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焦点访谈

比特币成功引仿制风潮,需求获取方式竟如此独特?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5-09-06 作者:佚名 浏览量:

一、正因为复制轻而易举,复制才难于登天

比特币取得了成功,这看上去难以理解,其背后仅有一位匿名开发者,且从未有人为它提供背书,然而它依旧成功了。

加密货币不存在格雷厄姆意义上的“内在价值”,这是不可理解的原因。一部分人无法理解,另一部分人看到了套利的机会,这也是仿制比特币风潮的由来。

对此,《比特币标准》的作者阿穆斯早在2018年就指出,仿制比特币是很容易的,所以对任何仿制品来说,真实的需求都是非常奢侈的,因此这些加密货币必须建立团队,积极地去建立和扩大市场对自身的“需求”。

现实经验向我们表明,这种需求可通过两种方式来获取,一种方式是进行铺天盖地的宣传,另一种方式是使价格猛然上涨 。

对于前者,X上的“憨厚的麦总”有着这样的评论:

一般做市商会悄悄拉起第一波,随后开始在高位进行横盘,并且密集地打广告来寻找买盘,当“mindshare”达到最大的时候,基本上就是项目方开始准备出货的时候,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花了这么多广告费,得把钱收回来,不然这钱从哪里出呢 。

对于后者,我们已经见过最具新闻效应的TRUMP币 。它从0涨到了70美元 。《晚点》记录到 :

许多没怎么打过交道的圈外散户,卖车的跑来问,能不能帮忙买$TRUMP,卖房的跑来问,能不能帮忙买$TRUMP,卖保险的跑来问,能不能帮忙买$TRUMP,做美容的跑来问,能不能帮忙买$TRUMP,做KTV订房的也跑来问,能不能帮忙买$TRUMP 。

比特币并非一个公司,其意识形态借助去中心化的社区来传播,信任依靠的是时间、抗压能力以及无领袖的自治。

大多数加密货币情况相反,它们以公司化模式运作,既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去复制这条艰难道路。创始团队掌握权力、实现套现是主要目的,追求快速、掌控和收益。付出得多,才能收获更多 。

赚钱这件事本身并没有什么错,然而在加密世界当中,代码是公开的,流动性很高,退出也比较容易,于是“赚钱”常常被推到零和的边界,也就是说团队赚得越多,后来接盘者面临的风险就越大。

当你无法弄清一个公司的赚钱方法时,你可能就是这个赚钱方法。

核心是权力处于不对等状态。加密项目在融资方面几乎不受约束,在运营方面几乎不受约束,在退出方面也几乎不受约束。加密项目没有审计,也不需要定期披露信息。项目方掌控着所有信息,然而投资者很难去验证信息是真是假,并且投资者几乎没有任何手段进行反制。权力与信息存在巨大落差,这种落差滋生了道德风险。

但,为什么风险如此高,仍有人蜂拥而至?

因为比特币的神话,用胡翌霖的话讲,很多人心里所想的是,“我没赶上比特币刚发明的时候”,“那么现在也得让我从‘原始股’开始抓起。”

一直以来,我们认为技术是比特币上涨的驱动力。

加密货币的创业者也持有这样的看法,不只是投资者如此认为。所以,创业者热衷于套用“技术奇迹”的剧本,他们复制比特币的代码,或者宣称要超越它,接着甩出一份白皮书,再挂个网站就开始收割。投资者怀揣着“再现比特币路径”的幻想,然而却忽略了,复制代码是容易的,但是复制意识形态的护城河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同在《寒战2》中张国柱向梁家辉所说的那般,“文斌,科技仅仅是硬件,最为关键的乃是人。”

比特币的复制者迫切需要信息不对称来攫取利益,他们会选择最不消耗时间的方法来复制比特币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使用区块链技术、短期的价格暴涨、不生息,而最需要时间形成且最难以取代的社区和死硬拥护者,没有复制者能够复制 。

比特币在机制方面与它的复制者相反,这种机制让它不存在中心化机制所带来的道德风险,它不存在一个进行操盘的中心化组织,它不需要依靠抛售代币来维持一个中心化组织的运转,由于不存在中心化组织,它的生存与发展要依靠社区的强烈信仰以及自发行动。比特币社区坚信,比特币自身就是财富,他们只要长期持有比特币便能达成目标。然而比特币的复制者不存在这样的社区,他们先囤积筹码,接着把故事讲给消息不灵通的散户,通过抛售来换取现金,以此维持中心化组织的运转。

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技术当然值得创新,理念也应当百家争鸣;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技术必须对人有帮助,理念得能够自我增强,如此才具备反脆弱性。时间和低谷是检验这些新的技术和理念的最佳工具。比特币已经给出了答案;然而绝大多数模仿者,都已被残酷的现实淘汰了。

这是在2013年比特币市值处于最高水平时,排名在前20的山寨币,这也是其在2017年牛市中,相对于比特币所呈现出的表现。

_比特币看得见吗_比特币能追踪到吗

这是在2017年比特币市值处于最高水平时,排名在前20的山寨币,这也是到2022年熊市时,这些山寨币相对于比特币的表现 。

这是在2021年比特币市值处于最高水平时,排名在前20的山寨币,展现了到2022年熊市时,这些山寨币相对于比特币的表现。

二、比特币逐步吞噬竞争者的生存空间

比特币给所有山寨币提出了致命问题,在机制的公平性上,山寨币无法超过比特币,比特币必然比任何山寨币稳定运行的时间更长,社区更稳健,那么为什么要选择山寨币呢?

