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这里求职怎么会负债累累呢?日前,2023届毕业生李艳(化名)向新黄河记者讲述了一件可怕的事件。
2023年10月,李艳在招聘平台上看到济南博维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维丰软件公司)的招聘信息。她去申请,被告知需要交培训费,“我刚从经济学毕业。条件薄弱,经工作人员介绍,他与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贷款合同,分24期借款9800元。 “目前,李岩已还清了三期款项。
工作不但没有落实,还负债累累。至于贷款的具体细节,李艳表示她目前还没有任何线索。针对上述情况,博亿丰软件公司总部上海博亿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回应称,公司确实有招收学生的业务。对于培训贷款,对方表示,“如果不知道具体细节,公司法务部会联系他们。”截至发稿,记者尚未收到相关回复。对此,招聘平台回应称,如果招聘企业违反规定,可以向平台投诉。律师建议当事人可以投诉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表示,“如果贷款金额未经过本人转入第三方账户,当事人可以向监管机构投诉,并依法追究责任。”
应届毕业生找工作贷款9800元交培训费
2023年10月,应届毕业生李艳在招聘平台上看到了博维丰软件公司的招聘启事。和她大学专业有关,薪资也相当诱人。
李艳满怀期待地提交了简历。在求职过程中,对方表示,由于该职位专业要求较高,她缺乏专业能力,需要进行AI绘画方面的培训。她告诉李艳,她需要参加专业培训课程,并支付培训费用。费用为9800元。
“他们公司在招聘平台上发布的求职信息说,那里有工作。之后,他们说我的技能不太好,需要培训。”由于对这份工作的渴望,李艳同意参加培训,她告诉新黄河记者,培训一周后,她因甲状腺疾病没有继续完成培训课程。
“他们承诺,培训结束后,我可以留在公司,或者介绍其他工作。我在网上签了培训协议,以后他们就不承认了。”李艳告诉新黄河记者,期间博维丰软件公司的工作人员指导她通过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借了9800元用于培训费用,并签订了相关协议和借款合同。 “而且他们承诺我可以免费训练一周,如果我不继续训练,我可以得到退款。”
涉事公司总部回应称,他入职前就背负着“债务”。
“培训一周后,我因病无法继续培训,当我要求退款时,公司拒绝退钱,目前9800元的账单已经支付了三期。”李艳表示,24期账单中的前9期账单她不需要承担。从第10期开始,她每期需要还款810.13元。她不仅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还负债累累。至于贷款的具体细节,李艳表示她目前还没有任何线索。
李艳向记者提供的截图显示,2024年8月30日,她通过银联快捷支付还款810.13元。另一份借款合同标的明细为9800元。贷款人为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贷款年利率为7%,起息日为2023年10月28日,结束日为2025年10月28日。贷款合同中收款人信息为济南博维丰软件有限公司
天眼查显示,济南博亿丰软件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是一家主要从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的企业。股权穿透显示,上海博亿丰软件有限公司100%控股。记者注意到,博维丰软件公司卷入一起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案。
截至发稿,记者多次致电博维丰软件公司均未接通。 15日,记者致电博维丰软件公司总部。上海博维丰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总部公司并不了解李艳的详细情况,需要向济南公司咨询。此外,该工作人员还表示,公司确实有招收学生的业务。 “我们专注于软件,人工智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当记者询问公司如何办理学生贷款业务时,该工作人员回答说,“我不知道客户和济南公司谈得怎么样了,我让公司法务部回电话了。”截至发稿,记者尚未回复相关电话。
招聘平台:违规招聘企业可向平台举报
新黄河记者以应届毕业生身份在BOSS应聘平台注册,5分钟内就收到了十多份工作邀请。 “轻松”、“高薪”、“周末”、“五险一金”似乎成了标准词汇。随后,新黄河记者拨打官方热线后,工作人员回复称,招聘账户需要实名验证,求职账户不强制实名验证。 “若招聘账号存在违规行为,可在页面提交举报,平台将对该账号进行相应处理。”
另一家招聘平台智联招聘客服回应记者称,平台会审核招聘账号的基本信息,经过认证的企业会有认证标志。 “如果求职者发现招聘公司发布的信息不真实,可以向平台投诉。 ,平台将在1至2个工作日内处理反馈。”
本来,“培训贷”是专门为教育机构设立的一项金融服务,旨在解决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获得教育培训机会。然而,这却被不法机构作为赚钱的手段,与贷款公司相互勾结,造成“培训贷”乱象。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记者搜索关键词“博威峰”发现,不少投诉人反映,自己在博威峰培训机构购买了培训课程,想要退款,但遭到对方拒绝。有网友反映“无聊博威风教育诱骗学生签约购买某软件贷款”、“博威风教育诱买课程、电话骚扰半年、诱使使用培训”等问题博伟峰教育退款延迟”等问题。
律师:你可以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投诉。官方发出预警 警惕“培训贷陷阱”
“零基础”、“先付费后学习”、“机构学习”、“月收入过万”等词语,成为收割大学生的利器。一些企业甚至在一些求职网站和APP上以高薪就业机会为诱饵,吸引大学生实习。训练。利用慷慨的薪资描述,诱导求职者签订“培训贷款”合同,以获得培训费用。
山东全泽律师事务所金晓东律师认为,“大多数求职者不需要缴纳培训费,但这并不排除部分求职工作。这是由岗位性质决定的。求职者在签订协议时应仔细审查合同内容。内容,确保没有不规范的贷款协议,并在签订后及时保存合同。一旦发现自己被骗,请尽快向有关部门报案,或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对于上述当事人李艳遇到的情况,金晓东建议当事人可以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局投诉。 “如果贷款金额没有经过本人,而是转入第三方账户,可以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记者了解到,2023年,国家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发布2023年第一号预警:谨防“培训贷”陷阱。警示提醒,一些不法培训机构承诺只要报名参加培训课程,就提供兼职和就业机会,并且可以分期缴纳学费,诱骗学生通过网贷平台借款。但课程开课后,学生并没有获得机构承诺的兼职或就业机会,并面临退费困难和高利贷风险。
在此,我们提醒广大在校学生增强防范意识和辨别意识,不要轻信培训机构“边学边赚”、“先学后付”等诱人贷款的承诺,不要在不熟悉的网络平台上注册信息或转账。以及申请贷款等。求职过程中要注意筛选招聘信息和公司资质。如果不清楚或不确定,请及时与学校和家长沟通,做出理性判断,谨慎选择,避免陷入“培训贷”陷阱。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