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焦点访谈

将门虎女王雪红:1988年连续创业,买下濒临倒闭的威盛公司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5-07-14 作者:佚名 浏览量:

(一)连续创业

1,“将门”虎女

1988年,被誉为“经营之神”的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的三女儿王雪红,在姐姐王雪龄创立的大众电脑公司度过了六年的职业生涯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向IT产业的上游领域迈出创业步伐。而这一决定,距离她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已过去了七年。

当时王永庆并不同意女儿这一选择,然而王雪红自幼便展现出强烈的个性,不愿受他人操控。尽管留学海外及攻读经济学是父亲为她规划的路径,但这一次,她渴望能够彻底地找回自我!

她便以母亲赠送的房产作为抵押,成功借得资金,最终以500万元台币(约合17万美元)的金额,购得了一家位于美国加州福利蒙特市的X86芯片组设计企业。这家企业,正是成立未满两年的威盛公司。

威盛当时在芯片行业里鲜为人知,甚至几乎要破产——从这个角度看,王雪红的冒险精神多么强烈!然而,也正因如此,她遭到了王永庆长达十年的严厉指责!

鉴于此次并购并未得到“经营大师”的青睐,其背后所面临的经营挑战显而易见;然而,即便王雪红接手公司整顿数年,主营业务仍未见显著改善,她却突然想起了曾经的旧友陈文琦。

陈文琦最终没有辜负众望,凭借在英特尔公司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的市场洞察力,他敏锐地察觉到当时台湾岛已经成为全球70%个人电脑主板的制造中心,因此,在1992年,威盛公司的总部正式搬迁到了台湾台北。

通过这种方式,威盛不仅能够紧跟主板快速产品更新的步伐,还能有效应对芯片组技术的迅猛发展。到1997年,威盛成功跃居为台湾地区最大的芯片组企业,并且顺利进入了全球十大IC设计公司的榜单!

总部迁至台岛后,业务发展变得更为顺畅,究其原因,在于众多客户在听闻王雪红乃“经营之神”王永庆之女后,对其信任度显著提升,分数直接上涨!王雪红亦戏称,这可视为父亲对她创业事业唯一的“助力”所在。

王永庆目睹王雪红成功开创了自己的事业,终于放下了对女儿的责骂。而且,正是在威盛公司发展的关键时期,王雪红与陈文琦之间的感情逐步升温,最终在2003年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2,二次创业

随着威盛步入正轨,王雪红觉得凭借陈文琦的智慧,自己完全可以从一线退下来。因此,她计划再次创业,迎接更艰巨的挑战。当然,这次她吸取了教训,不再孤军奋战,而是积极邀请人才加入。

王雪红邀请老朋友卓火土共同开创事业,但他认为时机尚未成熟,需要耐心等待。直至1997年,康柏公司宣布收购DEC(迪吉多)之际,卓火土才迎来了创业的良机。

周永明,当时在DEC任职,曾是卓火土的部下——卓火土坚信创业之路非他莫属,这个迪吉多电脑研发部门的前主管正是他力邀加入此次收购项目的关键人物,而这次收购事件恰好成为了他邀请老部下加盟的良机。

1997年5月15日,宏达电公司正式宣告成立,王雪红担任了董事长的职位——经过数年的等待,卓火土终于迎来了这一时刻,与此同时,周永明被任命为该新公司的首席执行官。

宏达电初创时期,其主要业务仅限于单纯的个人电脑制造代工,当时主要负责为康柏电脑提供代工服务,技术含量并不高。然而,不久之后,宏达电便顺利地抓住了微软伸出的橄榄枝。

事实上,尽管微软早在1996年便发布了Windows CE1.0系统,然而,鉴于当时Palm操作系统在PDA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几乎独占了整个PDA操作系统市场,因此,微软迫切需要寻求一个“突破口”。