因此,从2010年代初期直至如今,山寨币的发展历经了彻底改变,先是极力与比特币相似,如今则极力与比特币不同。在比特币幼年阶段,曾有山寨币试图竞争意识形态方面的地位,宣称自己是“更快的比特币”,还宣称自己是“手续费更低的比特币” 。但随着比特币意识形态地位越来越稳固,简单的复制品持续失去流动性,复制粘贴的手段至此宣告破产。

路线从此分叉。

在工作量证明(PoW)的赛道当中,比特币已经吞噬了97%的市值,其生存空间几乎被挤干。山寨币若想存活下来,就只能跳出旧有的框架,转而投向权益证明(PoS)或者其他新的机制,并且强调智能合约、投票权、治理这类玩法。

这是比特币诞生之初所选择的路径产生的结果,也是其自我强化机制带来的结果。所以,许多后来出现的币种,像莱特币、瑞波币、以太坊等,尽管在技术和应用方面各有特点,然而却没能形成如同比特币那般拥有宗教般追随者的群体。于是,比特币近乎垄断了“信仰”这一高地,其他币种只能被迫前往功能实验场。这样一来,比特币几乎无法被复制。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它们二者的三个区别。

比特币的使命简单又纯粹,那就是充当点对点电子现金以及价值储藏。工作量证明、2100万固定上限、10分钟出块等技术参数,都是为了服务去中心化和抗通胀这一套核心理念。比特币协议始终不变,保持简单稳健,目的是确保任何升级都不会损害其最重要的特性。这让比特币在信仰者眼中显得更为独一无二,因为只有它保持了纯正血统。其他项目因为频繁进行升级,还不断发生变动,所以在支持者心里,它们更像是持续演进的科技产品,其规则和属性并不是不可侵犯的圣规。

比特币诞生于金融危机期间,天生具备对旧秩序的反叛精神,其标志性的橙色“₿”符号以及相关术语广为人知。它代表着一种超越国界与种族的共同信念,即人类能够借助算法和共识创造出独立于国家机器的自由货币。比特币社区一直在强化这种象征意义。

比特币社区的组织形式高度去中心化,并且十分草根化,不是任何公司或基金会能够主导的,由此形成了一种自治社区的氛围。整个网络的决策是通过开放源代码的贡献者以及世界各地节点的共识来推动的,不存在官方领导人或发言人。比特币社区更带有草根运动的色彩,每个参与者都能够成为理念的传播者,社区文化更多依靠自发的传播和认同来维系。这种自下而上产生的动力,对培养成员的归属感有帮助,也有助于培养成员的使命感,能让成员更愿意成为信仰者,而不是客户。

三、权力的幕后指挥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看起来以技术为主导的加密货币领域,实际上权力才是背后的操控者。它更像是社会学意义上的一个场域,权力关系无处不在,潜规则无处不在,制度惯性也无处不在,它们左右着每一次价格波动,左右着每一次社区分裂 。

加密货币在人类社会诞生,它完全是人造的产物,所以必然要遵循人类社会组织发展以及衰落的一般规律。很多项目处于下滑阶段时,我们常常能回溯到它们起始时犯下的“原罪”,即团队结构、经济激励或者关键决策所埋下的隐患。风险投资机构Placeholder合伙人Chris Burniske在《原罪》一文中指出:

真正可怕的是,项目内部人士能在暗处轻易操控局面,使一切朝着他们的利益倾斜。早期持币者避开监管越彻底,就越敢于冒险,掌握的话语权越大,最终伤害整个行业。在这层不透明的面纱背后,旧时代造成财富和权力失衡的那套玩法仍在运转。如果我们不把加密货币创世时发生的所有事情摆到台面上讨论,历史只会不断重演。

顺着这个思路来审视加密货币,不能仅仅着眼于其当下的市值,也不能只看技术白皮书,而是要将其从创世区块到当前时刻的整个历史呈现在眼前。在那些历史当中,最难被复制且最具生命力的并非代码,而是由去中心化所孕育出的社区与人。他们的选择,他们的争吵,他们的合力以及分裂,共同决定了未来的发展前景。

有人指出,美元之所以坚挺,是因为无数人愿意持有 ,比特币的革命,同样取决于愿意囤币的群体规模大小 。比特币在意识形态运动中被赋予了特殊的代表意义 。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或投资 ,更承载了一套价值观和社会理想 。

这种地位有着很强的历史路径依赖,存在思想累积效应,其他后来者很难凭借单纯技术改进或营销跟风来复制。其他加密货币即便在技术上宣称有类似比特币的去中心化或供应模型,然而它们缺少比特币那种由实际运动和思想潮流赋予的精神感召力。比特币从无到有证明了去中心化货币的可行性,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信仰者。后来者大多是在已有的成功模板上进行追随,其诞生背景常常缺乏像比特币那样深刻的思想使命感 。

这就是比特币难以被复制的原因,比特币的成功并非仅仅源于代码和算法,它更源于人心与信仰,它是技术革新与意识形态交织产生的结果,在经济和文化层面都确立了不可替代的地位 。

本文仅是信息分享,不构成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

分享到: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客服服务热线
7x24小时服务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