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汕特别合作区,一座“汽车城”正在拔地而起,深汕比亚迪汽车产业园一期、二期项目从开工到投产分别仅用时349天和379天,创造了建设“世界一流新能源汽车制造城”的“深汕速度”。
每天,比亚迪深汕汽车产业园二期生产线上都会有750辆汽车下线,涉及冲压、焊装、涂装、总装等多个工序,产生了巨大的就业需求。为此,比亚迪推出“万人招聘”活动,在深汕比亚迪汽车产业园招募1万名操作工、技师。证券时报记者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感受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招聘热潮。
比亚迪招聘中心 宋春雨 摄
招聘如火如荼,技术工人需求旺盛
8月29日下午,证券时报记者来到位于深汕合作区的深汕比亚迪汽车产业园一期项目工厂,厂区内的比亚迪招聘中心门前道路还有些泥泞,不时有施工车辆驶过,为建设“世界一流汽车制造城”添砖加瓦。
记者看到,多批求职者正在等待比亚迪人员带其进厂办理入职手续或进行体检,求职者年龄大多在20至30岁之间,多数人直接乘坐大巴前往招聘中心。
求职者在体检中心排队。 宋春雨 摄
“我昨天在比亚迪通过了面试,今天来这里办理入职手续。”现场一位求职者告诉记者,他应聘的是技术员的职位,具体岗位和工作职责还不清楚,但能来比亚迪工作,他感觉很满足了。
此外,“老员工返厂”也成为比亚迪的招聘渠道之一。一位求职者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到比亚迪工厂上班,感觉就像“回家”一样。他之前在深圳坪山的一家工厂工作,离开过一段时间,但最近“被组长召回来了”。
等待的时间里,又有两辆大巴抵达比亚迪招聘中心门口,新员工陆续下车,他们都来自另一个厂区——深汕合作区小磨岗附近的深汕比亚迪汽车产业园二期项目,距离一期项目有10多公里。
新员工陆续下车。 宋春雨 摄
比亚迪一位人力资源经理告诉记者:“由于工厂还没建好,也没有配套的体检安排,所有员工都要到一期工程体检,现在每天都有新员工入职。”
随后,记者跟随这些比亚迪新员工走进工厂办公楼,他们将在这里接受体检、填写相关文件。现场,数十名新员工正在排队接受各项体检,体检结束后还要接受培训,才能正式上岗。在招聘中心的楼上,记者看到,为了吸引更多员工,丰富员工生活,比亚迪工厂专门设立了羽毛球室、台球室、健身房等各类娱乐场所,还安排了一系列的娱乐活动。
在位于深汕的比亚迪汽车产业园二期,比亚迪人力资源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厂区内有2万多名员工,未来全部建设完成后,岗位需求将达到5万多人,因此招人势在必行。”
据了解,深汕比亚迪汽车产业园项目一期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项目,预计2023年底全面投产,2024年6月实现全面达产,可实现年产值10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8万余个。
深汕比亚迪汽车产业园二期项目总投资200亿元,将建设新能源汽车制造及核心零部件生产基地,提供3.6万个就业岗位。目前,深汕比亚迪汽车产业园二期小漠西地块厂房建设已满产,小漠东地块、鄂布区地块正在加快推进,扩大生产需要大量熟练工人。
深圳正在招募汽车制造人才,并与比亚迪进行双向合作
比亚迪的诞生地深圳,目前已成为全国对汽车制造人才需求最大的城市之一。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智联招聘、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联合发布的《2023年新能源汽车人才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3年深圳对汽车制造领域人才需求旺盛,该领域招聘岗位数占比达8.8%,位居全国第一。北京、上海紧随其后,招聘岗位数占比均超过4%。
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拥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包括整车制造、零部件供应、研发设计等,这种完整的产业链为整车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吸引了大量人才。
“深圳市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给予了大力支持,包括政策扶持、财政补贴等多方面,这些政策措施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整车制造领域的发展,也增加了整车制造领域的招聘需求。”王鹏说。
2023年8月,《深圳加快建设“新一代世界级汽车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提出到2025年,全市汽车技术水平、场景应用、产业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到2025年,全市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200万辆,全球汽车“深圳含量”显著提升,汽车产业工业产值达到万亿级规模。
作为深圳本土企业,比亚迪在深圳打造“新一代世界级汽车城”的过程中,与深圳实现了双向合作。此次“万人招聘”的背后,是比亚迪稳坐“新能源汽车销量全球第一”位置的硬实力,有销量才有产能扩张的需求,才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2024年前7个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195.54万辆,同比增长28.83%。
这也助力比亚迪实现业绩稳步增长,2024年上半年比亚迪实现营业收入3011亿元,同比增长15.76%,净利润136.3亿元,同比增长24%。
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加快建设“深圳新一代世界级汽车城”核心承载区,是新能源汽车“深圳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比亚迪在深汕特别合作区内建设了总投资250亿元的深汕比亚迪汽车产业园一期、二期,全部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2100亿元,提供超过5.4万个就业岗位,成为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产业链条龙头。
目前,汽车出口正成为比亚迪业绩增长的新动力。2023年上半年,比亚迪累计出口汽车20.3万辆,同比增长173.8%。据比亚迪常务副总裁李克透露,未来比亚迪海外市场销量有望占到总销量的近一半。
深汕比亚迪汽车产业园的建设,将为比亚迪海外扩张提供有力支撑。广东海事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8月中旬,深汕特别合作区小摩国际物流港累计出口新能源汽车超过3.6万辆,是2023年该港汽车出口总量的1.8倍。
小漠国际物流港作为专业从事汽车滚装出口的港口,目前已开通东南亚、中东、地中海、红海、欧洲、南美等地区的外贸滚装航线,今后比亚迪汽车将销往世界各地。
行业人才需求“多元化”,存在普遍“招工难”
无论是深圳打造“新一代世界级汽车城”,还是比亚迪卫冕“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都需要大量汽车行业人才。但记者了解到,比亚迪在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招聘情况并不乐观。
比亚迪一位人力资源经理告诉记者:“我们的工厂是新建的,虽然厂内配套设施很丰富,但厂外与深圳等地相比还是有差距,再加上年轻人普遍不愿意进厂工作,这是整个制造业面临的共同问题。”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行业普遍存在人才缺口。工信部公布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缺口将达到103万人。上述《报告》显示,2023年,汽车产业链招聘需求同比增长5%,新能源汽车整体招聘需求增长32%,增速快于行业整体。
具体来看,普工、技师是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岗位,占新能源汽车行业招聘岗位数的23%,位居第一;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销售、服务岗位也产生了较大的人才需求,占招聘岗位数的13.6%,位居第二;排名第三的岗位是汽车电子工程师,占比8.3%。
王鹏告诉记者,造成新能源汽车行业人才缺口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新能源汽车技术更新速度快,现有人才技能难以跟上市场需求的变化;第二,新能源汽车行业涉及电池、电机、电控、智能化、网联化等多个领域,需要跨学科、跨领域的人才;第三,当前高校和职业教育机构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人才培养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导致人才供给不足;第四,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断扩大,企业之间对人才的竞争也日趋激烈。
“未来汽车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会更加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生产制造岗位,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智能网联等多个领域也都需要大量人才。”王鹏说。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