在持续优化自身系统之际,微软还运用了游说、技术支持以及直接资金投入等策略,吸引了众多合作伙伴,其中包括初创企业宏达电——凭借其出色的代工品质,赢得了微软的充分信赖。

在微软的助力下,1998年五月,首款配备Windows CE系统的PDA产品——宏达电Kangaroo——正式投入大规模生产并投放市场。紧接着的数年间,尽管宏达电因PDA的研发项目持续面临财务赤字,王雪红却始终如一,毫不犹豫地为该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2000年六月,宏达电为康柏代工生产的高档掌上电脑iPAQ36XX开始大规模生产并投放市场,该产品曾荣登吉尼斯世界纪录,被誉为功能最强大的PDA,而宏达电也凭借这一突破成功实现了扭亏为盈。

(二)进军移动通信

3,洞察商机

在宏达电迎来发展的关键时刻,即2000年,一位名叫杨兴平的留美博士,经历了千禧年互联网泡沫的冲击,最终不得不将耗尽心血研发的移动操作系统,出售给了苹果公司。

面对在美国的发展遭遇困境,杨兴平最终选择了返回祖国一试身手。于是,在2001年的二月,他踏足广东移动的办公大楼,手持康柏iPAQ设备,向众人展示了他精心设计的手机操作系统方案。

起初他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进行了展示,没想到广东移动在半信半疑的态度中,最终还是被他的一个小时的演讲所感染,并与之达成了合作协议!既然有了这样一个可靠的平台,那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着手进行终端的制造了。

杨兴平先前曾遭遇过三星、诺基亚等手机行业巨头的不待见,因此他选择了自主创业。恰逢机遇,在2001年七月,杨兴平在美国与美国商人王雪红相识。

王雪红在交谈中意识到,PDA若未融入通讯功能,实为市场一大空白。同时,宏达电的硬件与杨兴平的软件平台堪称完美搭配!面对如此吸引人的商机,怎能轻易放过?

宏达电着手筹备上市事宜,并正式更名为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在此期间,王雪红与杨兴平在上海、台北以及硅谷先后五度会面。

此刻,双方的合作协议已然达成,然而仅有产品而缺乏客户显然是不够的,因此宏达电决定寻求大客户康柏进行商谈。随后,在2001年九月,惠普公司宣布了即将收购康柏的消息,这样一来,宏达电原本的大客户康柏便间接地转变为了惠普。

遗憾的是,惠普对这个项目并未表现出兴趣,正当这款具备电话功能的PDA项目濒临夭折之际,一个意外的机遇降临,竟然被英国排名第二的移动电信运营商O2所青睐!他们不仅下了订单,还为这款产品命名为XDA。

宏达电在2001年实现了289.7万台PDA的出货量,这一成绩使其迅速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PDA代工厂。紧接着,在2002年三月,该公司成功登陆台岛股市。一切准备就绪,只待时机成熟,多普达的传奇故事便将拉开序幕。

4,多普达传奇

在2002年四月,王雪红以个人身份与中国电子集团(CEC)携手出资,成功创立了多普达通讯有限公司。根据双方协议,王雪红享有多普达品牌的所有权,而杨兴平,作为品牌的创始人,则持有公司的一部分股份。

武汉中原电子,作为CEC集团的分支,虽然握有51%的股权,却并未涉足决策层,其主要职责是在武汉的多普达生产园区内处理相关事务;加之当时多普达尚未获得手机生产许可,因此不得不借助武汉中原电子的CEC品牌标识进行手机的生产。

多普达通讯的总部位于上海,依据相关协议,该公司仅能在国内进行多普达手机的制造与销售;至于亚太及其他区域的多普达手机销售业务,则由多普达国际公司承担——该公司是由宏达电子与威盛电子在台岛共同出资设立的合资企业。

杨兴平对多普达Logo的含义作出如下阐述:其两侧均为“do”,象征着英文中的“做”;而中间的“p”字,既指代电话(phone),也暗示着电脑(PC),同时它还代表着平台(platform)以及人群(people)。

2002年八月,多普达正式亮相国内市场,其首场盛大发布会于人民大会堂举行——dopod686这款产品正式发布,成为国内首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机。

该产品独具匠心地将书写笔巧妙地嵌入天线部分,同时搭载了尺寸达3.5英寸、分辨率为240×320像素的巨型触摸屏幕!随着年末《英雄》电影的火热上映,在推广活动中将该机型与电影捆绑销售的多普达686手机因而迅速走红!

