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人形机器人赛道,有一批年轻人正在崛起。
7月18日,据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公布,宇树科技已经向浙江证监局提交了上市辅导的备案材料,而为其提供辅导服务的机构则是中信证券。
几乎在同一刻,宣布控股股东更迭至智元机器人旗下实体的上纬新材,股价迅速飙升。7月23日,该公司迎来了第11个涨停板,累计涨幅已超过700%,从而超越了中航成飞,刷新了A股市场“20cm”连板的新纪录。
人形机器人正大规模生产新的富豪。据投中网报道,与不久前完成首次公开募股的影石创新相类比,行业人士普遍持乐观态度,预计宇树的市值可能突破千亿。若以此数额计算,创始人王兴兴或许能够实现财富的显著增长。
不完全的统计数据显示,此次进入资本市场的成功者以90后为主流,其中包括王兴兴、智元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彭志辉,以及在今年6月份递交上市申请的卧安机器人公司创始人李志晨,还有星动纪元公司的创始人陈建宇、银河通用公司的创始人王鹤,以及星海图公司的创始人高继扬,他们都是90后的佼佼者。
如同前辈们在硬件产业中积累财富一般,他们同样是在我国智能制造领域繁荣的市场环境中成长的。依托于国内强大的供应链资源,他们迅速迎来了创业的巅峰时刻。在资本市场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他们加快了向首次公开募股(IPO)迈进的步伐。
现在,一场财富狂欢开始了。
2013年,当时就读于上海大学的王兴兴,便有了亲手制作一款四足机器人的想法。他的志向远大,立志要开创全球范围内低成本且高性能四足机器人的新纪元。
千里之遥的电子科技大学里,20岁的彭志辉对各类电子设计竞赛充满热情,他凭借卓越的才能,与团队一同荣获了四十余项科技竞赛的奖项。他对算法与硬件领域有着极大的兴趣,自学了机器人控制及嵌入式开发的相关知识,并且经常前往微固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硬件实验室旁听课程。
那时在我国,尚无专门针对人形机器人的专业领域。“目前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最急需的是那些能够将软件算法与硬件相结合的人才”,一位从事人形机器人工作的专业人士对凤凰网科技表示感慨,“这类相关专业才刚刚在近两年内开始逐步设立。”
在遥远的海外,不久前才发布液压Atlas的波士顿动力公司,恐怕难以预料到,这两个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会在十年之后,变成其全球市场上最为强劲的两大对手。那时的Atlas,凭借其28个液压关节,能够完成后空翻、跑酷等高难度动作,关节扭矩高达890N·m,一度被视为运动控制领域的巅峰之作。
不过,比起前两者,真正能被看作对手的人选都在清华。
陈建宇,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的大二学生,与清华大学微纳电子学系的大三生王鹤,以及电子工程系的大三学生高继扬,均为同一年级的学子。
与前两位直接投身市场不同,陈建宇、王鹤和高继扬均决定赴海外深造。陈建宇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攻读博士学位,其导师为自动控制领域的权威Masayoshi Tomizuka教授。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自动驾驶和机器人技术领域,致力于攻克非线性轨迹优化算法,并探索强化学习在复杂系统中的应用。自2020年起,他得以被图灵奖获得者、清华姚班缔造者姚期智邀请加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彼时年仅28岁便荣膺最年轻博士生导师,负责讲授《机器人学导论》和《智能系统与机器人》等课程。
王鹤本科毕业后,选择了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深造,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他有幸成为美国三院院士Leonidas J. Guibas教授的弟子。在导师的指导下,王鹤致力于三维视觉、机器人学与机器学习这三个领域的交叉研究。他的研究重点在于物理交互过程中,如何提升物体感知与泛化操作能力,这一研究对于具身智能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1年,他返回祖国,在北大前沿计算研究中心担任助理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并成功创建了具身感知与交互实验室,致力于推进具身多模态大模型的研究与开发。
