亚阿洛群岛风景美,长尾鲨却因长尾巴濒危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5-08-07 作者:佚名 浏览量:

位于印度尼西亚东部地区的阿洛群岛风光旖旎,自然景观极为迷人,然而,当地的渔民生活却并不富裕。世代以来,他们以捕鱼为业,而长尾鲨则是他们捕捞的主要对象之一。

长尾鲨,学名Alopias pelagicus,通常被称为远洋长尾鲨,其名字揭示了其最突出的特点——那几乎占据身体一半长度的细长尾巴。这类鲨鱼主要栖息在气候温暖的海洋区域,属于远洋鲨类。它们偏爱在深海中畅游,而非靠近岸边。

长尾鲨的尾端并非徒有其表,它们依赖这根长长的尾巴进行拍击、使猎物昏迷,随后便可以大快朵颐。然而,正是这根长尾,使得它们轻易陷入渔网的束缚,导致其数量持续下降。

目前,此类鲨鱼已被广泛认定为全球范围内的濒危种类。在印度尼西亚,作为全球最大的鲨鱼捕捞国,长尾鲨的数量已锐减,降幅超过83%。关键因素是,印尼现行的渔业规定对长尾鲨的捕捞问题缺乏关注,当地居民普遍认为长尾鲨是一种可利用的渔业资源,且在日常饮食中常食用其鳍和肉。直至2018年,当局才首次记录到长尾鲨的存在。

发展长尾鲨旅游业实际上能够为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带来更为显著的贡献。在菲律宾,有两个著名的旅游地点——马拉帕斯卡岛和杜马盖地的道因海滩。这些地方是潜水爱好者的天堂,他们能够在这片清澈的海域中与长尾鲨进行亲密接触。这种生态旅游每年可为当地带来数百万美元的收益。

海潮天下(Marine Biodiversity)的编辑团队留意到,2025年2月,印度尼西亚卡拉巴希长尾鲨保护组织的Rafid A. Shidqi等研究人员,在Oryx期刊上发布了一篇新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名为《为保护鲨鱼而设计及评估替代生计策略——以印度尼西亚阿洛岛的长尾鲨为案例》。该研究结果表明,在印度尼西亚的阿洛岛,通过为当地渔民提供新的生计方式,并联合社区共同参与鲨鱼的保护与管理以及宣传活动,有效地大幅减少了长尾鲨的捕捞数量。为了支持全球环境治理工作,并向我国学者提供最新的研究进展信息,现将相关信息编译并分享如下,以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实验方法与效果(一)替代生计

替代生计旨在为那些以往以捕鲨为生的居民,开辟其他经济活动和生存途径,从而降低他们对长尾鲨资源的依赖程度。2020年,研究人员开始为阿洛岛的渔民探寻适宜的替代生计方案。起初,他们列出了一系列渔民所支持的可行方向,包括向渔民提供经济补贴和渔业技术培训。研究团队与渔民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他们的具体需求,对替代生计计划进行了改进。经过多次讨论,他们最终确定了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试点项目:一是金枪鱼和红鲷鱼渔业,旨在利用当地丰饶的海洋资源,开辟新的渔业发展路径;二是建立小型养鸡场,以拓展陆地养殖业务;三是开展向当地居民销售大米、煤油或冰块等日常用品的小规模商业活动。这些替代生计方案充分照顾到了渔民的实际需求,其设计理念得到了渔民们的广泛认同和高度评价。

为了确保替代生计计划的顺利进行,研究人员协助那些愿意采纳新生计方式的渔民成立了自主管理团队。之所以采用这种自我管理模式,是因为它能够让成员们享有较高的自主权。团队组建后,成员们共同商讨并确立了实施替代生计的相关规章制度,这包括详细的执行细则、违规行为的处罚措施以及监督体系,旨在保证整个过程的公平性与规范性。在着手实施新生计计划之前,村民们于村中举行了隆重的宣誓及声明活动,向全体社区成员明确传达了禁止捕捞鲨鱼的条例,确保了禁令的知晓度。研究团队鼓励渔民们积极参与自我管理,这一举措极大地提升了渔民们的责任感,原本对替代生计持谨慎态度的渔民,也逐渐被吸引并投身其中。

实施替代生计措施后,参与计划的渔民在捕捞长尾鲨的数量上明显减少。具体数据表明,未参与组的渔民每月平均捕获长尾鲨约6条,而参与组的渔民每月仅捕获1条,两组之间的总捕获量差距达到了91%。这一显著变化直接反映了替代生计在保护长尾鲨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果。从收入角度来看,总体上,渔民的平均月收入有所提升。在参与调查的九位渔民中,有六位的收入显著增加,其中一些渔民的收入较干预前上升幅度惊人,竟然达到了525%。

特写镜头捕捉到了长尾鲨侧头部部的细节。这幅作品由Kristina Tapales拍摄,并经“海潮天下”授权允许使用。

(二)协同物种管理

协同物种管理涉及整合政府、社区等多方资源与力量,致力于推进长尾鲨的保护事业。研究团队与政府及非政府组织多次交流合作,广泛宣传长尾鲨在捕捞以外的潜在经济价值。同时,他们还与政府法律机构、海洋渔业部门以及学术界代表们保持紧密合作,旨在通过综合各级政策,弥补以往的法律空白,为长尾鲨的保护工作搭建一个完善的政策体系。