在那个连彩色屏幕手机都属罕见的时代,一部能够观影、播放MP3、上网浏览、运行办公软件……集成了通信、互联网和电脑功能的手机,其带来的市场冲击力甚至超越了后来的iPhone!

这款手机的性能极为卓越,以至于当时的用户们难以找到恰当的名称来描述它,于是便以“电脑手机”这一别称来指代。值得一提的是,这款多普达686的最初设计原型,正是之前由O2定制的XDA手机。

当时XDA在欧洲的销量十分火爆,其成就更是引起了众多行业巨头的关注。随后,Orange、T-Mobile、i-mate等公司纷纷与宏达达成共识,签订了合作协议,并开始采购相关设备。

5,合作破裂

在多普达686取得显著成就之后,杨兴平依托与广东移动的紧密合作关系,于2002年十二月,与中国移动达成了“终端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在2003年五月,公司与中国移动达成了更深层次的终端销售合作,从而获取了更丰富的移动资源支持。紧接着,同年八月,便推出了国内首部搭载Windows Mobile系统的多普达515手机。

在2004年十二月的某次多普达818手机的发布会上,杨兴平宣布,该品牌手机当年销量实现了13万台的重大突破,同时,公司也实现了盈利1000万元的可喜成绩!

王者的坠落_王者坠落的祸源怎么过_

在多普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背后,离不开宏达在代工原型机方面的贡献。这是因为,多普达位于武汉的制造工厂主要专注于零部件的组装工作,而这些机器的核心部件实际上都是源自宏达的采购。

当然,若深入探究,事实会更加明显——从设计到生产,大部分环节都由宏达公司承担!因此,那时候多普达手机的水货市场几乎失控,毕竟只需国行价格的一半,就能购得,试问又有多少人能抵挡住这样的诱惑呢?

2005年2月12日,宏达股价攀升至232元新台币,并首次超越了联发科,荣登台湾股市的王者之位!然而,王雪红并未因眼前的荣耀而忽视代工厂利润逐渐下滑的行业动向。

2006年,宏达公司正式启动了打造自主品牌的征程,同时决定通过收购多普达通讯公司来开拓内地市场;然而,这一举措立刻引发了杨兴平的坚决抵制,双方在董事会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

最终,杨兴平以退出作为交换,换得了宏达对多普达进军国际市场的微小承诺。然而,宏达由于专注于发展自主品牌,使得客户们将合作伙伴视为竞争对手,纷纷转向其他代工厂。因此,2006年,在宏达股价达到高点之后,便陷入了连续下跌的态势。

在2007年五月,多普达国际同样经历了合并,而宏达公司依旧坚定地选择发展自主品牌。进入同年十一月,宏达加入了由Google牵头,34家企业共同创立的“开放手机联盟”,从而使得安卓系统的商用步伐明显加快。

6,安卓先锋

2008年六月,宏达的英文名字正式更名为HTC Corporation——这一名称,正是世人所熟知的“HTC”的由来,更名之后,公司还与多普达通讯携手推出了当年的旗舰产品Touch Diamond。

这款被誉为“钻石机王”的国际版机型,首次印上了“HTC”的品牌标志,这一举措预示着多普达的时代即将画上句号,而HTC的辉煌传奇则正蓄势待发!

