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节年为首,四时春为先。
二月的之江大地,都市中弥漫着喜庆的节日气氛,古镇里也弥漫着喜庆的节日气氛,山林间弥漫着喜庆的节日气氛,海滨处也弥漫着喜庆的节日气氛。
杭州西溪湿地,千灯开启新岁,璀璨地绽放着。莲灯轻盈地漂浮在水面之上,鱼灯飘逸地遨游在天空之中。光影相互交错,仿佛梦幻一般,大人和孩子都沉醉在这美景之中。
台州温岭箬横镇,在高天书院和“石榴红”家园中,非遗翻花与宋韵点茶相映成趣,越剧在耳边唱响,汤圆在锅中煮着……各项民俗活动充满趣味,身着多彩民族服饰的人们一同祈愿“巳巳如意”。
丽水遂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班春劝农”典礼以锣鼓开场。首先进行祭祀神农的仪式,接着颁布春令,然后鞭打春牛,最后扬鞭开犁……那繁忙的春耕图景,使得现场 20 余名外国友人连连惊叹。
好一幅“弦管千家沸此宵,花灯十里正迢迢”的人间烟火图。
当然,在浙江,蛇年春节期间最为沸腾的议题,依旧是由 DeepSeek 所引发的关于“为何是杭州”的全民性讨论。
当下杭州有“科技六小龙”,宁波有隐形冠军,义乌是“无中生有”的国际商贸之都,改革开放之初温州有“前店后厂”,其实浙江都踏准了时代的节拍。
看似是偶然情况,实则是必然结果。浙江的地理特征是“七山一水二分田”,从资源禀赋方面来看,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地方,甚至可以说在资源方面有些匮乏。而浙江最为珍贵的资源是人才,是由人所造就的环境,以及培育和塑造人和环境的文化。
文化和民风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外地人来到浙江,都说与浙江人打交道时感觉很“舒服”。他们交往有恰当的分寸,合作秉持着诚信,行事追求双赢的结果。尚和合的理念深深融入了浙江人的灵魂之中。
由和合而实现共富,这既是时代所遵循的逻辑,也是文化的进一步延伸。浙江从历史的深远之处走来,向世人阐述着古老东方所蕴含的人生智慧以及生活哲学,即天人合一、和合共生。
大潮起之江 摄影/朱峰
国家领导人在《之江新语》里进行了论述,我们的祖先创造了极为卓越的文化,“和合”文化是这其中的重要精髓之一。
贵和尚中,能够善于理解并包容;厚德载物,追求和而不同。和合文化是之江大地的历史根脉,同时也是奔腾向前的时代经纬。
浙江省妇联党组书记、主席何杏仁表示深有体会。她称对于探路共富的浙江而言,精神富有乃是共富之魂。并且,和合文化为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注入了文化动力。妇联组织倾尽巾帼之力,持续传承历史文脉,将焦点放在家庭上,用心且用情,努力让每个儿童、每个妇女、每个家庭的幸福都能够被感受到,也能够触手可及,让栖居的家园变得更加温馨和美。
水色清明,山色天光。和合之地,生生不息。
“浙”里有爱 共赴美好
午饭时间,宁波市奉化区蒋家池头村的“孝膳堂”内,数十位老人端坐桌旁。80 岁的王小先吃得很有滋味,他说这里的菜十分新鲜,味道极佳,荤素搭配合理,一周 7 天的菜谱都不一样,他非常喜欢在这里用餐。
王小先和他的老伴退休后,为了投奔子女而来到宁波定居。4 年前,他们有一次到蒋家池头村游玩的经历。这次经历让他们看中了另一种“理想的生活”。于是,老两口就把家搬到了这里。
我们从家里走到食堂只需 5 分钟。这里供应中餐和晚餐。每人每餐的价格是 4 元。90 周岁以上的人每餐只需 3 元。95 岁以上的老人可以免费用餐。王小先说,他们老两口吃饭再也不随意应付了。
蒋家池头村位于青山绿水之间。前些年,村里的老人是这样的状态:出门时一把锁,进门后一盏灯,一日三餐都很随便地就应付过去了。
老人的幸福指数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尺。
蒋家池头村党支部书记陈伦表示:都说他们村是连城里人都心生向往的“和美乡村”。那么,老年人的和美生活可不能被忽视或遗漏。
2017 年 7 月 1 日,村里的老年食堂“孝膳堂”开始营业。政府给予一定的补助,村里也拿出一些资金,还有慈善组织进行捐赠,个人也需掏一部分费用,老年食堂就这样运营了很多年。
“孝膳堂”的负责人是村妇联。村妇联在近几年集结了 76 名巾帼志愿者,把“孝膳堂”管理得很有条理。为让行动不便的老人能准时吃到饭,她们不管风雨都坚持,轮流去送饭菜。为让老人每天都能吃到放心菜且降低成本,她们开垦了一块两亩多的“青青菜园”,一年四季专门供应“孝膳堂”。
8 年时间里,来“孝膳堂”就餐的老人数量从最初的 20 多人逐步增加到了 50 余人。当看到老人们吃得香甜,并且对他们竖起大拇指时,他们内心十分开心,也觉得自己很有价值。巾帼志愿者马春娥充满自豪地说道。
吾心安处是吾乡。
共富,不仅仅在面子,更在“里子”。