高继扬起初是通过参加高中物理竞赛获得保送资格进入清华深造,后来在本科阶段转入了微纳电子系学习,再到2015年,他前往南加州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2023年5月,王鹤携手ABB机器人领域的专家姚腾洲共同创建了银河通用公司,并担任了首席技术官一职;同年8月,陈建宇创立了星动纪元;进入9月,高继扬与清华大学助理教授赵行、清华大学具身智能实验室的主任许华哲共同组建了星海图;自此,人形机器人这一领域迎来了资本的涌入。
波士顿动力在领先地位上坚守了十年,然而到了2024年年末,一款名为B2W的机器犬在硅谷的运动领域大放异彩,甚至引起了马斯克的关注,他转发评论称“未来的冲突将是无人机的战场”。在视频中,B2W展现出惊人的灵活性,它能够轻松攀爬溪流旁的栈道,以四足进行360°旋转跳跃,越过一块粗大的木墩,亦或是从2.8米的高空跃下,着陆时外观无损,落地稳健。
仅仅在视频发布超过一个月之际,负责制造该四足机器人的企业便成功跻身我国最具人气的电视节目——春节联欢晚会,此举亦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对机器人的广泛关注和热情。
王兴兴,生于1990年,常常自嘲自己智力有限,但这并非出于谦逊,因为他的对手们均来自清华北大,无一不是天才少年。他本科毕业于浙江理工大学,硕士阶段则在上海大学深造,且是经过调剂才得以入学。由于英语成绩不佳,他的偏科问题导致他错过了与浙江大学的缘分。
在接受《晚点LatePost》的采访中,王兴兴坦率地表示:“在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涯中,我的英语考试及格次数总共仅有三次。” 而他的英语教师曾向王兴兴的父母反映:“这个孩子似乎有些愚钝。”
自幼年起,我心中便充满了对自身的疑虑与不安,总是怀疑自己是否真的不够聪慧,是否能力不足,永远无法与他人匹敌。在上海大学2024级新生大会的发言中,王兴兴如此追忆过往。
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受限于预算的约束,他独自一人从零开始设计硬件,并研发控制算法,同时结合了一个工业电机。经过两年的不懈努力,机器人项目却仅完成了大约一半,“完成一半的工作并无实际意义,因此我决定主动推迟毕业”。
尽管王兴兴当年未能获得毕业证书,然而他的首款机器狗产品却成功问世。凭借这一创新成果,他在上海机器人设计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并赢得了8万元的奖金。随后,这款机器狗的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使得王兴兴在业界赢得了一定的声誉。
与王兴兴相较,彭志辉宛若天命所归的创业英才,其人生轨迹仿佛被神秘力量所加持,一路顺畅无比。
在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我立志投身人形机器人创业项目,并成功吸引了500万的投资。然而,创业之路并不平坦,随后我在B站开设账号,意外走红,被网友亲切地称为稚晖君,更有粉丝赠予“野生钢铁侠”的昵称。

当时成为B站UP主并未带来经济收益,但这并无妨碍。到了2020年,彭志辉得益于“天才少年计划”,成功以年薪201万元的总包形式加入了华为公司。
在华为,他结识了现任智元机器人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这位CEO曾是他在华为昇腾计算产品线上的直接领导。他们不仅共同创立了智元机器人,而且在融资过程中也一路畅通无阻。
相比彭志辉有军团支撑,王兴兴更早就开始承担起养家的任务。
创立宇树科技之后,王兴兴身兼CEO与CTO双重职务。尽管年纪轻轻,仅有35岁,他却自豪地宣称自己已拥有超过二十年的机械设计资历。
王兴兴当时有着清晰的志向,那就是研发四足机器人,打造既经济实惠又能被普通消费者所接受的机器狗。然而,这一目标在业内并未得到普遍的认可。波士顿动力早已声名显赫,作为技术领域的佼佼者,宇树最初只能选择跟随其后,在技术层面持续进步。尽管如此,王兴兴也敏锐地察觉到了波士顿动力的不足之处,那就是其高昂的成本使得量产变得困难,一台机器人的价格往往高达数十万美元,这使得它们难以走进普通家庭。
2017年,宇树科技推出了其首款四足机器人,该机器人不仅具备奔跑和跳跃的能力,更能在商业演出中一展身手。到了2021年,这款宇树机器狗有幸亮相央视春晚,不仅助力消费级产品Go1的上市,更与春晚制作团队建立了联系。
2021年悄然而至,彭志辉和王兴兴都经历了一段相对宁静的时光。彭志辉正步入在华为任职生涯的尾声,而王兴兴则因为当时机器人领域的惨淡景象,未能吸引到资本的垂青,不得不暂时采取低调发展的策略。
整个行业正共同面对相同的挑战——在供应链层面,即便是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等关键部件,依然需要依赖进口;在运动控制算法方面,尚未攻克复杂地形适应性等问题;众多实验室的研究成果未能转化为实际应用。至于开发者生态,算法、硬件与数据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想要打造一台令人惊艳的人形机器人,简直比登天还难。
