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焦点访谈

深圳街头民营超市第一股黯然离场,连续4年亏损终落幕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25-07-20 作者:佚名 浏览量:

在深圳繁华的街头,那家被誉为“民营超市领军企业”的股份公司,历经多次艰苦的抗争却未能成功,最终无奈地退出了市场。

7月3日夜间,人乐退(股票代码:002336.SZ)公布了一则《关于公司股票终止上市及摘牌的公告》,其中提到:人人乐连锁商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人人乐)的股票已被深圳证券交易所作出终止上市的决定。自6月13日起,公司股票已进入退市整理阶段,经过十五个交易日的整理期,直至7月3日为最后交易日,随后在7月4日,人人乐的股票正式被从交易所摘牌。

经过15年的资本历程,人人乐以每股0.36元的价格画上了句号,其市值停留在1.58亿元,这仅仅是巅峰时期136亿市值的百分之一。这家已经走过30年历程的老牌连锁超市,由于连续四年亏损、负债累累,并且未能改变败局,最终在时代的大潮中黯然退场。

人人乐曾与家乐福、沃尔玛等国际零售巨头展开激烈竞争,如今其落幕不仅标志着承载国人购物回忆的本土超市品牌的衰退,还象征着中国大卖场辉煌时代的逐渐消逝。

曾凭“游击战术”击退国际巨头

人人乐的传奇故事,源起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在那个时期,中国零售市场正迎来全面开放的潮流,人人乐恰逢其时,占据了大型超市行业的风口浪尖。

公开信息显示,江西人何金明,作为人人乐的缔造者,于1952年诞生。在创立人人乐之前,他在长沙铁路分局拥有一份稳定的“铁饭碗”工作。1992年,由于工作需求,他被任命为深圳市金属交易所的总经理。抵达深圳后,何金明敏锐地察觉到当地缺乏大型超市的市场空缺,于是1996年夏季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公职,投身商海,在南山区街头的一处临街店面创办了第一家人人乐超市。开业伊始,位于南油的首家门店——人人乐,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其2600平方米的店面面积实现了约6万元的日均销售额。

然而,美好的时光并未持续太久,紧接着,法国家乐福迅速发力,同样在1996年,在南油人人乐仅2.5公里处开设了新店。这家拥有上万平方米卖场规模、上万种商品种类的国际巨头,其带来的竞争压力显而易见:家乐福开业仅仅一周,人人乐的日均销售额便急剧下降至2万元。不幸的是,紧接着,美国沃尔玛也来到了深圳,其门店距离南油人人乐仅有150米的距离,并且开设了当时在亚洲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店铺。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众多强劲对手的围攻,众人都乐意在深圳与他们正面交锋,展开了一场不同寻常的“商业巷战”。据过往报道,何金明曾在家乐福周边进行了为期37天的市场调研,积累了400页的深刻心得,随后用一年半的时间不断调整商品布局和促销手段,最终成功击破了家乐福“3公里范围内无对手”的传说。

沃尔玛一旦开业,人人乐便选择悄然关闭店铺进行扩建。然而,在闭店前十日,人人乐突然对沃尔玛发起了全面的价格战,迫使对方不得不跟进降价。随后,人人乐又出人意料地宣布闭店,导致未能及时调整价格的沃尔玛蒙受了巨大损失。之后,何金明将原本需要3至4个月的扩建周期缩短至半个多月,并辅以密集的本地宣传活动,迅速重新开业,从而按照自己的步伐夺回了市场的主动权。在那时,沃尔玛中国的前任运营总监李成杰曾明确指出:“在我国,唯有家乐福能够与沃尔玛展开正面交锋且保持持续增长。”

这两场激烈的较量,为人人乐在深圳的江湖地位打下了坚实基础。随后,该公司开始发力全国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到了2009年,人人乐已经建立起覆盖华南、西北等六大区域的庞大零售网络,年销售额更是攀升至87.67亿元。

在2010年,人人乐迎来了何金明的辉煌时刻,这一年,他们成功在深交所挂牌交易,被誉为“民营超市的领军者”,上市当天市值便飙升至130亿元,其中募集资金25.74亿元,其中超募资金高达10.52亿元,门店数量更是突破百家。正是凭借这一壮举,何金明以87亿元的财富跻身福布斯富豪榜,成为江西地区的首富。