共享,不仅是老有所养,还有幼有所育。
走到宁波市天一广场二号门,一个巨型的“黄色盒子”分外夺目。
房顶上有个小孩呢!“他是我们的小伙伴吗?”……这个让孩子们感到惊叹的新建筑,就是小宁能量旗舰站。
2023 年 6 月 1 日,它一出现就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走进里面,可以看到设有儿童娱乐区域,还有阅读角,同时有家长休息区,以及母婴室和留言墙等。
戴婧宇是小宁能量旗舰站的负责人,她表示站点会每天不间断地输出与儿童友好理念相关的介绍。每到周末,这里就会转变为“友好戏微剧场”儿童天地,儿童纪录片、儿童音乐会、当 1 天小店长、儿童心愿征集等多种多样的露天活动都会在此开展。目前,旗舰站已经接待了 6000 余人次,为 2800 余组家庭提供了服务,并且开展了 100 余场公益活动。
小宁能量站项目构建了“1+5+X”的品牌体系,其中包括 1 个小宁能量旗舰站、5 个小宁能量主题站以及若干个小宁能量站。未来,小宁能量站将会覆盖公园、枢纽、医院、乡村等儿童高质量发展的场景,从而形成品牌网络,实现儿童友好场景的全覆盖。宁波市妇联主席俞泉云表示。
一米高度,友好视角。
就像是一棵绿色的小树苗在偷偷成长。
春光缱绻,心生明媚。
在浙江,呵护“一老一小”成为共识,如草木蔓发,遍及城乡。
丽水景宁畲族自治县建设“一老一小”综合服务中心,老人将孩子送到托育中心后,前往楼上的老年活动中心参与趣味活动并接受课堂学习;衢州市开化县的微“孝”巾帼志愿服务队走近高龄独居老人,与老人闲聊解闷,为老人洗衣、洗头、剪指甲;台州市椒江区的“爱心妈妈团”开展护苗成长“六个一”行动,为困境、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舟山创新构建“宝宝屋”公益临时托育服务项目,成功破解 0~3 岁婴幼儿的托管难题,使职场爸妈能够“无忧上班”。
这些一个个的幸福场景,既可以被看见,又可以被感受到,既值得期盼,又值得享受。在这些场景里,都映照出了浙江巾帼在探索共同富裕道路过程中的温情与努力。
“浙”里有喜 共绘幸福
走进全国首家婚姻家庭学院,它位于台州温岭市。“和合传万家”这一“广告语”十分吸引人。
温岭市妇联主席王静介绍,她们从“家庭全生命周期”这一角度切入,进行宣传引导,让人们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学院依托“一总院十六分院两基地”,推出了恋爱训练营、新婚导航台、父母加油站、家和智汇堂、婚姻急救室等五个板块的内容,并且线上线下同时发力,为人们赋能。
学院内的恋爱训练营即公益红娘相亲角,每周六下午最为热闹。一群热心的公益红娘忙得不可开交。她们会登记青年男女的资料,还会组织环保、出游、座谈等一系列活动,并且邀请婚恋专家开展讲座……相亲角负责人管文君表示,“爱在阳光温岭”公益相亲角开展现场活动约 300 次,已有千余人相亲成功。
重重似画,曲曲如屏。幸福如烂漫山花,定格心间。
去年 9 月 22 日,一场万人集体婚礼开始了。这场婚礼的主题是“家国同庆 见证幸福”,并且在全国 50 个地方同时举行。在浙江杭州的分会场,百对新人身着中式礼服,他们喜结良缘。
新娘漏超群提起这场婚礼时,依然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她和新郎曾子洋都是老师,平时忙于工作,所以很需要一场化繁为简的婚礼。这次的集体婚礼将传统与时尚融合在一起,满足了他们对婚礼的所有幻想,这样美好浪漫的经历让他们永生难忘。
漏超群是杭州的人,曾子洋是沈阳的人。他们相恋了两年之后,决定在杭州一起构建“爱巢”。
青山绿水之间,一对对新人争做践行者,弘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他们争做倡扬者,倡扬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他们发出“抵制高价彩礼、婚事新办简办”的倡议,也立下“风雨同行、相知相守、家风润心、向上向善、修身立业、胸怀家国”的誓言。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浙江省妇联在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时,大力推动新型婚育文化的培育。其聚焦于政策支持、服务供给、宣传引导这三大重点方面。并且在全省范围内启动了“新型婚育服务进万家”的行动。同时还拓展了“浙里幸福荟”的品牌内涵,发布了浙江公益红娘地图,把公益红娘队伍建设得更加强大且用好。全省举办了各类联谊交友活动、主题沙龙以及婚育家庭指导等活动,数量超过 2600 场,服务的人数达到 23 万人次。
钱塘澎湃,运河流淌。爱情当作帆,奋斗当作桨。逐梦的新人们,把小家的幸福融入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融入强国建设与民族复兴的进程,在时代的洪流中去拥抱新生活,去创造新的明天。