经过研究团队的持续奋斗,阿洛岛地区及省级层面各自出台了新的法规,并设立了特定的长尾鲨保护区。2020年12月实施的新地区法规虽未明令禁止捕捞鲨鱼,却着重提出要增强渔民的非捕捞经济能力,旨在降低民众对濒危物种的经济依赖性。至2022年7月,省级行政首长发布命令,严格禁止捕捉与买卖长尾鲨,此举显著推动了长尾鲨保护工作的规范化与秩序化。

这是一条长尾鲨的照片,由摄影师Kristina Tapales拍摄(经“海潮天下”授权使用)。

(三)社区宣传与自豪感

社区通过实施一系列举措,旨在增强阿洛岛居民对长尾鲨的了解,并激发他们对保护这一物种的自豪感。研究团队别出心裁地推出了“长尾鲨保护先锋”活动,面向阿洛岛公开征集志愿者,鼓励年轻一代加入保护行列。他们为入选者安排了一周的专项培训,培训内容包括社区管理、鲨鱼与海洋生态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等。培训完成之后,参与者须在接下来的3至5个月内,分别走进沿海地区的学校和社区,积极进行宣传推广活动。

印尼现人脸鲨鱼__印尼渔夫鲨鱼

开展“长尾鲨保护之冠”倡议行动显著提升了当地居民对长尾鲨保护的认识。在2021至2023年这段时间里,共有36位青年冠军在各村落中热情推广,他们通过访问学校、组织社区集会、张贴宣传画报,以及与地方广播电台合作播出节目等多种途径,活动辐射至24个村落,吸引了总计1166人参与。根据反馈信息,所有参与者均表示通过宣传活动认识到了长尾鲨的价值,其中不乏有人坦言,这还是他们首次得知这一物种。此外,部分村庄的领导者亦受到了启发,他们开始倡导村民保护长尾鲨,并将其视为当地的一项珍贵资源。

项目反思

在阿洛岛实施长尾鲨保护计划的过程中,项目遭遇了社会政治方面的多重挑战。特别是,那些未加入保护项目的渔民对长尾鲨的持续伤害尤为严重。这些渔民中,多数为村里年迈且捕捞鲨鱼技艺高超的长者,他们长期的捕捞活动,不仅显著减少了长尾鲨的数量,还产生了不良的示范效应。

实际上,有一些原本未加入捕鱼行列的人士原本计划投身生计转型。他们并非对鲨鱼保护的理念或项目运作方式持有异议,但鉴于与村长及其他社区成员间的矛盾持续存在且未得到妥善解决,他们最终决定放弃参与。这一现象恰好验证了早期关于人类与野生动物之间冲突的研究结论:众多保护难题的根源实际上在于人与人之间潜在的矛盾。

图片来源:托马斯·亚历山大(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4.0)

阿洛岛地区及省级法规的颁布,标志着上级政府部门在关注发展问题的同时,对长尾鲨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发生了显著变化。但实际情况是,在村庄、地区乃至省级层面,要实现政策的有效整合,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监管机构及其相关机制在强制执行方面存在不足,印尼国家层面对于远洋长尾鲨的保护措施不够有力,这些因素大大阻碍了执法工作的顺利进行。原本对鲨鱼旅游业抱有期望,希望其能为渔民提供替代捕捞鲨鱼的生计选择,但这一期待并未实现。特别是在财政支持不足和新冠疫情导致旅游业陷入停滞的双重打击下,这种替代生计方案的实施变得更加艰难。

阿洛岛的渔民们世世代代都以捕捞长尾鲨为生计,然而研究团队却成功协助他们实现了生活模式的转变,仅凭经济补贴显然不足以实现这一目标。

海潮天下小编指出,此案例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在于研究人员在制定替代生计计划时,充分考虑到当地文化的特殊性。他们不仅提倡渔民制作和销售与海洋密切相关的手工艺品,还在实施新生计模式前,引导渔民们进行传统的祭祀和海洋献祭仪式。通过这种方式,渔民们在投身新职业的同时,依然能够沉浸在熟悉的海洋文化氛围中,从而获得强烈的文化认同感。研究团队积极强化社区宣传力度,促使渔民们深刻理解保护长尾鲨和转变生活方式对于社区持续发展的重大价值,并增强他们对替代生计的认同。总体来看,结合当地文化特点精心设计的转型策略是本研究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本文所载内容或作者见解,仅供参考,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读者可留言交流、参与讨论。一般而言,物种的学名会以斜体形式呈现;然而,由于本平台文章在复制至其他平台时,斜体部分常会自动消失,因此未进行斜体设置。特此说明。

编译 | 王纯瑶(北京外国语大学)

审核 | Linda Wong

三审 | John Wong

关于作者

王纯瑶,现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正处于大三阶段,同时修习法语。她学习态度积极,热爱思考,本科期间在海洋法模拟法庭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她对海洋生态保护及海洋法的最新发展趋势充满浓厚兴趣,并计划将其作为未来研究的焦点。

分享到:
客服服务热线
7x24小时服务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