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范围:包含招拍挂权益土地及收并购土地
新增货值方面,绿城中国、保利发展和中海地产排名靠前。2025年1月至8月期间,绿城中国新增货值达1144亿元,位居首位。保利发展新增货值为996亿元,位列第二。中海地产新增货值923亿元,排第三位。前十名公司二零二五年前八个月新增销售额达七千三百一十二亿元,相当于百强的百分之四十三点六,新增销售额的最低标准是五十九亿元。
02
多地流拍及收储地块通过“调规”实现再出让
市场认可程度较高
今年八月,不少拍卖失败及收购储备的土地借助调整规划得以再次公开出让。二零二四年六月,自然资源部与发展改革委员会共同颁布了《关于有效处理闲置积压土地若干办法的通告》,其中包含三项内容共十八条具体措施用于解决闲置土地问题,并强调支持地方政府实施收购、调整、供应相结合的工作模式,为调整规划提供了政策支持。在此之后,许多地区出现了将商业用地转变为住宅用地、降低容积率、收回土地后再挂牌出售等情况。多地流拍及收储地块通过“调规”实现再出让,获得了市场认可。
土地调整规划通常借助减少建筑密度、压缩商业占比、简化建筑面积计算标准等手段来提升项目整体收益。现阶段土地调整规划后再次处置主要呈现两种情形,一种是地块原先在拍卖环节未能成功成交,借助规划调整来增强地块的吸引力,从而确保其能够成功转让。另一种主要是政府收储的土地,今年起通过专项债券收购闲置土地的工作已在多个地区取得成效,政府收回的地块预计将经过规划调整后再行公开处置。八月份,宁波江北区01-06-01地块和06地块,以及深圳宝中南街坊地块,在调整规划之后,先后成功实现了土地出售。
表:8月调规后重新入市土地情况
整体而言,土地调整政策能够纠正“商业办公空间闲置、住房资源分配不当”的布局不合理问题,同时可以减少房地产开发商的建设力度,缓解其财务负担,从而促进市场稳定。
03
重点区域及城市房企拿地
从各大区域获取土地资金数额分析,长三角地区排在最前面。2025年1月至8月期间,长三角地区排名前十的企业拿地资金总额为1824亿元,继续保持领先地位,京津冀地区排名前十的企业拿地资金为896亿元,位居次席;中西部区域排名前十的企业拿地资金为486亿元,位列第三。

在主要城市土地购置金额排名前十的房地产企业中,中央企业、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依然占据主导地位,民营企业在重点经营区域少量增加土地储备,招商蛇口在北京、上海、南京、成都这四个城市的土地购置金额均位列前十,建发在杭州、北京、苏州和成都这四个城市的土地购置金额也进入前十,绿城和保利分别有三个城市的土地购置金额排在前十,领先企业正集中力量在核心城市进行土地储备。滨江集团主要面向杭州市场,在该市购置土地金额居首位;兴耀房产集团和大华集团在上海扩充了土地库容;嘉禾兴地产在成都购置土地金额跻身前十行列。
全国住宅用地成交总价最高的十项交易中,八月高价值地块主要分布在深圳和长三角地带。深圳方面,有三块地入选此榜,总交易额达到116亿元。长三角区域里,上海、宁波、无锡、南通各有一块地上榜,合计成交金额为69亿元。深圳新安街道那块地最终卖出了86亿元,价格最高,成交的每平方米楼面价也创下了宝安中心板块住宅用地的最高纪录。买下这些高价地块的公司,大部分是中央企业和城投公司。
数据范围:包含招拍挂权益土地及收并购土地
数据时间:截至2025年8月29日18:00;
区域范畴:
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等15个重点城市;
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41个重点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广州、珠海等9个重点城市;
中西部:武汉、长沙、南昌、西安等190个重点城市;
扫描右侧二维码
· 获取最新房企数据
· 了解中指地产企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