人人乐上市之后,其扩张步伐愈发迅猛,然而盛极必衰的规律也在不知不觉中埋下了隐患。陶醉于“规模迷思”中的管理层,既未能察觉到电商如同飓风般迅速崛起的外部环境巨变,也未能意识到高速扩张过程中内部管理的潜在问题,自此,这家本土零售界的黑马企业开始逐渐陷入困境。

三重“绞索”勒死零售黑马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楼塌了。

2012年,即人人乐上市后的第三个年头,该年度的营业收入攀升至129亿元的历史最高点,然而却首次遭遇了净利润亏损的现象。公司对此现象的解释是,遭遇了成本上升、行业竞争加剧以及电商的冲击等多重挑战。

然而,谁料到这竟然标志着它从顶峰开始下滑的起点。追溯人人乐的崩解过程,我们发现这并非突然之间发生,而是由一系列累积的衰败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战略上的失误是关键,一心只愿在“旧地图”上埋头苦干的人人乐,最终沦为了“电商绝缘体”。它原本是崛起于大卖场黄金时代的连锁商超,曾经尝到了“地产加联营模式”带来的甜头。这种模式将大卖场中运营难度极高的生鲜品类等交由联营商户负责,而自己则通过大量投资开设店铺,实现了快速的扩张。人人乐上市之后,何金明作为创始人,首先提出了“五年万店计划”。在这2011年至2016年的短短几年间,公司新增的门店数量达到了87家。

随着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它们以低价和便捷的优势对传统超市进行冲击,人人乐这才意识到,传统的超市大卖场模式实际上存在缺陷,其快速的扩张并未如预期般带来显著的增长。这些匆忙开设的门店,未能充分考虑单个店铺的盈利潜力和管理效能,进而引发了资金链的紧张。然而,那时,人人乐已经错过了转型的最佳时机,未能及时抓住新零售浪潮的机遇。实际上,直至去年,该公司的网络收入比例仅达到3.53%,而其APP的使用体验甚至比行业标准落后了整整三代。

2014年,人人乐遭遇了约4.61亿元的亏损,这成为了自上市以来利润首次出现负数的第二次。进入2015年,公司状况并未好转,亏损额进一步扩大至4.75亿元,而且公司还首次收到了退市风险警示。到了2016年4月,人人乐不幸被冠上了“披星戴帽”的标签。

_连锁超市市值排名_超市退场申请书

为了应对退市的风险,人人乐不得不再次陷入卖血以求生存的困境。自2016年以来,该公司一直深陷于“亏损—出售资产—摘帽—再次亏损”的恶性循环之中。当年九月,人人乐以4.36亿元的价格出售了长沙天骄福邸的物业,这一举措为上市公司带来了1.35亿元的净利润,使得公司暂时度过了退市的危机。然而,在那之后连续两年的经营状况持续亏损,导致其股票在2018年不得不再次更名为“*ST人乐”。

为了维持公司表面上的稳定,人人乐在2024年选择以极低的13元“白菜价”连续转让了13家子公司的门店。然而,这种仅仅着眼于眼前、缺乏长远考虑的临时措施,显然不足以扭转公司日益下滑的态势。

财务报告揭示,2024年人人乐的营业收入达到了14.3亿元,这一数字较上年同期下降了49.86%;其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亏损额为0.17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的4.98亿元亏损额有所减少。到了2024年末,该公司的门店数量仅剩32家,与高峰时期相比减少了超过90%;全年内共关闭了45家门店,并转出了15家。此外,在报告的截止日期,公司的净资产呈现为负数,达到了-4.04亿元。审计机构对于这份财务报告给出了“无法表示意见”的结论,而内控报告则遭到了“否定”的评价,这两项结果直接导致了公司触及了退市的临界线。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市场分析指出,人人乐的防线实际上是从内部被攻破的。这种说法源于其家族式管理模式所形成的扭曲企业文化,这被认为是其衰败的根源之一。自2010年上市以来,除了25%的股份为公众持有外,剩余的75%股份均掌握在董事长何金明及其妻子宋琪手中。一年过后,李彦峰CEO、王牛崽采购总监、李宽森超市事业部副总裁等众多高管纷纷选择离职;进入2014年,公司副总裁曾凡宏、财务总监廖志勇也相继离开了岗位。这些离职背后的原因或许只有涉事人员及人人乐公司自己知晓,然而,这些资深管理层的离开无疑对人人乐的根基造成了动摇。