“浙”里善治 和泰安宁
在台州,“和合二仙”寒山与拾得的故事,妇孺皆知。
走在乡村的街道上,随处可见“和合二仙”图。走在民居的木窗上,也随处可见“和合二仙”图。一人手执荷花相送,一人手捧宝盒相迎。
上善如同水一般。二人之间相互敬重、相互关爱,他们和谐相处的美好情谊在画中缓缓流出,历经千百年的时光,既滋养着这片土地,又浸润着日常生活的烟火气息。
全国妇联兼职副主席、中国家庭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曾到台州天台参加和合文化全球论坛。她表示:“和合文化中所蕴含的家庭文化,是最为意趣无穷的。”
“和为贵”,这一理念;“和为泰”,这一观念。东方的文明,以及历史所蕴含的智慧,它们共同成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有机土壤。
守正创新。和合文化在与现代法治进行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在与时代发展进行深度融合的过程中,催生出了基层治理的生动范式。
2023 年 9 月,在浙江省委政法委与省妇联的联合指导下,台州椒江区率先开启家事纠纷化解“一类事”的综合服务试点工作。把婚恋情感包含在内,同时将家庭财产纠纷、家庭暴力以及未成年人保护等也纳入到家事“一类事”之中。通过“事前进行干预、事中加以调处、事后给予关爱”来实现破题。
台州市妇联吸纳椒江经验,在全市推进“一类事”改革,即和合家事纠纷化解改革。如今,群众在“浙里办”输入“家事纠纷化解”后,法律援助、家事调解、困难救助等需求能够一键触达。
夫妻之间沟通最为重要。一旦有问题,就应当及时进行交流,要好好说话。近日,椒江区前所街道“新前所人”妇联主席郭代群来到前所村李女士家,与她拉起了家常。李女士对郭代群说:“我知晓他平常工作结束后回到家很疲惫,我也能理解他赚钱的辛苦。以后我会改变我的说话方式,好好与老公交流。”
原来,前不久李女士在家事“一类事”综合服务平台上发出求助。她表示自己的丈夫下班后只专注于钓鱼,正因如此,他们两人发生了争吵。收到这一信息后,辖区内的派出所、街道妇联以及平安法治办等相关工作人员迅速组成一个团队介入此事,并协同进行处理。
“天大的小事”,有人管有人帮。
在家事服务站,阮林根这位家事调解能人、“第五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巧妙地运用心思,把情理法融入到服务站的每一处空间。“你让一点,我让一点,海阔天空,身心俱悦”以及“邻里讲和睦,家里讲和美”这样的“金句名言”,被传递给了这里的每一个人。
在白云街道云海社区家事服务工作站,当地组建了多层次的家事调解队伍,其中包括驻点专职婚调员、零距离社工、轮值妇联执委以及维权专家。这支队伍为辖区家庭提供多样化且个性化的服务。
温岭城西街道分院这里,每周二晚上六点半,城西派出所民警王巧巧会和 30 多名志愿者一同在此。他们结合身边案例,讲解维系婚姻幸福的夫妻相处之道,同时也帮助存在教育误区的家长改进家庭教育的认知和方法。
平时我们各级妇联执委会以走访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会通过微信聊天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收集潜在的矛盾纠纷线索,并且会及时参与调解矛盾纠纷。千千万万个和合小家,必定会汇聚成一座和合之城!台州市妇联主席姚君丹说道。
文能够感化人,德可以滋润心。之江大地所蕴含的和合文化,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经历长久的时间而更加鲜活。
家事国事天下事,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乃头等大事。国家领导人于新年贺词中提及,我们需共同努力,持续提升社会建设与治理的水平,始终营造和谐包容的氛围,妥善解决老百姓身边的大小事情,让大家笑容增多且心里更觉温暖。
远山如黛,水波浩渺;春风作序,万事可期!
浙江的巾帼们,是之江大地的“女主角”。她们不畏惧路途遥远,不等待时间长久。带着坚定的信念奔赴山海,用奋斗来敬重这个时代。她们怀着共同的心愿,一同前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努力书写出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美好篇章。
来源/中国妇女报(ID:fnb198410)
作者是中国妇女报采访调研组,成员有孙钱斌、周丽婷、耿兴敏、姚改改、张凌漪。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