2008年九月,宏达公司发布了全球首部商用安卓手机HTC Dream(G1),自此iOS系统迎来了最为强劲的挑战者。随后,安卓系统甚至迫使乔布斯公开指责其抄袭iOS,并引发了法律诉讼。

当然,最终乔布斯并未能击败安卓系统。这得益于谷歌在三年后采取了一种迁回的策略——通过收购摩托罗拉,他们成功获得了超过一万七千项与移动技术相关的关键专利。然而,这些都已成为过去,而在那时,安卓系统尚未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在2009年的二月,宏达公司推出了其品牌下的第二部安卓智能手机,型号为HTC Magic(G2)。紧接着,到了同年八月,该公司又推出了HTC Hero(G3),这款手机首次引入并使用了专为安卓系统定制的Sense UI操作系统。

HTC的G系列前三部产品,堪称为宏达在安卓市场确立了霸主地位,自那以后,HTC便借助安卓系统的风潮,始终站在智能手机革命的浪尖,并谱写了一段永恒的传奇!

2009年九月份,宏达公司正式发布了当年的旗舰产品HTC Touch HD2。这款手机出厂时预装了WM6.5操作系统,它是Windows Mobile系统发展史上变革最为显著的版本之一。然而,遗憾的是,随后微软推出了WP系统,WM6.5系统便被遗弃了。

民间刷机团队的大神们并未被这难题难倒,他们成功地将 Android、MeeGo、WP7、WP8、Firefox OS 等多种手机系统进行了适配,更令人称奇的是,这台机器还能够运行 Win95、Ubuntu、Win8 RT 等电脑操作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手机被誉为史上最知名的“刷机小王子”,它的前代产品是2009年初推出的Touch HD——这标志着多普达的巅峰时刻,此后,这个品牌只能面临沉默的消失和无奈的哀叹。

(三)王者兴衰历程

7,安卓王者

2010年上半年,两款助力HTC迅猛发展的手机G7(Desire)和G8(Wildfire)相继投放市场。这一高一低的产品定位,巧妙地避开了同类型机型的竞争。它们的持续热销,背后承载着无数老用户对青春岁月的美好回忆。

在同年七月,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公布其进军中国大陆市场的决定,将旗下的多普达(dopod)品牌并入HTC品牌体系。自此,曾经在中国市场风生水起的多年老牌多普达,正式画上了句号,成为了一段历史。

在九月份的后续时间里,HTC 推出了其年度旗舰产品 G10(Desire HD),这款手机配备了4.3英寸的超大屏幕、金属质感的外壳以及800万像素的高清后置摄像头,这些特点直接彰显了它相较于G7的更高旗舰地位!

2011年4月6日,HTC股价攀升至1200元新台币的整数位,其市值迅猛增长,超过335亿美元,成功超越了诺基亚和RIM,因此跃居为全球市值排名第二的手机制造商,仅次于苹果公司。

当时,HTC的产品在美国市场占据了超过半壁江山;在2011年的第三季度,它更是跃居为美国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商,总计售出了高达640万台设备;这一数字中包含了70万台T-Mobile品牌的定制机。

在2011年八月,HTC 亦投入了三亿美元,购买了高端耳机生产商Beats Electronics的51%股份,旨在提升自身品牌的影响力,以便在与三星、苹果的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HTC历经数年承受压力,坚守自主品牌之路,终于迎来了事业的巅峰,在2011年成功登顶,成为安卓手机市场份额的全球冠军!这一成就标志着它已从安卓领域的先锋,华丽转变为安卓界的王者。

同年,处于巅峰时期的HTC在欧美市场与苹果旗鼓相当,展现出引人注目的业绩,并且持续推出了多款经典手机,其中包括定位高端的G14(Sensation)。

除此之外,该年度的旗舰产品HTC G17(EVO 3D)同样独具匠心——它是手机发展史上首款配备后置双摄像头的手机!这款后置双摄像头的一大亮点,便是能够直接捕捉并生成无需佩戴眼镜即可观看的3D视频效果。