这个曾经濒临绝境的行业,在2022年的尾声意外迎来了两位“贵宾”:一位是在第二届AI Day活动中与马斯克同台亮相的Optimus原型机,另一位则是在同年的小米秋季发布会上,手持一朵红花与雷军进行亲切交流的铁大。
两家头部企业携带着资金及品牌优势一同加入竞争,这标志着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即将掀起一股新的发展热潮。
经过一年的努力,成功跨越四足机器人生存挑战的宇树科技,毅然决然地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2023年2月,公司正式设立人形机器人项目组,并于同年8月完成了首台原型机的制作。王兴兴表示,之所以能够如此迅速地实现从狗形到人形的转变,主要得益于对先前技术成果的继承与发扬。
提及星海图、银河通用以及星动纪元等因素,我国机器人企业已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竞争激烈。
在今年的科技界春晚CES活动中,英伟达的创始人黄仁勋担任了开幕演讲嘉宾,并向外界推出了英伟达在具身智能领域的战略规划。在合作伙伴的揭晓环节,从参与其中的10家机器人企业中,有6家企业源自我国。
除此之外,在我国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三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汇集了超过200家专注于细分领域、技术独特、创新能力强的小巨人企业。这些企业致力于机器人各类零部件的生产制造,从而推动了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水平持续提高。借助这些完善的工业体系,我国机器人的生产成本有望比国际知名品牌降低三分之一以上。
更关键的是,中国这一代创业者手拿着更多成功的筹码。
李泽湘教授,曾孵化出大疆、云鲸等硬件巨头,曾向凤凰网科技透露,与前辈们不同,这一代的硬件创业者自公司成立伊始,便将人工智能视为至关重要的推动因素。不仅如此,这些佼佼者已学会立足实际需求,摒弃了以往对美国模式的盲目追随。在AI、硬件与场景融合的探索领域,他们展现出了卓越的综合能力,提出了一系列顶尖的解决方案。他们秉持工程师精神,对产品进行精益求精的打磨与迭代,最终跻身行业前列。
现在,人形机器人赛道被分为了三个梯队。
位于行业前沿的,包括最新一轮融资估值已突破百亿的智元机器人、宇树科技,以及已成功进入资本市场的优必选。
第二梯队中,包括最新一轮融资估值均已突破五十亿元的银河通用、星海图以及星动纪元。
第三梯队的,是起步融资均在1亿美元以上的新锐企业。
但如若说财富效应,最高的依旧是宇树。
IT桔子数据显示,宇树科技自成立以来,历经了11轮融资,投资名单中汇聚了众多知名机构。其中,2025年6月进行的最新一轮融资,由中国移动旗下的投资基金、腾讯、锦秋资本、阿里巴巴、蚂蚁集团以及吉利资本等多家重量级投资方联合领投。上一轮投资发生在2024年9月,当时北京机器人产业投资基金担任领投角色,同时,深创投、美团龙珠、红杉中国、中信证券、源码资本等共计14家知名投资机构纷纷加入,共同参与投资。
实际上,在这次热潮爆发之前,宇树科技的市值已经逼近百亿大关。一位一级市场从业者向凤凰网科技透露,“彼时,他们的四足机器人已经颇受欢迎,然而众多人认为估值偏高,因此并未参与投资”。随后,宇树的市值一度飙升至150亿以上,即便如此,“仍有众多投资者跃跃欲试,渴望分一杯羹”。
天眼查数据显示,王兴兴个人拥有宇树23.8216%的股份,同时,他还通过上海宇翼企业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间接掌握了公司10.9414%的股份,两者相加,王兴兴总共控制了宇树34.7630%的股权。
宇树IPO的相关信息一经公布,投中网在引用一位专注于具身智能领域的投资者观点时指出,宇树在多个维度上均超越了新近上市的影石创新,并坚信其市值不低于1000亿元。然而,持较为谨慎态度的群体则认为,宇树的市值至少在500亿元,即便采纳这一较低估值,王兴兴的个人财富也将达到173亿元以上。还需留意上市后股权被摊薄的情况,谨慎推算,王兴兴的资产总额或许将达到数百亿级别。
该位宇树公司早期投资者向凤凰网科技透露,鉴于行业中的龙头效应,观察上纬新材的情况,千亿市值并非过分夸大。他特别指出,王兴兴至今尚未大量减持其持有的公司股份。还有一位未参与宇树投资的顶级市场投资者向凤凰网科技透露,新加入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并不大,同时,一些长期投资者在2023年已经出售了他们的旧股份,因此他们可能无法参与到这一轮的财富盛宴中来。
根据公开可查证的最新数据,经过对估值和持股比例的核算,彭志辉、陈建宇、高继扬以及王鹤等人的个人财富均达到了十亿级别。
无论如何,这一代的创业人士无疑是幸运的,他们在踏入行业的那一刻便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在具身智能这一场关乎国家利益的竞争中,他们恰好踏上了时代的浪潮,引领了新一轮的财富传奇。他们注定要承担起更为重大的历史责任。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