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热气腾腾的炒锅之上,机械臂稳妥地接收了系统的指令,精确地夹起青椒和肉片,随着锅中热气翻滚,一道色泽鲜艳、香气扑鼻的美味佳肴稳当地滑入餐盘。
这套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烹饪场景正逐步变为现实。在7月10日,由四川成都餐饮同业公会牵头举办的餐饮业科技智能化创新发展论坛在四川省科技厅成功举办。在此次论坛上,熊喵大师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我国首套AI智能菜谱以及智慧厨房整体解决方案正式对外公布,为川菜的传承挑战、推广以及国际化开辟了新的途径。
AI技术赋能川菜传承
成为一名优秀的川菜厨师并非短时间内可以达成,从基础刀工训练到独立掌勺,至少需要5至8年的刻苦磨炼。四川省川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张中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他多年来培养的学徒众多,但真正能够坚持到毕业的,十个中仅有两三个。张中尤,这位曾担任我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厨师长的人,亲历了川菜从街头巷尾的香气弥漫,逐渐演变成为我国外交领域的一张亮丽名片。然而,他也深切感受到了在技艺传承方面所遭遇的种种难题。
成都餐饮行业协会的执行会长兼秘书长袁小然也提到,我国中式餐饮连锁化的比例还不到5%,而川菜走向海外则同时遭遇了技艺传承和市场拓展的双重困难。“川菜讲究‘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烹饪技艺繁复,人才培养需要较长时间,实现标准化和规模化运营始终是难以克服的难题。”
在此情形下,新推出的AI智能菜谱将川菜的原材料、调料以及烹饪技巧拆解成数据集合,达成了川菜制作的规范化,解决了川菜推广与传承的难题。具体到这款产品,它所依赖的食材、调料和烹饪方法均被转化为数据组合形式,构成了数字化的菜谱,使得每一道菜都能成为标准化的产品。熊喵大师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长黄天勇如此介绍。智能炒菜机器人运用实时温度控制技术和先进的算法,精确复制出川菜的“锅气”特点;至今已收录了八大菜系中千余款经典菜肴;其出餐速度已从传统的5至10分钟缩短至2至3分钟,效率实现了40%以上的显著提升。
黄天勇指出,炒菜机器人并非旨在替代厨师,其目的是让厨师摆脱繁复的重复性工作,从而转变为研发菜品的专业人才。他们可以集中精力,依据品牌特色和季节变化来创新口味,实现从操作岗位向研发岗位的顺利过渡,达到双方共赢的局面。

智能炒菜机器人正在炒制菜品
值得注意的是,这套系统具备助力门店改进菜单及定价的功能。其“数字菜谱”拥有人工智能的大数据分析及学习功能,能够有效连接餐厅运营数据与后厨产品数据,从而实现从产品研发阶段至餐厅运营全过程的数字化分析与决策制定。黄天勇指出,通过分析销售数据以及市场走向,系统能够向顾客推荐热门菜品的趋势,助力企业迅速更新菜单;此外,该系统还能帮助餐厅管理者优化菜单内容及调整菜价,显著增强餐厅的运营效能。
“成都造”炒菜机器人拓展全球市场
自今年5月1日起,《四川省促进川菜发展条例》正式生效,条例内容涵盖了对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以提高餐饮服务质量和管理的倡导,同时亦鼓励川菜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四川省川商总会执行秘书长唐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川菜走出国门,并不仅仅是海外开设一些店铺那么简单。这实质上是要构建一套全球范围内都能认同和接纳的美味评价体系,以此推动川菜向智能化和标准化方向发展,并最终实现其真正的国际化目标。
成都本地企业正将相关要求切实转化为科技创新的成果。据熊喵大师品牌负责人所述,得益于成都繁荣的美食产业和完善的工业生产体系,该公司的智能炒菜机器人从生产到成品的全过程都在成都完成。黄天勇透露,目前该智能炒菜机器人和AI数字菜谱已为全国100多个餐饮品牌、超过1000家门店提供服务,并已成功拓展至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
四川旅游学院烹饪与食品科学工程学院的院长李想指出,未来的核心厨师将向经营、管理和技术三个领域进行深度转变。他强调,未来的厨师必须掌握智能设备的使用。目前,学院已经与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依托川菜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等平台,致力于培养既懂操作又懂人工智能的新型厨师,以促进餐饮业的优质发展。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