8,落寞之路

2011年,HTC看似达到了事业的巅峰,然而实际上,它早已吸引了三星和苹果的密切关注。以2010年的HTC G7为例,这款手机一经推出便大放异彩——在短短四个月内销量便突破了千万大关!面对这样的成绩,三星按捺不住,开始暗中使绊。

当时G7所采用的Super AMOLED屏幕是由三星显示提供的,然而在后续阶段,三星却以产能不足为借口,开始停止供应。在这种无奈的情况下,HTC不得不转向索尼,寻求定制的Super LCD屏幕。这一举动直接打乱了G7的生产计划。

此外,三星的负面记录远不止这些。2013年,媒体揭露了三星“雇用学生网络攻击HTC”的行为。经核实,这一指控成立,随后台湾公平交易委员会对三星处以34万美元的罚金。

那边的苹果公司同样未曾停歇,早在2010年便对HTC发起了法律诉讼,到了2011年,专利纠纷依然在激烈进行——苹果公司持续发起多起侵权诉讼。到了2011年年底,终于迎来了一项诉讼的裁决结果。

尽管最终HTC在这场诉讼中失利,但并未对其造成实质性的伤害,因为涉及的仅是一项专利侵权,处理起来相对容易。鉴于此,苹果公司于2012年11月明智地决定,取消了针对HTC的所有专利诉讼。

尽管苹果与HTC达成了和解,然而这场历时两年多的法律纠纷耗费了HTC大量精力,同时,在诉讼期间,HTC还错失了部分机型在美国市场的销售机遇。当然,这并非最令人沮丧的,因为其后还有更加棘手的对手在等待着他们。

2012年,诺基亚对HTC发起了专利诉讼的密集攻势,2013年,他们首次在诉讼中获胜,而到了2014年,HTC最终选择了屈服——与诺基亚达成了和解,并签署了合作协议。

依据协议规定,HTC需向诺基亚支付相应的权利金,作为交换,其获得了欧美多国市场的“侵权禁售”禁令解除。换言之,此次诉讼对HTC而言可谓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多个市场的销售受到阻碍,还需应对诉讼带来的压力,并且还需支付赔偿金!

在众多行业巨头的围攻之下,HTC的净利润自2012年起便出现了显著下降,进入2013年三季度更是遭遇了亏损的困境!与此同时,该公司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也急剧缩减,2013年时的占有率仅为2.6%!

尾声:

2014年,HTC凭借Desire816等备受欢迎的“新渴望”系列中端手机,实现了全年净利润达1467万美元的业绩。然而,这种辉煌只是短暂的瞬间,随后的连续三年,HTC却不幸陷入连续亏损的困境。

为了实现盈利目标,HTC于2017年九月将Pixel手机项目以11亿美元的价格出售给了谷歌,该交易于2018年一月底圆满结束,因此HTC在2018年成功实现了由亏转盈。

然而,即便在接下来的五年里缺乏“大补血”权益收入的支撑,HTC仍旧未能摆脱亏损的困境,更严重的是,它完全失去了大陆这一庞大市场。此外,自2015年起开始转型的VR业务,至今仍未取得显著成果。

若仅将HTC的衰退归咎于行业巨头的竞争压力以及自身从代工起步所引发的缺乏核心技术专利的问题,这样的分析显然不够全面;实际上,在产品策略制定和关注消费者意见这两个关键环节,HTC都犯了严重的错误。

2012年推出的旗舰机型HTC One X由于搭载英伟达处理器,出现了严重的发热问题;而2013年的旗舰HTC New One则因采用全金属一体机身设计,引发了良率和产能方面的难题,这两者都暴露了重大产品规划上的失误。

2016年的旗舰机型M10,虽然成功消除了用户们长期以来对“多下巴”问题的抱怨,但HTC却采取了针对中国大陆市场的“低配版”差异化策略。令人巧合的是,同年三星也因为Note7事件实施了类似的区别对待,其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分享到:
客服服务热线
7x24小时服务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