CEO李彦峰离任后,宋琪的弟弟宋涛接任事业部执行总裁一职。调整后的高层团队中,何氏家族成员占据了多数。何氏家族实行高度集中管理,而且这些关键高管的年薪普遍远高于其他管理层成员。这种将肥水留给自家人的做法,加剧了人人乐内部的派系纷争,内斗和资源消耗贯穿了整个经营管理过程,而公开曝光的职务侵占等腐败事件也频繁发生。

自2019年国有资本接管以来,人人乐在短短六年时间里,经历了三次董事长的更迭。每当高层人事变动,公司战略方向都会发生重大调整,然而效果似乎并不显著。今年3月19日晚上,人人乐在面临退市危机的关键时刻,突然发布了一则“董事长紧急离职”的消息。新任董事长侯延奎,上任仅一年半,便因健康问题提出辞职,同时辞去了包括董事、董事长以及法定代表人在内的所有职位。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或许导致了人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丧失了优势,并最终走向了退市的结局。

大卖场黄昏下的“新生代码”何在?

人人乐的退市并非孤例,而是中国传统商超面临严峻挑战的缩影。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于今年6月发布的连锁百强企业数据表明,在超市行业的23家企业中,有12家的销售额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其中6家企业不仅销售额同比增长,门店数量也实现了同步增长;然而,剩余的11家企业却陷入了困境,客户资源正逐渐被削减。

家乐福,曾在深圳与人人乐展开过一场激烈的较量,这家率先将大卖场模式引入我国的法国品牌,到2024年底,其在全国的门店数量仅剩四家。今年6月,苏宁易购(股票代码:002024.SZ),这家在六年前以48亿元的价格收购了家乐福中国80%股份的企业,为了缓解自身的债务负担,决定以4元总价出售其在宁波、杭州、株洲、沈阳等地持有的四座家乐福门店。

苏宁易购就出售原因作出说明,指出家乐福中国的业务受到了外部环境变化和消费者行为改变的双重影响,同时自身也存在资金流动性短缺的问题。由于苏宁易购自身也面临流动性挑战,无法继续为家乐福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自2023年开始,公司便逐步关闭了传统的家乐福大型超市业务。“目前,我们的战略重点已经转向专注于家电和3C产品的核心业务领域。”

除此之外,另一家大型零售企业大润发的母公司——高鑫零售(股票代码:06808.HK),在2021年创下收入最高点后,业绩便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到了2024年,该公司不幸遭遇阿里巴巴的低价出售,而在德弘资本在今年年初接管之后,也采取了关闭部分门店的措施,旨在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永辉超市,曾拥有千亿市值,自2021年起至今累计亏损接近百亿元,仅2024年一年就关闭了232家门店,年亏损额更是增至14.7亿元。与之同病相怜的,曾经的竞争对手人人乐也未能逃脱此劫,而同样境遇的还有沃尔玛,据联商网数据,截至2024年,其在中国已关闭超过20家门店。

朱丹蓬,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针对人人乐退市摘牌一事发表评论:“人人乐,一个令人惋惜的品牌,曾在广东盛极一时。然而,伴随着国内人口结构变迁、消费观念与行为的转变,以及企业多元化战略的失利,公司现金流陷入困境,形成恶性循环,整体运营效率亦随之下降。”在中国零售业结构发生重大转变之际,该企业未能跟上时代步伐,其衰落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相较之下,我们同样可以发现,众多传统的零售业巨头正在危机之中寻求裂变式的生存策略。

例如,自上世纪90年代崭露头角的胖东来,在将经营管理提升至极致之后,凭借出色的口碑,吸引了全国网友的热切期盼,纷纷呼吁“赶紧开设新店”,而在今年上半年,其销售额更是达到了117.07亿元,刷新了历史最高纪录。

胖东来天使城

永辉超市目前将“借鉴胖东来”确立为战略目标和改革的核心路径,同时把供应链的革新视为关键的运营策略,并在财务报告中明确提出——期望到2025年与合作伙伴共同培育出100款销售额达到十亿的明星产品,并推广大规模单一产品策略。今年7月初,公司发布了一项“反腐令”,此举彰显了其深化内部改革的坚定意志。

分享到:
客服服务热线
7x24小时服务
关于我们
产品与服务
收费与推广
网站特色
咨询反馈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Copyright C 2018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丽水招聘网 鄂ICP备2025091810号-6

地址:丽水市经济开发区生态产园集聚区 EMAIL: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