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昌南蕉家庭农场在丽水市遂昌县新路湾镇蕉川村,近日来场面繁忙。村民们正忙着贴标、密封、装车,将处理好的农家土鸡迅速通过冷链物流,送往杭州、嘉兴等地。
每天都有快递服务深入乡村,江浙沪一带的货物在12小时内即可送达。农场负责人张建荣喜形于色地表示,土鸡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抵达消费者手中,保证了新鲜度。而且,这样一来,他自己也节省了每年前往县城寄送货物的路费。
今年一月份,国家邮政管理部门发布了全国范围内“快递下乡”工作的首批示范案例,其中,遂昌县采用“邮政与快递合作”的模式实施的“快递下乡”计划,成功脱颖而出,成为浙江省唯一被选中的典型范例。
遂昌县在国家级物流体系建设方面表现卓越,该地与遂昌县邮政分公司及众多民营快递企业携手合作,成功引入了“数字物流”这一先进理念。在此基础上,已建立起1个县级“数字乡村物流中心”,9个乡镇级的中转枢纽,以及197个遍布村落的综合服务站点,确保了“快递进村”服务的全面覆盖。
遂昌县级“数字乡村物流中心”一景。遂昌县邮政管理局供图
快递送达后,首先在遂昌县设置的“数字乡村物流中心”进行集中分类,接着通过邮政主干线路运送至乡镇的中转站点进行村级快递的分类处理,最终借助邮车和客货邮公交服务,将快递派送到各个村级综合服务站点,从而彻底解决了以往农村居民需亲自进城领取快递的不便问题。
吴祥熙,遂昌县邮政管理局的副局长,进行了一项计算:该县平均每天处理的快递数量高达三万件,在未实行统一仓储和共同配送之前,每天至少需要八十名工作人员进行人工分拣,而现在只需十七人就能完成精确分拣,这样每年至少能为快递公司节省下两百万元的分拣费用;在农村快递实现共同配送之后,每件快递的投递费用降低了大约一元,这每年又能为快递公司节省大约三百二十万元的投递费用。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快递能够顺利进入村庄的“最后一公里”以及从村庄出发的“最初一公里”,遂昌县对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村邮站以及“四好农村路”服务点等设施进行了整合,并实施了标准化建设与个性化改造。通过这一举措,共建成了197个村级综合服务站,从而实现了对行政村的快递服务全面覆盖。
在这其中,共有62个站点被升级改造为“共富驿站”的示范点,它们不仅集成了便民缴费、线上购物、直播销售等多样化服务,更成为了各项便民服务深入农村的核心阵地。
廖金香,这位来自西畈乡湖岱口村的村民,这样讲述她的亲身经历:“以前,快递送到遂昌后,只能依赖熟人帮忙取件,往往一延误就是好几天。然而,如今快递能准时送达村里,只需出门几步路,就能轻松拿到包裹,真是极为便利。”
快递包裹在村级综合服务站点整齐摆放。遂昌县邮政管理局供图
与此同时,“快递下乡”给城乡商品交流及农村电商的繁荣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以遂昌县垵口乡为例,该乡常住人口不过3300人,自实施“邮快合作”以来,日均快递派送数量从原先的70件激增至500件,从而有效促进了“农产品走向城市、消费品进入农村”的积极态势。
统计资料显示,在2024年,遂昌地区的农产品外运数量达到了9.54万件,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增长了61%;同时,快递服务进入乡村的业务量增至411.93万件,同比大幅上升147%。这些包裹在城乡间来回穿梭,生动地展现了乡村振兴战略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践成果。(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